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惠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與非瘢痕子宮剖宮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抽取我院某時段內接收的剖宮產產婦82例展開研究,按是否有剖宮產史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為非瘢痕子宮剖宮產產婦,觀察組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產婦,兩組產婦均給予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對比分析兩組產婦手術各指標、子宮情況以及胎盤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量、產后惡露持續時間均高于對照組,先兆子宮破裂14人,子宮破裂10人,前置胎盤10人,胎盤植入7人,胎盤粘連8人,對照組不論是子宮情況還是胎盤情況均好于觀察組,上述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實施剖宮產難度較大且危險系數較高,產婦分娩后預后情況較差,并且明顯會出現胎盤粘連等不并發癥,因此 臨床需多方面考慮后對其實施最佳的分娩方式。
【關鍵詞】瘢痕子宮;非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剖宮產是現階段臨床產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分娩方式,剖宮產可以明顯減輕產婦疼痛,縮短分娩時間,因此被廣泛用于胎兒宮內窘迫、胎位異常、難產等產婦的分娩中;但大量研究證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選擇剖宮產風險較高,并不利于產婦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為進一步研究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進行剖宮產的風險,本文選取我院82例產婦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內接收的剖宮產產婦82例展開研究,按是否有剖宮產史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n=41):年齡22~43歲,平均(32.56±8.23)歲,孕周37~40周,平均(39.11±0.25)周,體重51~80 kg,
平均(65.56±10.26)kg。觀察組(n=41):年齡23~43歲,平均(32.44±8.11)歲,孕周36~40周,平均(38.55±0.36)周,體重51~80 kg,平均(65.77±10.11)kg。對比分析82例剖宮產產婦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均給予兩組產婦進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麻醉方式為聯合阻滯麻醉;
對照組:在產婦膀胱子宮返折腹膜下約2 cm處做一橫向切口,向兩側呈弧形切開約10 cm,下推膀胱,在子宮下段作橫向切口切子宮肌層2 cm。
觀察組:在子宮下段原切口瘢痕上約1 cm處作一長約2 cm的橫向切口切開漿肌層,刺破胎膜、吸凈羊水;向兩側呈弧形撕開切口,長達約10 cm后娩出胎兒,宮壁注射縮宮素10單位,待胎盤及胎膜完整娩出后連續縫合(薇喬線)子宮深淺肌層,縫合膀胱子宮返折腹膜,而后依次將腹膜、筋膜、皮下脂肪、皮膚進行
縫合[2]。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產婦手術各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時間、產后惡露持續時間)情況;
對比兩組產婦子宮情況;主要從先兆子宮破裂、子宮破裂兩方面來對比。
對比兩組產婦胎盤情況;主要從前置胎盤、胎盤植入、胎盤粘連三方面來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及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值x2檢驗“%”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值t檢驗x±s表示,若P<0.05,則可表示此次數據所產生的差異顯著。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手術各指標情況
觀察組產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量、產后惡露持續時間均高于對照組,手術各指標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產婦子宮情況
觀察組產婦先兆子宮破裂、子宮破裂人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子宮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產婦胎盤情況
觀察組產婦前置胎盤、胎盤植入、胎盤粘連人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子宮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目前我國基層醫院臨床產科解決難產或者存在生命危險產婦最有效的治療措施便為剖宮產術;大量研究報道稱:近幾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剖宮產技術日益完善,應用于臨床治療療效明顯較好,因此導致臨床剖宮產率近年來呈整體上升趨勢;但不可否認,剖宮產術是一種利弊共存的分娩方式。剖宮產術后母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因此我國近年來新生兒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且經大量臨床實例表證明:多次剖宮產術可明顯提高產婦產后盆腔粘連、出血、感染等并發癥,且剖宮產術后產婦會出現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困難問題。由此可見,剖宮產不僅對產婦存在不良影響,其對新生兒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例如重復剖宮產會顯著增加新生兒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等方面疾病的發病率。
瘢痕子宮具體是指剖宮產術或肌壁間肌瘤切除術后的子宮。大量臨床研究證明: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妊娠,對于孕期、分娩及產后均存在明顯影響,因此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在剖宮產手術指征方面的控制力度并不嚴格,導致我國剖宮產率持續上升;雖然瘢痕子宮并不是絕對的剖宮產手術指征,而臨床實踐證明絕大多數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后都不愿意進行陰道分娩,而是直接進行剖宮產手術。但是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并且進行剖宮產術后盆腔粘連、胎盤植入、前置胎盤、先兆子宮破裂等并發癥明顯上升,對產婦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進行剖宮產分娩風險較高,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嚴格評估產婦實際身體狀況,而后根據其是否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后選擇最佳分娩方式,將剖宮產率以及產后并發癥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 張雪媛.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與非瘢痕子宮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2):1620-1621.
[2] 何麗雅.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與非瘢痕子宮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119-120.
[3] 周鑫廣,張俊清,李 莉,等.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2(17):55-5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