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方法多種多樣,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班的實際水平出發,整合各種資源不斷學習與探索,利用教材豐富多彩的內容,建立師生間良好的情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創設語言氛圍,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多角度激發和強化;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多彩的內容;師生間良好的情感;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自己創設語言氛圍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情緒表現,一種重要的內在動力。它不僅能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價值。可實際學習中,作為主體的學習者,就像伸出的五指那樣,參差不齊,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夠積極、主動,缺乏自信心。怎樣才能讓學生從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地接受和運用知識,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僅僅是聽教師講解、灌輸,模仿和重復,而是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充滿自信地投入進去,自覺地學,自覺地操練與交流,這就要求教師能做到多角度激發和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可取得良好的收效,本人的做法是:
一、
利用教材豐富多彩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由于受年齡小的特點所限,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意志力和持久力,興趣容易旁落和中斷,需要教師及時點撥,在傳授知識同時,見縫插針地進行學習目的性、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從而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不斷進步,也只有這樣,學習興趣才能持久和穩定,我注意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因素,借助教材豐富的內涵,因勢利導,啟迪引導學生積極努力刻苦學習,使他們意識到英語是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以達到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一年中的12個月份和天氣單詞,我設計了一個“哈哈HAPPY”時,我在課前用不同顏色的紙條上寫12個月份的單詞,放在一個盒子里,再把關于天氣特征的紙條貼在黑板上。游戲開始時,上臺表演的學生從盒子里抽取出月份的紙條,把紙條連在黑板上。如果同學連正確了,同學們用掌聲鼓勵,如果連錯誤了同學則“哈哈”大笑說December和warm。
二、
建立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是激發興趣的重要條件
情感是人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動力。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上課情感是在無意中起著感染的作用,學生喜歡老師了在心理就有催化的作用,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所以教師首先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這樣的課堂教師的情緒良好,學生也表現出融治的關系,課堂就更加有活力了!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強烈,渴望學習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僅用語言,還可以通過老師身體語言來配合教學,用一舉一動來達到師生間情感的溝通,通過面部表情,視覺交流給學生以適時的鼓勵與信任,學生在課堂中輕松愉悅便會大膽開口,放開自己,調動起自身的各種積極因素,教師用滿腔的愛去換取學生的親近與信任,學生則深深地依賴教師,二者間情感的交融貫通就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情趣,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欲望
課堂教學中渲染氛圍,創設學習情境,會促使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因而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遵循英語教學原則,課堂中多創設生動又形象的直觀教學,利用好班班通的多媒體設備:借助課件的實物、圖片及動作、場景,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各個器官去體驗,并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及手段,使其興趣油然而生,人人都躍躍欲試,以表現自己。如,值日生報告,內容可多種多樣,談天氣談家庭、自我介紹,講幽默故事,生活中的趣事,自編情景對話等,并依此創設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輪流答或搶答,高年級的小學生參與意識強烈不甘落后,只要弄懂了理解了,就想說出來,就想表現自己,輕松的學習心態,有趣的語言環境能促使學生獲取大量的語言信息,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組織教學之后,繼續創設良好的情境,渲染氣氛,精心設計,組織好每堂課,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以舊帶新,以新溫舊,把學生緊緊吸引住,適量充實的學習內容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時時給學生以新鮮感、樂趣,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被全面激活的狀態,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四、
讓學生自己創設語言氛圍,學生興趣保持持久
英語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冷卻,對所掌握的知識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高,關鍵是要求教師教了學生能學會,學了又會用,就有興趣,就會更投入,學習才會出現新的飛躍,也才能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在教學中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大膽地讓他們自己創設語言氛圍。例如,在閱讀課后短文時,就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設置問題,這時學生自然會以主人的身份認真去閱讀,會動腦筋去想出一些問題,一個人提出問題,全班動腦思考,對于基礎差的同學,只要回答出簡單的問題,教師即給予及時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增加學習情趣,以使興趣持久。在教授“Ask the way”一內容時,我借助班班通的多媒體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現場情景,然后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學生分小組討論(Groupwork),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后,再與教材中的方法作比較。當學生學會這些技能,我創設了一些情景:借助身邊的美麗鄉村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進行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非常積極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氣氛特別活躍。
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最佳環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不斷學習與探索,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
[2]何蕾.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J].2003(6):16.
[3]王薇.趣學、樂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
作者簡介:
陳麗洪,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外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