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鋒 張正娥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而在小學教學當中對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也是非常重視的,寫作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然而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怎樣去幫助學生構建寫作的思路,是很多老師值得去關注的一件事。本文就如何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提升寫作水平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希望能夠幫助老師以后的小學作文教學。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生活;思路構建
一、 引言
在我國小學教學中,小學作文的培養一直都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提起寫作文,對很多的小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追其原因,就是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利用的素材較少導致的。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的素材值得去關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的老師與學生都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比較困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與學生應該重視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把生活中的事情當作素材,這樣對學生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二、 現在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 脫離生活
目前,很多的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都采用老師所教的固定模式,大多數都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老師在審閱的時候,就會比較反感。而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老師給學生布置的范圍比較廣,短時間內很難領會,再加上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對生活的感悟較少。同時,學生寫作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按照模板來的,對生活的領悟不足,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是參考各種各樣的例文以及輔導書來寫的,隨后在自己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照搬舊例,靠著自己平時看到的和積累的知識來寫。
(二) 重結構輕內容
在小學的時候,學生的主要情感大部分都是靠寫作文來表達出來的,通過特定的手法將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但是很多的城鎮老師都將學生寫作文當作一種作業,不重視,認為它只是一種教學的形式。另外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作文,對它比較陌生,加上對語文教學還存在著較多的疑惑,所以,在學生寫作的時候,只是把它當作一種任務,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文章的結構上,而忽視了文章的內容。
三、 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寫作是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提升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城鎮學校師資的原因,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寫什么,所以,有的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就在寫作的時候刻意去抄襲、模仿,而不會自己用心去寫,緊接著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閱讀性,讓人失去閱讀的動力,長此以往,出現許多學生對寫作失去信心的現象。其實,作文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我們日常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寫作很好的素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各型各色的人物,以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都能把他們寫進文章里面,而學生只有從生活的角度展開思考,自身去體會,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小學作文教學中,從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著手,學生就能把將作文教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而更好地去體驗生活,然后寫出一篇有感情、有內涵的文章。
四、
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一) 聯系生活、自改作文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通過經常的練習寫出來的,然后再加上不斷地修改,這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最好辦法。我們寫作的時候都知道,在開始寫作文的時候,每個句子的修飾、每個標點符號的使用,以及素材的選用都是要通過精心的安排。文章的每一個細節的處理都不能帶掉以輕心。老師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要經過精心的研究,在幫助學生除了修改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之外,還要幫助他們寫作的時候語句使用是否通順,是否跑題,怎樣更好地表達作文的中心思想。除了這些,還應該告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還要聯系生活情境,聯系實際。想一想:字詞用得自然貼切嗎?表達有創意嗎?敘事是否完整嗎?這是基本的寫作思路。邊想邊改,邊改邊想,就能夠提升寫作的水平。
(二) 創設情境,增強生活感悟
在小學作文的教學中,為了使教學內容不再乏味,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引入到教學當中來,通過角色的變化來感受其中的情感,增強學生對生活的領悟能力。如小學六年級學生,即將面臨畢業,教師為學生布置“再見了,????”,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老師在課堂的時候可以設置一個簡單的畢業典禮,讓每一個學生都上臺發表感言,自己即將面臨畢業時候自己想對老師以及同學訴說的話,讓學生由景生情,通過自身的感受,將自己的情感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有感情地寫作。
(三) 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小學是學生寫作的開始階段,教師要重視作文生活化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的意義,讓學生從細微的生活現象中發現興趣點,然后自己去體驗其中的情感,然后再去寫作。比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作文為《感受春天》,學校就可以組織學生去春游,讓學生接觸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景象,感受自然,并且融入自然,從而增強學生對事物感知的敏感性。在觀察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表達出來,說說自己的感受,或者教師提前布置好作文題目,讓學生深入觀察,并且讓他們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的觀察,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
五、 結束語
小學生作文出現重結構輕內容、脫離生活實際的問題,主要是對生活缺乏感悟。所以,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培養學生提高生活的領悟能力,讓他們及時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生活中積累素材,老師在課堂中也要經常刻意去培養,提高學生的生活感知能力,然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文章中包含更多的真實情感。同時抓住每一次機會,以豐富多變的教育元素,以全方位的教學新模式去開啟學生思想的汪洋大海,使作文教育成為新型教育模式下新型教育思想一個很好的載體。
參考文獻:
[1]項繼平.關于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7(1):63.
[2]董艷芝.關于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赤子,2015(7).
[3]李敏.淺析如何實現小學作文教學的生活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7(11):44.
作者簡介:
王前鋒,陜西省商洛市,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中心小學;張正娥,陜西省商洛市,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