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芳,王義明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廣州 510507)
在國家和各級政府歷年不斷強化的創新創業政策引導下,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導下,高職創業教育迅猛發展。近年來廣東高職創業教育迅猛發展,有的注重系統的專業教育,開設創業專業或相關方向的專業。2014年,我們對廣東省八十多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統計發現,2011年僅有5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相關專業,而在三年以后,就有超過13所院校開設創業專業或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方向),并且還有若干院校正在籌備之中。
在已經開辦創業專業的高職院校中,創業教育的開展方式種類多樣,各具特色。一是以活動促創業教育,通過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各院校充分利用校內場地,開辟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街,為學生初試身手,展示能力提供機會[1],通過學生自主服務,滿足部分校內市場需求,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二是與社會共享資源,開辦創業培訓班,與本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聯合開辦SYB班創業培訓班,借助社會力量和資源為學生提供免費創業培訓服務,促進了創業教育的普及。三是注重創業教育組織支持,成立創業學院[2]。
盡管各院校在思想觀念上越來越重視創業教育,紛紛建構自己的創業教學體系,培養創業人才。但是,總體來看,高職創業教育對學生創新發展能力培養存在不足、對創業中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的引導也相對薄弱。
高職創業教育實踐中具體存在以下問題,需要探索和創新:
(1)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部分院校在設定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時不夠明晰,過于籠統,缺乏持續成長與發展的規劃。一些院校只是簡單的設定了創業課程,但課程之間缺乏連慣性和整體性,有些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過于高端,與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離,高職學生創業特點是“小起點、起步快”,我們對人才的培養還需要突出“可持續”“可成長”。
(2)創業基地建設缺乏創新。在目前的創業教育形式中,創業街和創業集市非常活躍。雖然活躍,但整體下卻缺乏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和活動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缺乏豐富性和多樣性,甚至“有其名無其實”,學生中真正創新性的、有競爭力和發展前途的項目非常少,孵化意義不大。創業孵化基地“高大上”、創業街“小商鋪”、創業集市“小商販”,每個實踐環節之間存在著發展的鴻溝,學生需要針對性的課程和具體的輔導。
(3)創業教育教學形式單一。許多學校存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理論教學難以運用到實踐教學中來,兩者之間不能做到無縫銜接。部分院校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尚未能進行探索多元化、靈活性的教育教學途徑,對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功能受到局限。而實踐教學缺乏可持續性和系統性,實踐項目過于簡單,難以為學生提供有質量的實踐提升機會。
“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鼓勵高職學生從小做起,從細微處發現機會,同時注重學生養成不斷學習和創新的習慣,培養學生創業成長的意識和能力。當前,國際、國內社會經濟環境,創業的產業環境,市場的消費需求以及創業政策環境都處在轉型時期,社會對創新型創業、文化型創業以及公益性創業的需求迫切,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學生可持續創業和成長能力的培養需要加強。因此,“微啟航”創業成長教育模式的探討與實施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
創業教育課程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著重培養創業者成長的意識、創新的意識、發展的眼光和成長能力,幫助青年創業者診斷創業階段相應的問題,幫助其逐漸步入成長的軌道。因此創業教育目標更清晰。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結合,從而形成系統的針對小微企業成長的創業課程體系。
傳統的創業學習中,學生學習只是因為課程的安排,缺乏主觀能動性,又因為傳統的創業教育理論偏多,內容過于“高端”,因此學生很難在其中提高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拔⑵鸷健弊⒅貏摌I與所學專業對接,如國貿專業與跨境電商創業、計算機系與網絡創業等等,更注重培養學生不斷學習和創新的習慣,形成職業成長的意識和能力。此外,“微起航”青年創業診療服務,使學生在創業發展關鍵階段獲得助力,從而提高學生創業成長能力。
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師資的缺乏十分普遍。在各高職院校中為學生教授創業教育課程的老師大多擁有創業教育的理念知識而往往實踐經驗?!拔⑵鸷健眲摌I成長教育更關注小微企業的初創、發展及創業瓶頸的問題解決。在一個由校內校外導師共同參與的“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體系中,要求導師對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并對社會底層創業青年提供無償的咨詢服務。教師需要參與青年小微創業問題的診斷,記錄“小微病例”,這些實踐過程對創業教育教師的能力成長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微起航”創業教育模式除了開設針對性的課程外,還將在創業集市、創業街和創業孵化基地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校內校外導師共同參與的“微起航”青年創業診療室。通過對不同層次創業實踐活動的診療,如創業實戰基地與創業孵化基地參與實戰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和服務,在創業實戰和創業孵化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使創業基地更加完善,形成我院特色的創業實戰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微起航”青年創業診療室、創業分享基地等創業實踐教學場所。
