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新宇
相對于國外的大規模農業全自動機械化農業模式,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還有著許多不足之處。在農業發展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提高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就是提高我國的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因此需要不斷地完善對農機的合理使用與維修體系。
1.農機使用與維修中存在的問題
1.1人員操作方法不規范
很多農機的操作人員對農機的各種規范的操作方法并不熟悉,從而產生了許多的違章的操作,比如超載載人載物、明火烤車、不熄火檢修農機等,這些違規操作都極易造成安全事故。超載時機器處于超限乘運轉的狀態,容易機器的驟停與造成交通事故,而明火烤車則最為危險,容易導致嚴重的火災與爆炸事故,不熄火進行檢修時,機車由于偶然因素而運轉,則對維修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農機的相關使用與維護人員的操作規范性直接影響著他們自身的安全乃至于旁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應當嚴格監管農機使用與維修者的操作規范程度,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培訓并提高其安全意識。
1.2追求效益而超負荷使用
有些工作人員為了縮短農機的工作時間、趕工期、追求業績等原因而短視地對農機進行私自改造。在農機的說明書中已經對農機的額定功率進行了規定,私自改造等行為則令農機超出了額定的負荷。對農機的私改包括對調速泵的改動而提高高壓油泵的壓力,從而提升發動機的轉速,當轉速超限時,發動機氣缸的燃燒不充分,積累大量的炭,對發動機的壽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另一種改動則是調大發動機傳動皮帶輪的直徑,這會增大傳動軸的扭矩,從而對傳動系統造成極大的負荷,傳動系統出故障則極易造成農機危險事故的發生,其弊大于利。
1.3保養與維護工作不足
農機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其各個零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耗現象,對易磨損的零部件需要進行經常性的更換,才能保證農機以正常的效率進行工作,例如機油、齒輪油等就需要經常性的檢查與更新。而許多農戶對保養維修不重視,時常發生檢修工作不到位的現象,盡管部分農機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做好保養工作不會直接影響其使用的效率,但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輕則造成農機停止工作,重則引發其他安全事故。以農機最重要的發動機保養維修工作而言,需要做好其空氣過濾器、燃油濾清器的更新維修工作,看似細小的零部件也直接決定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部分使用者沒有充分意識到發動機的養護價值,導致農機的效率不斷下降。
2農機問題解決措施與改進方法
2.1加強對使用者的培訓
就農機的使用工作而言,農戶的使用水平不僅決定了其效率,也影響著事故發生的頻率。通過以往的經驗來看,因為農戶的技術水平不到位,導致農機的維修工作無法有序落實的現象不再少數,不僅沒有將農機原有的問題解決,甚至會導致農機出現新的問題和事故,給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隱患。所以眼下最為重要的任務即為對農戶做好農機使用培訓工作,相關職能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好對農戶的培訓工作,并出臺對其能力水平的考核制度,通過系統性的考核評判農戶是否具備維修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培訓工作都需要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隨著我國農機領域的科學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培訓也要與農機的發展緊密結合,讓農戶始終能夠掌握前沿科技。通過知識普及培訓,能夠有效降低農戶盲目的行為,嚴肅杜絕“經驗主義”的現象發生,同時加強對農機使用的維修監管,有效降低農戶因為操作不當而發生的農機安全事故。
2.2規范農機的合理使用
根據研究調查表明,農機發生安全事故最為主要的原因在于,農戶隨意將油泵、發動機傳送帶進行調整和修改,尤其是對高壓油泵進行改造,并將發動機皮帶輪直徑肆意修改。兩者都會將農機的運作速率提升,但是前者容易導致柴油機事故性損壞,后者則會不同程度上導致機車的整體結構出現問題,兩者都會不同程度上加劇農機零部件損耗,所以對農機的使用功率做好額定負荷的監控成為最重要的一環。而作為供應農機的企業來說,首要任務是加強自身的操作規范程度,尤其是要對下屬的員工進行監督,相關的政府職能單位也要做好監控工作,杜絕部分團隊或個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忽略農機的安全性進行隨意改造,最大程度上確保農機能夠安全、有序地進行工作,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3及時進行保養護理
合理、完善的養護工作,是有效延長農機使用壽命的方法之一,而受限于知識水平、認知水平許多農戶沒有養護的觀念,即使部分農戶有養護的操作,但其養護的方法卻不夠科學化,從而影響農機的正常使用壽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通常情況下,農機的使用養護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緊固、調整、潤滑、檢查、換件。其中最容易被農戶忽略的是潤滑與換件,潤滑包括了機油潤滑、齒輪油潤滑以及液壓油的更新,同時農戶往往會忽略對零部件的清潔工作,尤其是易于磨損的小部件。許多農戶在進行農機的維護保養的時候,往往會為了減小成本采購非原廠生產的配件,其安全質量難以保證,如果直接使用在農機上容易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基于此,要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保養與護理。
2.4對農機維修行業的監管措施
(1)規范農機維修行業秩序,對農機維修點的維修能力進行評定和分類。評定的標準主要包括:農機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檢測設備的數量及先進程度、維修網點的規模及環境建設、農機維修的質量反饋、維修站點的安全配套設施等,對于這些因素的評級與監管,有利于促進農機維修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并將維修質量不佳的維修點予以停業或令其定期整改。
(2)創建農機維修質量投訴點,接受農機駕駛員對農業機械維修質量的反饋,并對維修質量問題進行分析鑒定,確定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應令其重新修理或予以賠償,并通過整理投訴記錄,統計出被投訴量較少的優質農機維修站點,定期予以公示。
總之,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作為相關技術人員,更應該重視農機的使用方法與維修策略,從而才能促使農機提高生產效率,為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農業機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