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說謊時有發(fā)生,甚至惡意的謊言也不少,它將影響幼兒的社會交往、誠信合作及交流分享,應予以及時糾正,否則對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然而有關此方面的研究比較少,老師一般也是無從下手,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處理類似的現(xiàn)象。本文擬從無意說謊和有意說謊兩個方面展開探討、嘗試教育的對策,力爭及時糾正錯誤,對癥下藥,同時教師以身作則,努力營造敢于說真話的氛圍,擺事實講道理,強化誠實行為,有效地糾正幼兒認識的錯誤和行為的不足,取得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說謊行為;原因分析;教育對策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生幼兒說謊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成人往往會比較緊張,一看到孩子說謊,不分青紅皂白,就進行責備和體罰。結果往往造成孩子因為害怕打罵而不敢說實話,只能繼續(xù)說謊以逃避責罰,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幼兒人格的形成。事實上,說謊行為是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必然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它的發(fā)展也是兒童社會化、自我調節(jié)和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我們只有深刻認識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兒的說謊行為;只有充分了解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和心理特點,才能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幼兒的說謊,做到“對癥下藥”。本文將對此展開分析和研究。
一、 幼兒說謊的原因分析
(一) 無意說謊
1. 天真幼稚的無意說謊
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較低,記不清感知過的事物,對時間概念、數(shù)量多少等,把握不準,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而因此說了不真實的話。如:有一天,佳佳對我說:“老師我明天沒來了,要去福州了。”結果第二天她還是來了,問她:“你怎么沒去福州啊?”她說:“爸爸說明天去。”這就是因為幼兒不能準確把握時間概念,以為還沒有發(fā)生的事,就是“明天”的事而造成的說謊。
2. 愿望與幻想導致的無意說謊
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他會在無意中把自己腦海里想的東西說出來,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愿望,不知不覺把它當成自己已經擁有的真實的東西描述出來。如:晨間活動時,小朋友在搭積木,看到明明搭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時,小蘭就說:“我昨天在家里搭了一座很漂亮的大房子,我還在里面睡覺呢。”小蘭說得很得意,而這不過是幻想而已。
3. 夸耀自己
孩子對現(xiàn)實和想象的界限比較模糊,對自我的認識主要依賴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且不能科學地認識自我,所以比較會爭強好勝,愛和小伙伴攀比,總想著自己要比別人好。如:美術活動時,讓幼兒互相評價下彼此的作品,看誰畫得漂亮,大家都會說自己畫得最漂亮。爭先恐后地叫:“老師你看,我畫得最好。”這就是“說大話,夸海口”。
(二) 有意說謊
1. 害怕懲罰導致的說謊
案例:今天下午,我們班上一個小朋友的手表不見了,我問小朋友有沒有看到,小朋友說是小雅拿走了,我起先還不相信,就去問了她,她說沒有拿,我去看了她的書包之后,才知道手表就是她拿去的。我把她叫過來,問她為什么要說謊,她說:“我怕媽媽打我。”據(jù)了解,她做錯事時,媽媽經常會打她。幼兒害怕懲罰導致的說謊,多半是由于成人對孩子所犯過錯處理方法不當引起的。
2. 為幫助同伴逃避懲罰而說謊
有的幼兒同伴之間關系比較好,自己的好朋友犯了錯,為了掩護好朋友不受責罰,就會主動站出來承認是自己做的,而其他知道情況的幼兒卻會報告說不是他做的,說他說謊。
3. 成人說謊,幼兒模仿
成人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幼兒模仿能力很強,有時我們的無心之舉,以及在社會交往中一句漫不經心的謊話,都有可能被模仿,會成為幼兒說謊的誘因。
二、 教育對策與建議
對待幼兒的無意識說謊行為,我們無需過分擔心、緊張,而對其嚴加斥責,只要加強對孩子的常識性教育,增強是非觀念,使他們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即可。如第2種無意說謊的情況,這并不是在說謊,而是兒童在想象,這時兒童還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他經常會把自己想象的東西當作事實加以描繪。對于這類謊言,無須過分擔心,因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隨著兒童想象力、辨別力和分析能力的發(fā)展,這些說謊現(xiàn)象會自然消失,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一味地去指責和訓斥兒童在說假話,因為這會使兒童不知所措,而且還會影響其想象力。而對于有意識的說謊行為,根據(jù)實際情況區(qū)別對待。如果是因為教育方法的問題,那就要改變教育手段;如果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就要及時地對癥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一) 重視“第一次說謊”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每一個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說謊行為,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第一次說謊,那么幼兒在幾次說謊之后,因為沒被發(fā)現(xiàn),嘗到了甜頭,就有可能養(yǎng)成愛說謊的壞習慣。所以我們一定要防微杜漸,重視“第一次效應”,把幼兒的說謊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堅決杜絕幼兒的有意說謊。
(二) 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成人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作用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潤物細無聲。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以身作則,要盡量避免自身的說謊行為。即使是一些善意的謊言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答應孩子的事,要說到做到,言而有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培養(yǎng)孩子誠實不說謊的行為,可以利用發(fā)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對幼兒進行教育。
(三) 信任孩子,防止說謊
孩子會出現(xiàn)說謊行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很多時候,我們對于孩子犯錯,處理方法總是不夠冷靜,態(tài)度過于急躁。所以我們應該對孩子多點信任、理解,要給做錯事的孩子營造一個敢說真話的寬松環(huán)境,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只要改了就好。
(四) 講道理
說謊行為將導致的后果,孩子不是很清楚,我們可以采取講道理的方式,幫助其認識危害性。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片、文藝作品中好的形象來幫助幼兒分清是非,明白說謊行為是丑惡的,誠實行為是美好的。
三、 小結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xiàn)孩子說謊這一現(xiàn)象,其原因不盡相同,我們要從根本上了解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從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來解決,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拒絕說謊。
參考文獻:
[1]孫永霞,劉晶波.兒童說謊行為研究綜述[J].兒童教育(教育科學),2010(3):49-50.
[2]高玉潔.兒童說謊的心理分析及教師的教育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08.
作者簡介:
鄭薇,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聯(lián)合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