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的不斷完善,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經濟的競爭,給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商業銀行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完善金融產品的定價以及加強對利率風險的管理。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目前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定價中存在的問題、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現狀,最后對于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及風險提出管理策略。以期為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一些思考借鑒。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利率風險管理
當前,我國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的定價以及利率風險的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不斷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因此對其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目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中存在的問題
1.金融產品定價管理體系欠缺
商業銀行對于金融產品的定價管理來說,通常都包括匯率、利率以及費率的管理,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管理可以實現對負債、資產、業務產品以及對外幣價格的全面管理。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管理體系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模式,分別為以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為主的大中型商業銀行和小型的商業銀行。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例如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等,基本上都實現了全面管理?;灸J骄褪怯煽傂兄贫ńy一的價格管理政策,然后再根據各級部門不同的特點,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逐級的授權管理。但是這種管理模式中也存在問題,因此總行和分行的機構之間并沒有形成完全的對應,雖然形式上實現了統一的管理,但是實質上還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管理,還存在外幣和本幣的管理相分離、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相分離的現狀。因此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定價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
2.缺少科學的定價依據
商業銀行進行金融產品的定價是一項極其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尤其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于金融產品的定價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以產品、業務、客戶等為基礎的預算核算體系,再加上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也存在缺陷,這就導致金融產品的定價面臨著很大的風險。此外,由于信用風險的定價不能合理化,導致行業的風險溢價存在一定的難度,例如成本分攤難、難以引入資本經濟預算等等。雖然商業銀行都在極力地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效果不夠顯著。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的現狀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利率風險的種類有很多,根據《利率風險管理與監督原則》,可以將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分為四類,具體分析如下:
1.重訂價風險
重訂價風險是利率風險中最基本的一種,其產生的原因就是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總量不匹配。例如,負債與資產之間的比例嚴重失衡、通過短期的存款來維護長期貸款的結構不合理以及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存貸之間的利差異樣等等,這都屬于重訂價風險。
2.基差風險
所謂基差就是指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的利率或者價格差。通常來說,產生基差的風險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影響持有成本因素的變化導致基差風險的產生;其次是由于現貨基差水平的變動引起的基差風險;最后就是由于現貨的價格以及期貨的價格的隨機波動引起的基差風險。但是由于我國的商業銀行都是根據人民銀行發布的利率來執行,因此,產生基差風險的概率是比較小的,但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發展,這種風險產生的幾率可能會加大,還是應該在發展業務的同時注意防范基差風險。
3.收益曲線風險
所謂收益曲線風險是指由于收益曲線斜率的變化導致期限不同的兩種債權的收益率之間的差幅發生變化而產生的風險。收益曲線風險的發生會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收益,任何偏離收益曲線的移動都會產生收益曲線風險。
4.期權性風險
期權性風險主要是由于商業銀行中的期權業務產生的。期權是一種獨立的金融工具,例如存款、債券的提前兌付等等,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期權風險主要表現為借款人提前還款帶來的風險和核心存款賬戶隨時取走存款的風險。
三、關于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及利率風險管理策略
1.建立專業化利率管理體系
首先,要建立一套專業的、規范的更市場化的利率管理體系,要將財務的成本管理、組織框架以及資金轉移納入其中。同時還應該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并且還應該將原來管理比較分散的部分進行統一規劃,不斷完善利率管理體系。
2.全面提高金融產品的定價能力
目前,商業銀行中最具有定價主動權的就是對貸款的定價。商業銀行對貸款的定價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的貸款定價是以違約產生的損失為基礎的;第二種就是運用成本加成定價的方式;第三種就是運用價格領導的定價模式;第四種是以客戶盈利為導向的定價模式。通常來說,運用客戶盈利為導向方式來進行貸款的定價更加具有綜合性、全面性。這種方式就是以客戶的貸款為基礎,通過銀行與客戶之間利益的往來對貸款進行重新定價,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國有的大型商業銀行。
四、商業銀行對利率風險的控制分析
1.實行全面資產負債管理
目前,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加快了利率波動的頻率與幅度。為了穩定利率的發展,降低利率波動帶來的影響,就必須要實現對資產和負債的全面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對于如何實現對資產的全面管理,提出了以下具體的方法。
(1)加強數據監測與分析
數據是進行管理的基礎,因此首先要對數據進行收集、匯總、分析,從而才能夠給管理提供依據,為其提供方向。這些數據要包括宏觀經濟政策、金融政策、金融相關指標的變動以及同業的經營情況,還有將客戶的信息、貸款情況等納入到數據的監測和分析之中,從而加強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
(2)加強資產負債結構的管理
對于一些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在應對利率風險時,要以保證流動性為基礎,不斷加強對利率的預測,從而根據預測的結果不斷調整資產與負債的結構,主要是要降低負債成本以及提高日均存款余額,加強市場的細分,提高對貸款的管理能力、強化對金融產品定價和風險把控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率風險,實現商業銀行利潤的最大化,我國商業銀行也可以根據國外先進的經驗,再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不斷加強對資產和負債結構的調整與管理。
(3)完善FTP定價管理
完善FTP定價管理,就是要根據產品利率的特性建立FTP 定價管理。FTP定價要根據部門之間資金的來源與運用來講制分配的比例,同時還要結合資產負債結構等因素對FTP定價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完善,形成有效的資本金分配機制。
2.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約束和對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風險,尤其是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更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此時就應該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約束,提高商業銀行對風險的反應速度,同時還應該加強對風險的控制,能夠在預測到風險時并及時制定出相關的政策來應對,降低風險對商業銀行影響。
3.努力開拓中間業務,創新盈利模式
目前,金融市場上競爭激烈,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就要不斷開拓中間業務,同時根據各網點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市場的需求,創新金融產品,才能保證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五、總結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尤其是對于金融產品定價和應對利率風險方面還比較弱,需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并完善對金融產品定價的制度與體系,加強應對利率風險的能力,才能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沙振林.對股份制商業銀行利率管理模式的探討[J].金融研究,2005(06):99-106.
[2]潘華富.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與利率風險管理[J].浙江金融,2005(08):24-26.
[3]閆海燕.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1(44):40-46.
[4]王曉瑜.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產品定價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02):59-60.
[5]毛文逸.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定價與利率風險管理分析[J].時代金融,2012(36):164.
作者簡介:胡睿智(1991.11-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蒙特卡洛分析對金融產品的定價研究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