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高職院校學生在中學時學習習慣和自我管控能力差一些,入學后,學校對學生采取引導式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不少學生茫然,學習少了動力,沒有壓力,學習之風每況愈下,高職院校加強學風建設事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學風建設
曾經我與幾位高中三年級(簡稱高三)老師交流時,他們談到,現在高三的老師幾乎不是人!每學期從開學到放假幾乎沒有周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滿腦子都是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和學生升學等,壓力之大,無以言表!老師是如此,高三學生承受的壓力就更為嚴重。高考一旦結束,學生的千鈞重擔突然消失,那種“失重”的心態經過短暫的不適應,很快就會茫然不知所為。
高考之后,學習成績好一點的,考入本科院校,差一點的也能進入高職院校。在這里,他們發現與高中的學習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很多原來不愛學習或學習成績較差,這是一個開放、自由、活躍的大群體、大空間!大家來至于全國各地,形形色色,參差不齊。在這里,他們可以做高中時想都不敢想的事!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課堂上打瞌睡、玩手機、吹牛、看小說;回到寢室,打游戲、看韓劇、開網店;他們可以談戀愛,同居,甚至結婚;等等。很多同學面對上述現象(或誘惑),就徹底失去了自我,只有盲目的跟從,沒有了“抵抗力”,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曾經為理想而奮斗終身的熱情和豪言壯語早就煙消云散了。
大學(本科)里還是有熱愛學習的學生,但高職院校里這種學生就少了,他們由于在高中時成績差、行為習慣差和自我管控能力也差,加之上面那些誘惑,學生根本沒有心思學習。學生厭學的多了,老師教得也不認真,對學生的要求也慢慢降低了,考試也能輕松過關,學校畢業的標準比較容易就達到了,到最后,學生學到了什么,學到多少,就可想而知。
但他們面臨的卻是個充滿激烈競爭、重視知識和技能、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他們能否在這個社會上就業、適應社會的需要就有問題了!如何引導高職學生熱愛學習?學到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答案是:抓好學風建設,成就學生安身立命的本事。
學生常規管理涉及面寬,應由學工部門牽頭,各二級院系組織輔導員具體實施。
(一)學生出勤 學工部門組織好各院系總支,由輔導員落實,加強對學生日常上課(包括實習實訓)、早晚自習、集會和參加活動等進行嚴格考勤,對出勤率不高的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對屢教不改的學生可以按照學籍貫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二)課堂紀律 各輔導員經常巡查自己所帶班級課堂、實習實訓場所和上自習時的紀律,配合任課教師管好課堂紀律,發現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要嚴厲制止和教育,利用好教室這一學習主陣地。
(三)思想工作 上述兩方面有問題的學生,思想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厭學情緒,或者說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輔導員應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違反紀律的原因,再結合學生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現實情況,對他們提出逐步的要求,耐心細致的做好他們思想動員工作,幫助他們樹立遵守紀律、加強自我約束的良好習慣。
(四)處理好學生談戀愛 可以說每位輔導員都要面臨“學生談戀愛”這一中國高等教育過程中說不清對與錯、支持與否的事情。原來關于大學生談戀愛這一話題,各高校一直是“不提倡,也不反對”的態度處理,但新婚姻法規定在校大學生可以結婚后,大學生談戀愛這一現象就冠冕堂皇出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好像得到的都是同學們贊許和羨慕的目光,但作為輔導員一定要正確處理和加以引導,不耽誤學習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為準則,尤其要預防因“失戀”而產生的“激進”言行!學校和輔導員應開展一些相關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引導。
(五)其他管理 輔導員應深入學生中去,了解和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經常深入寢室、圖書館、閱覽室、公共教室等場所,對學生學習取得良好效果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沉迷于打游戲、網絡聊天、看電影電視、逛街和游玩等不嗜學習的學生要給予幫助與教育。
古人曰:教不嚴,師之惰。教風不正,學風不實。一定要嚴查教學常規,教好書,當好學生的表帥。要嚴肅考風考紀,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學到應有的知識和技能。
