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重要階段,在幼兒的腦力開發教育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創造力一直是教育界著重研究的一大課題。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需要開發幼兒的繪畫能力之外,也應當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途徑、策略予以足夠重視。本文立足于幼兒教育的實際現狀,提出了幾點關于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美術活動;幼兒教育;創造力培養
一、 前言
美術是幼兒教育中的重點科目,與幼兒手、腦應用能力的發展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目前針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已經不僅僅側重于開拓天賦領域,同時也致力于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從而促進美術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有機結合。因此,為進一步探索美術教育與創新教育之間的共通性,本文特根據幼兒這一年齡階段的主要特點,對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相關策略進行了分析與總結,現將取得的研究成果做如下總結。
二、
結合幼兒心理特點,提供廣闊的美術創造空間
幼兒階段之所以是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是因為幼兒在這一階段中對于各種行為、事物的認知均處于亟待建立的階段,因此只要把握好這一階段的教育工作,便有可能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從幼兒在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來看,主要以好奇心旺盛、喜愛新鮮事物為主,教師在引導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過程中,便可充分利用這一心理特點,創造更具新鮮感與吸引力的活動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興趣傾向較為明顯的幼兒,可通過利用其興趣點作為契機,如幼兒喜愛觀察動物,便可帶領幼兒到草叢中觀察蝴蝶、七星瓢蟲等昆蟲,再從引導的角度讓他們根據所觀察動物的特征在紙上進行繪畫;對于興趣傾向較不明顯的幼兒,則可通過講故事等形式調動他們的興趣,如講述蝴蝶是由蛹變成的歷程,充分激發孩子對昆蟲的興趣后,再引導他們對動物進行觀察。
在上述美術活動過程中,為進一步激發幼兒創造力,還可在繪畫基礎上另外加入手工、泥工、沙畫、陶藝等美術形式,為幼兒的創造力體現渠道開辟更大的空間。例如,在觀察并臨摹昆蟲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為每個幼兒發放一個七星瓢蟲型的未上色陶瓷,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昆蟲的想象進行上色,且上色過程中可不拘泥于七星瓢蟲的原有色彩,而是根據幼兒的想象力進行創造,從而達到激發創造能力的效果。通過上述途徑開展美術活動,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幼兒構建起完整的美術素質框架,另一方面也給予了幼兒更大的創造力發揮空間,在遵循幼兒天性發展的客觀規律上達到了雙重的培養效果。
三、
設計豐富的美術活動環節,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美術活動環節的設計是決定能否激發幼兒參與興趣的一大因素,也只有從根源上引起幼兒對于美術活動的興趣,才能夠真正達到創造力培養的教育意義。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來看,能夠引起其興趣的較直接的方法有游戲、講故事、看動畫片等等,因此在美術活動的環節設計上,也可將此類方法作為切入點,使美術活動更具有趣味性。活動設計上,一方面,需要與“美術”這一核心密切關聯,另一方面則要融入關于“創造”的概念,兼并趣味、創新與美術三個因素。
例如,可通過開展以“小小服裝設計師”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來綜合上述三個概念。活動即通過設定關于服裝類型的主題,如襯衫、裙子等,再讓幼兒根據所設定的主題進行自主繪畫創作,創作中可結合自身對于服裝的各種趣味性想象的因素,如荷葉做成的裙子、報紙做成的襯衫等,跳出傳統認知中“服裝都是用面料做成”的框架,給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更大的發揮空間。此外,除了紙面的繪畫外,還可通過提供更多富有趣味性的美術創作材料來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于創造的興趣。如,較為新鮮的印章畫、棉簽畫、拓印畫等創作形式也屬于美術活動的范疇,教師可向幼兒提供印章、棉簽、水果等材料,讓幼兒可選擇的美術創作形式更為豐富多面,從而由更為全面的角度理解美術創作的意義。通過此類方法,能夠幫助幼兒更清晰地認識到,藝術創作并不是形式單一的,創造力也是沒有邊際的,對于深化幼兒對于美術、創造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四、
在活動中提高實踐操作頻率,提升幼兒創新水平
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手腦并用的操作實踐,所謂“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即創造離不開動手。因此,除了口頭層面的引導與灌輸之外,教師還應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更多的實踐操作空間,使幼兒在潛移默化間得到創新意識及能力的提升。實踐操作可不僅僅局限于繪畫這一形式,可通過延伸出折紙、剪紙、貼畫等美術表現形式,來構建培育幼兒創新水平的搖籃。
例如,可通過舉辦折紙比賽的形式,來觀察幼兒在同樣條件下如何利用自身獨特的思維來賦予作品更大的想象空間。由教師向幼兒發放色彩不一、形狀相同的紙張,讓幼兒根據自身喜好或作品構思來選擇紙張顏色,再結合想象,將紙張折疊成某一物體形象,最后以投票形式選出最富有創造力的作品,并予以嘉獎。紙張色彩的選擇主要是以盡可能貼近幼兒心理特點為立意,如幼兒可能認為飛機是藍色的,因為更貼近藍天;小船是綠色的,因為更貼近湖水。提供色彩更豐富的美術材料,能夠更好地遵循幼兒想象力的特點,有助于幼兒在美術實踐操作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創造力,達到更深層的開發效果。
五、 小結
綜上所述,可知美術在幼兒階段的主要教育意義在于啟蒙,而要實現啟蒙價值的最大化發揮,還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創造力培養融入教育活動當中。同時,在引導幼兒從創造性角度加入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加強針對幼兒創意思維的培養,從根源上拓寬幼兒的創造新思維空間。
參考文獻:
[1]徐穗青.探析美術活動與幼兒創造力開發[J].中國校外教育,2018(5):159-160.
[2]劉令丹.淺談幼兒園美術活動幼兒創造力培養的現狀分析[J].文理導航,2018(9):230.
[3]李月英.試析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7(12):258-259.
[4]吳玉虹.在美術活動中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2):67-68.
[5]張雪鈺.幼兒美術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之我見[J].情感讀本,2017(2):2.
作者簡介:
黃翠清,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