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宋偉 鄭修娟 倪萬玉
摘 要:隨著純電商零售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實體零售業結構性回暖,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與不斷升級創新,誕生了融合線上與線下的新的零售模式——“新零售”。本文以上海市盒馬鮮生為例,通過對新零售模式下盒馬鮮生供應鏈方面的研究分析與評價,為傳統零售業如何應對新零售時代提出建議,促進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
關鍵詞:新零售;盒馬鮮生;供應鏈
一、“新零售”概述
馬云在2016年杭州演講時提出了“新零售”,純電商的時代已經快要結束,電子商務必然會成為傳統零售模式,未來近10年將會是新零售時代,是線下、線上、現代物流體系相結合的模式。“新零售”模式是指,零售以互聯網為基礎,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和創新,例如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商品的采購、流通和銷售流程進行全面改造升級,促進線上、線下業務的共同發展。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模式和生鮮市場的開拓者,通過對于盒馬鮮生供應鏈的研究分析,對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和新零售模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盒馬鮮生簡介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生鮮零售超市,為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與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盒馬鮮生采用線上體驗、線下服務的雙向經營模式。線下超市與線上APP的融合,集餐飲、超市、物流、配送為一體,因此盒馬鮮生被稱為“一店二倉五中心”,一個門店,即前端消費區,后端倉儲和配送區;五個中心分別是餐飲中心、超市中心、體驗中心、物流中心和粉絲運營中心。
截至2018年5月,盒馬鮮生已在上海開設18家店鋪,絕大部分的實體門店都位于在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大型購物廣場。以金橋首店為例,盒馬鮮生金橋店位于上海市金橋國際廣場,占地約4500平米,零售區域約占1300平米-1500平米,體驗區約占450平米-600平米,配送合流區約占400平米,倉儲面積與零售面積相近。
三、對新零售模式下的盒馬鮮生供應鏈的研究
1.采購
菜鳥網絡已推出北京、上海、廣州生鮮倉儲物流配送中心,計劃未來兩年在全國建設100個原產地的生鮮倉,這將大大提高盒馬鮮生的生鮮產品原產地采購的比例,降低商品流通過程中的費用,從而節約成本。據不完全統計,盒馬鮮生的菜品低于市場價10%以上,例如青菜1.5元-2.5元一包,質量不超過480g。
盒馬鮮生在采購環節節約成本的主要方式有這幾個方面:源頭式直采,去掉流通中的中間商,既保證了原產地采購,又降低了流通成本,達到商品的高性價比;傳統超市銷售的生鮮,在流通、保鮮等過程中損耗很大,正常損耗部分的毛利是要計入成本的,源頭式直采的方式,損耗大大降低,提高了毛利率;盒馬鮮生基于線下實體門店,實現3公里范圍內進行物流配送,在配送過程中,盒馬鮮生使用正常冷藏或常溫保鮮來代替冷鏈物流,成本可控。
2.銷售
消費者可以在線上下載盒馬APP,根據自己的需要在APP中瀏覽,將需要的商品加入購物車,最后通過支付寶付款,再由配送員進行配送,實現快捷高效的線上銷售模式。線下實體店鋪實行“餐飲+零售”的銷售模式,大大滿足了消費者對舒適消費環境和優質服務的需求。餐飲方面,盒馬鮮生實體店專門劃分了餐飲區,主要為顧客提供生鮮現場加工以及食堂服務,由于餐飲業的高利潤,通過該服務還可以優化門店的盈利結構,提高毛利率。零售方面,盒馬鮮生通過電子價簽,保證線上與線下同種類商品同價格,店內導購會幫助消費者下載盒馬APP,消費者通過APP掃碼,以獲取商品的價格、品名、產地、規格等信息,并通過APP或者支付寶付款。盒馬鮮生“餐飲+零售”的模式,不僅為顧客提供舒適的消費場景,還為顧客就餐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增強顧客粘性,提升了顧客的消費空間。據統計,盒馬鮮生實現了用戶每月購買平均4.5次的高粘性。
通過線下實體門店銷售和服務,完成線下向線上引流,拓展線下業務;當線上銷售業務負荷過大時,又會引導消費者前往實體門店,從而提升了門店的效率,提高營業利潤,同時吸引那些只在線上消費的消費者前往實體門店體驗,增加線下用戶量。根據CEO侯毅在2017年發布的數據,以上海市金橋店為例,一天的線上訂單可達到4000單,平均每單價格70元,線上訂單占總訂單比例50%左右,那么盒馬鮮生金橋店日銷售額可達56萬元,年平均坪效可高達4.52萬每平米,是傳統超市坪效的3-5倍。
