摘 要:現代高中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意義。生物是高中階段課程體系中的一門主要學科,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作用下,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從教育的長遠性考慮,將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將合作學習活動融入高中生物課堂當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讓高中生物課堂在合作中走向深度學習的方法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合作;深度學習
當前,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高中教學的常態,但是在合作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合作的真正作用又有所限制,一些學習方面的合作只停留在形式上面,缺乏深度的教育意義。這種合作學習形式根本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高中生物教學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如果僅僅從形式的角度實現合作,則無法實現高中生物課程真正的教學目標。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對課堂合作活動形成正確的認識,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達到深度學習。
一、 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為情感教育奠定基礎
只有學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產生了情感,才能真正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只有明確了合作的具體要求,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活動的興趣。只有學生能真正投入到生物這門課程當中,才能愿意主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物課程的學習當中。高中生物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培養學生將學習興趣作為著手點,幫助學生消除情感方面的障礙,使學生愿意學習生物這門課程。只有奠定了這樣的情感基礎,才能真正實現深度學習。
例如,教師講解到“細胞的增殖”這個部分時,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以問題為背景的教學情境,比如,在生活中,手指上經常會出現起皮的現象,將這些表皮清理掉后,手指上的皮膚還是一樣完整,并沒有任何的損傷,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也是這樣?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積極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將本章節的知識點——細胞的增殖導入到課堂當中。又如,教師講解到“細胞的分化”這個章節時,涉及細胞有絲分裂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演示這個過程,并根據這個知識點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內容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更加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能將文字描寫的生物知識以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使學生愿意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入探究。
二、 突出教師在課堂合作中的引導作用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要想以合作的形式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教師應該將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出來,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概念性的角度來看,深度學習主要指的是學生能夠獨立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從這個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對生物知識形成深入的認識。深度學習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屬于兩個對立的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教師會選擇單向知識傳輸的方式為學生講解生物課程,學生只能從被動的狀態當中獲取生物知識,不利于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深度學習模式下,強調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盡管會出現一些問題和錯誤,但是這些問題和錯誤卻能通過合作這種形式來解決和彌補,而不是一味依靠教師將所有的知識直接講解出來。
例如,教師講解到“遺傳因子的發現”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肺炎球菌體內轉化實驗”,在講解這部分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實驗的結果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逐步提出問題,利用問題為學生構建一條學習這部分知識的鏈條,使學生逐漸進入深度思考。通過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歸納能力,這些都是深度學習的具體表現,同時也是深度學習的一種保障。例如,教師講解到格里菲斯轉化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繪制表格的形式對R型和S型球菌的不同點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僅僅能為學生提供這樣的學習思路,如何完成知識點的歸納還需要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一些具有延伸性的問題,比如,在這個實驗中格里菲斯并不清楚轉化因子的屬性,如果想要確定其屬性,那么應該如何設計實驗方案?
三、 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促進深度學習目標的達成
在深度學習的目標指導下,突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核心素養是現代教育背景下被提出的新理念,也就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個人以及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工具,而是應該尋找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將生物知識放到生活背景中進行講解。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組建合作小組,為學生參與合作活動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學習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師講解到“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這個部分時,本章節的重點是生態系統的結構和類型。針對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實踐作業,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調查分析過程分析一個生態系統,自主制定調查計劃,設計調查表格,完成實踐記錄與報告等。學生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確定適合調查的生態系統的范圍,比如一片草地,一個池塘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是現代教育背景下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生物作為一門具有探究性和人文性的課程,是開展課堂合作學習活動的優質載體。因此,突出教師在課堂合作中的引導作用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促進深度學習目標的達成的方式開展生物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讓高中生物課堂在合作中走向深度學習的方法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促進高中生物教育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恩全.淺談高中生物有效合作學習策略的運用[J].教書育人,2018(22):59.
[2]崔靜秋.小組合作式教學在西部地區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資訊,2018,16(18):149-150.
[3]王雪瑩.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56-157.
作者簡介:何敏,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省畢節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