(一)抓好教學常規檢查 不少教師認為,高職院校學生,在高中時基礎差,反正他們上課都聽不懂,就不認真備課,一本教案、一部課件和一個案例講了十幾年,這如何能吸引學生?教務部門和各院系一定搞好教學督導和常規檢查,按期檢查教師的備課、教案、作業布置與批改、教學計劃執行和課堂組織教學等情況,發現問題預以糾正和處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誤人子弟。
(二)開展好教學研討活動 各院系應組織教師定期開展聽課、說課、經驗交流、到企業掛職、外出考察學習和教學技能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專業技能。尤其是到企業掛職鍛煉,一定要深入到企業生產、銷售和管理一線去,虛心向工人師傅、管理人員、經理廠長學習相關的經驗和知識,返校后,結合書本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向學生傳授。不能到企業溜達一圈,簽個字、蓋個章等!回校就好交差,這樣是不行的!不做掩耳盜鈴之事!學校要出臺相關的管理制度,人事和教務部門應作好調查與管理。做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有關工作。
(三)合理安排課程和課時 教務部門合理安排好課程門類的開設與課時量,每門課程知識深淺應適當,每學期的課程門數和每周總課時數不宜過多,不能給學生太大學習壓力。學習知識,要有深度,更要注重系統性;要有廣度,更要突出專業性;要有數量,更要重視學習質量。
(四)合理安排課程的考核方式 任課教師要結合大綱要求,把握好考核的難易程度;指導督促學生作好期末復習工作,防止個別教師“劃重點”和“做模擬試題”等間接泄題的復習方式;注重平時成績在期末總評中占的比重;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不一定非得閉卷考試。
(五)嚴格考試紀律 提前開好期末監考人員大會,強調嚴格考試紀律,嚴肅考風考紀,防止學生考試弄虛作假和考試作弊現象發生!對監考不嚴的考務人員和違紀學生一定要嚴肅處理!
暢通就業渠道。就業暢,招生旺,做好“進出口”工程,也是民生工程。
(一)上好《就業指導》課 教務處應與就業部門積極配合,組織就業經驗豐富的教師教授學生的《就業指導》課,作好學生就業知識和面試技巧等培訓,指導學生提前填寫好畢業自薦表,同時,輔導員應作好學生就業、創業思想動員和引導。
(二)簽訂好用人協議 由就業部門牽頭,與各二級院系密切配合,提前與本校專業相關的用人企業單位聯系,簽訂好用人協議,并注意與企業保持長期友好合作關系,保持一定數量相對固定的就業客戶。
(三)開好“雙選會” 就業部門組織好“雙選會”,選擇一定數量、專業對口、發展前景較好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參會,各院系和輔導員應組織好畢業生提前做好就業推薦表,就業部門和各院系要向好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品學皆優的畢業生!
人事部門牽頭,在教務、督導和各院系的配合下,即時對教學常規和教學效果較好的任課教師給予表揚獎勵,在年終考核和晉升職稱職務給予傾斜,端正教態、教風,為樹立良好學風作保證。教學、學工等部門,應采取多種激勵措施,鼓勵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參加各技能比賽獲獎、科技創新、取得專利和發明創造的師生,對他們的勤學樂教精神給予大力的支持,為凈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宣傳部門牽頭,黨政辦、基建、后勤、財務、圖書館和團委配合,加快校園基設施建設和環境打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按照學校總體建設規劃,財務部門籌措好資金,基建部門應盡快完成各種功能齊全的教學和學習場館的建設。
(二)圖書館應根據情況開放好數量足夠的閱覽室,并將環境布置得具有書香文化氣息,適合學生學習;大量購置與學校專業相適應的圖書資料,增加館藏圖書的種類和數量,方便學生借閱,擴充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他們答疑、解惑。
(三)后勤部門應落實好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栽種適合學校特點綠色植物,也要突出也要有個性化色彩,做到一年四季有花香和季節分明的植物變化,共同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宣傳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同地點布置適當的歷史名人、科學家和偉人的人物畫像、雕塑和名言警句等;宣傳部和團委可在學院主干道、教學樓、圖書館和學生宿舍等旁邊設置數量不等、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宣傳欄、LED顯示屏、標語,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風好壞,不僅關系學校的校風,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更關系學生的成長成才和今后他的發展空間。學生來到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如果一個學校有良好的學風,更有利于他潛下心來學習。因此,打造良好的學風對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
抓好高職院校學風,學校黨政應高度重視,各部門齊抓共管,成立學風建設委員會來具體實施,各部門分工明確,共同配合,常抓不懈,總會收到明顯效果。總之,學生的常規管理和嚴謹的教風是良好學風的保障,嚴肅的考風考紀是良好學風形成的關鍵,就業暢是良好學風形成的源動力。
(作者簡介:胡大勇,碩士,副教授,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數學教育、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