3.配送
盒馬鮮生采用店倉一體化的方式,沒有店鋪和倉庫之分,線上訂單全部由線下門店發貨,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分揀,這樣的做法減少了商品的庫存成本還提高了分揀效率。另外,盒馬鮮生的門店多選址于上海市中心的購物廣場,由于近年來的加大投入,線下店鋪數量較多,其配送范圍已覆蓋上海市中環的85%,能夠實現中環區域配送的智能調度。因此,盒馬鮮生能保證3公里范圍內30分鐘內送達并且保證商品新鮮度。
盒馬鮮生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還依賴于其全自動模式的物流體系。盒馬鮮生通過技術手段,如自動化合流,幫助其實現了渠道信息的迅速獲取和提高店內分揀效率。以金橋店為例,在零售區和倉儲區大概有30名工作人員負責店鋪商品的分揀,顧客的線上訂單會傳輸到工作人員的PDA,工作人員通過PDA掃碼裝袋,在完成揀貨工作后,利用自動傳輸帶將商品傳至配送區,再流轉至后倉進行打包,最后通過垂直升降系統將打包好的商品配送至物流中心,從分揀到打包完成只需10分鐘就可完成,最后配送員會在20分鐘內送達目的地。為保證商品的新鮮度,盒馬鮮生為配送員配備保濕保溫袋,可以實現冷鏈、熱鏈的配送。另外,盒馬鮮生使用了真空抽取和貼體膜的包裝技術,可阻隔氧氣和水蒸氣、耐高溫等,通過此包裝技術可保證生鮮商品在0-4攝氏度的溫度下保存10天-13天。
四、傳統零售企業應如何適應新零售時代
1.提升場景化的消費體驗
企業與線下商家的合作需要重新審視,整合線上線下,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和顧客流量優勢,制定合適的營銷策略,根據策略來準確把握目標人群,將客戶吸引到線下和線上,創造消費體驗提升的條件。時刻以用戶為第一位,發揮企業自身的服務優勢,打造舒適的服務體系。以不同的消費群分層為基礎,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場景體驗,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黏性。
2.加強供應鏈的管理與創新
傳統零售企業通常對供應鏈的管理不到位,不善于創新,導致其不能及時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流失較多的客源,從而失去競爭力。企業在采購環節應當通過加強與供應商的聯系,省去繁瑣的中間環節,來降低商品損耗和成本、控制庫存、提高毛利率,把節約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還能擴大企業的客源,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銷售環節,要勇于創新銷售模式,創新是發展的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消費心理的變化,原本的銷售模式顯然已經不適用了,要積極轉變,以服務顧客為中心。物流配送方面,隨著線上訂單的增加,要加強配送的投入,如配送人員數量、電動車、配送裝備、冷熱鏈……從而打造配送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線上訂單。
3.重視IT技術運用與創新
新零售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的,沒有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與創新,就沒有新零售,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創新能夠推動傳統零售企業升級、轉型為新零售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不僅是電子商務的領頭人,還是IT技術巨頭,淘寶、螞蟻金服、盒馬鮮生等背后都有強大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支持。以盒馬鮮生為例,利用VR技術,加強消費者在實體店內的互動,通過云計算對數據收集分析,以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為基礎,進行數據畫像。在商品配送前的分揀工作中,揀貨人員只要通過PDA(移動手持終端)進行掃碼裝袋,從揀貨到裝箱整個過程只需要10分鐘。
參考文獻:
[1]邢可欣.張鋅雨.新零售供應鏈管理新思路——以盒馬鮮生為例[J].河北企業,2018.(10):21-22.
[2]廖海伊.新零售發展模式分析——以盒馬鮮生為例[J].科技經濟導論,2018.(31):186-189.
[3]王巖.高小涵.中國新零售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8.(11):50-52.
作者簡介:王宋偉(1997- ),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6級本科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