“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對象分為全體在校高職學生、部分有創業興趣的學生、潛在創業者和小微創業者四個層次,每個層次都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首先在高職院校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其次在全體高職學生中進行篩選,尋找有著創業意愿和創業潛質的部分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在進一步的創業培養中,發展潛在的創業者;第三是對已經創業的小微創業者進行一對一的創業指導和創業幫助,從而幫助其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與當地政府合作,為有創業意愿但缺乏創業技能和創業培養的社會青年提供相應的創業指導。

首先對于全體高職學生,著重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的職業意識,從小微做起的創業意識;同事注重學生創意創新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創業精神;引導學生立足專業養成不斷學習的意識以及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意識等等。其次對于部分有創業興趣的學生,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廣泛交往能力、抗壓能力、執行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對于潛在創業者著重創業技能的全面培養,使其掌握基本規律,從而減少失敗風險,創造性解決問題,提高創業質量。
“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旨在原有從小微做起的創業教育基礎上,強化學生持續創業意識、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意識、樹立理想意識、快速學習意識、創意創新習慣養成等等,培養學生成長意識和成長能力,使學生在創業學習過程中獲得進步。上述內容,將納入創業課程的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如體驗式學習、翻轉課堂、案例討論等方法將這些理念內化。
(1)創設系統性的創業理論課程。創業課程主要包括大學生創業基礎、新企業經營與管理、企業家精神與創業案例、商務創新思維以及網絡創業等課程,著重小微創業起步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通過系統性的創業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創業思維方式,增強創業自信,為將來的創業實踐打好基礎。并以小微創業為著眼點,將對各類小微企業的組織方式,經營模式和發展規律為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創業成長意識。
(2)注重項目學習,加大實踐教學比例。對于創業教學而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創業實踐教學。創業實踐并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找一個項目,就去自行實踐。創業實踐應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分階段進行教學,一般而言,在創業學習初期,可以通過創業集市來獲取對創業的初步感知,了解創業的具體關鍵內容并增強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而在創業學習一到兩個學期之后,在學生對創業有著更深刻的了解和有自己的想法之后,則可以引入一些創業項目,引導學生組建團隊,幫助學生在創業項目中進行合理選擇,并審核項目實施計劃書。在學生進行項目實踐的過程中,老師的重點工作則是創業項目診斷,及時的發現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并與學生充分討論,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015年12月,共青團廣東省委在廣東青年職業學院院掛牌成立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學院和“青創空間”,承接“青創100廣東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計劃”項目,面向全省大學生創業者打造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通過一年來的“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的探索與實施,取得了如下效果:
(1)創業教育與學生成長對接?!拔⑵鸷健眲摌I成長教育從創業基礎課抓起,注重從小做起,立足專業學習,培養樹立理想、具有持續創業意識、具有成長意識的創業型人才。通過課程改革,著重培養學生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能力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高職學生持續創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2)診斷咨詢與創業成長對接。“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依托“青創100廣東大學生創新創業引領計劃”,實現大學生創業者與高職學生創業項目對接,通過專家、導師對學生創業項目的診斷和輔導,使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得到智力支持,提高創業項目的競爭能力,促進創業項目創新成長。
(3)創業服務與小微項目對接?!拔⑵鸷健眲摌I成長教育通過以年輕教師和具有創業經驗的學生為主體的暑期“微起航”志愿服務隊,開展底層創業狀況調查,針對困難和問題青年創業者開展指導和服務,不僅幫助和扶持了底層創業者,也使學生創業者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成長。
“微起航”創業成長教育力圖從小做起,在從小微做起的創業教育基礎上,強化學生持續創業意識、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成長,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真真正正的得到創業實踐者的幫助和指引,同時反饋到創業教育的研究中,提升理論研究水平,真正做到教育和學習相互交融,教育和研究相互依托?!拔⑵鸷健眲摌I成長教育在培養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將更精準的把握高職學生和社會青年的創業狀態,創業需求,為其提供持續的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