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新授環節做好鋪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采用不同的新課導入方法,引導學生順利進入歷史學習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初中歷史教學中新課導入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新課導入;措施;方法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門見山地進入歷史學習中,而忽略了導入環節,使學生的思維尚未從上節課以及課間休息中脫離出來,教學效率比較低。教師應合理采用新課導入的方法,帶領學生走入豐富多彩的歷史課程中,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和吸收。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導入法是導入環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展現歷史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帶來的震撼,從而走入歷史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利用圖片、視頻、文字、音樂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產生獨特的視聽體驗。
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的時候,在課前導入環節,我為學生播放了《三國演義》的片頭曲,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結合歌詞,對三國時期的人物和氣勢進行認識,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進行初步認識。“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歌詞的熏陶下,學生在視頻中看到了三國時期孫權、曹操、諸葛亮等人物的身姿,對那個充滿著權謀與戰亂的年代充滿了好奇之心,希望能夠深入到教材中,對當年的歷史進行細致研讀。還有的學生對自己印象中的諸葛亮、曹操等人進行了討論,使這個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通過情境導入的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以積極的態度走進教學中,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復習導入,實現知識傳遞
歷史教材的編寫是按照年代來進行排序的,各個朝代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回憶,復習之前的內容,讓學生能夠跟隨時代,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接下來的學習內容中,使導入的作用得以發揮。
例如,在學習《燦爛的宋元文化(二)》的時候,為了防止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燦爛的宋元文化(一)》記憶不清晰,對新授的內容存在著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因此,我為學生制作了一個微課視頻,對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了簡單闡述,并在視頻的結尾提出了幾個思考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我國四大發明中,在北宋時期發明的是哪兩種呢?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有什么區別呢?對于現代印刷行業有什么指導意義呢?”如果學生對問題有一些不清楚的內容,可以翻看教材尋找答案。在學生復習的過程中,恢復了對上節課的記憶,也清晰地對上節課的知識點進行了掌握。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到教學內容中,承接上節課的內容,對宋元文化實現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復習導入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對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回憶,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思維上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實現學習遷移,從而提高歷史學習的有效性。
三、 談話導入,實現師生互動
在歷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應是平等的狀態,共同對歷史知識進行探討。但是有的學生認為教師與學生存在著較大的溝壑,不愿意與教師溝通,使得教學氛圍非常緊張,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談話導入的方式,將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與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能夠與教師建立良好的聯系,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
例如,在學習《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一)》的時候,在導入環節,我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提到隋唐文化,大家都有什么樣的印象呢?”有的學生說:“提到隋唐文化,我就想到我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妖貓傳》,這部電影雖然存在著一定的虛構環節,但是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電影中華麗的服飾和豐富的場景吸引住了,覺得唐代一定是一個充滿歌舞、經濟繁榮的年代,才會產生那么多動人的故事。”有的學生說:“我的老家是河北石家莊趙縣,那里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建筑叫趙州橋,聽說從隋唐時期它就在那里了。當我去趙州橋上游玩的時候,看到它依然堅固,上面還有非常美麗的雕刻圖案,覺得古代文化非常神奇。”有的學生說:“我是從李白開始認識唐朝的,語文課上,老師介紹了李白的生平,并說唐代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時代,并且詩的成就也非常豐富。我想,唐朝一定是個開放的年代,才能夠產生這么多的文人墨客,給歷史留下了這么多動人的篇章。”在我與學生進行談話、討論之后,我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剛才聽大家談論了很多與隋唐有關的印象,可以看出,大家對隋唐時期的文化或多或少有一點印象,說明在隋唐時期,我國的文化已經達到一個繁榮的時代。下面讓我們一起走入教材中,看看隋唐時期為人類遺留下來了哪些燦爛的文化。”經過討論之后,學生對于接下來的學習內容非常期待,快速進入了課程新授環節。通過談話導入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實現對歷史知識的了解,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精神的體現。
總之,課堂導入就像一首樂曲的前奏,也像一出戲劇的序幕。精心設計的導入具有開宗明義、承上啟下、激發興趣和啟發思維等多層級的教學功能。普通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到:“歷史課程改革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除了情境導入法、復習導入法、談話導入法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導入方法,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靈活采用導入方式,從而引導學生走入歷史學習中,獲得知識上和思維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鳳娥.淺談新課改模式下初中歷史新課導入方法[J].黑河教育,2017(5):29-30.
[2]柴雅珂.初中歷史課堂導入現狀與策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馬大謙,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