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正
摘 要: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業的分析、預測、決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分析是管理會計中最基礎的部分,本文在分析傳統財務分析局限性的基礎上,基于管理會計視角,結合多數生產企業的運行情況,提出了三種財務分析優化方法,提高企業預測和決策的準確性和合理性,保證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分析;因素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主客觀因素分析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以及市場的時刻變化,企業承受的信息量越來越大,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企業管理層對財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財務人員應該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的分析、決策、管理中來,為企業的價值創造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要求企業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管理會計中最基礎的部分就是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財務分析,而傳統的財務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管理會計視角,在傳統財務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多數生產企業的運行情況,提出了三種財務分析優化方法。
一、管理會計綜述
管理會計,又可以稱作“內部報告會計”,作為企業管理和會計核算融合的重要工具,其基本含義是通過收集企業整體運行情況以及基礎的財務信息,借助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對財務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并分析,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決策信息,以便于企業管理層制定科學合理的決策計劃,保證企業的穩健長久運行。管理會計實現了企業業務、財務、分析、管理、戰略的融合,在確保企業穩定運營及良好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財務分析方法
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分析內容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等。傳統的財務分析側重于某些固定的財務指標,缺乏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特點;側重于指標的定量分析,缺少企業層面的定性分析;側重于單一指標分析,缺乏企業的整體管理理念。
三、管理會計視角的財務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管理會計視角,在傳統財務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多數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提出了三種財務分析方法。
1.多角度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替代法,是根據某一財務指標與其驅動因素之間的關系,根據循環替代的方法確定每一個驅動因素對某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該方法是將某一財務指標分解為幾個因素,根據各個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依次用各因素的比較值替代標準值,據以測算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本文結合企業的日常經營業務,提出了三種因素分析法的模式:
(1)毛利“銷量-單價-成本”模式
影響企業毛利的主要因素是銷量、單價和單位成本,依存關系為銷售毛利=銷量*(單價-單位成本),計算方法為:
銷量影響=(銷量1-銷量0)*(單價0-成本0)
單價影響=(單價1-單價0)*銷量1
單位成本影響=(成本1-成本0)*銷量1
通過分析銷售毛利變動的影響因素,企業能正確地了解銷售毛利的升高(或降低)是市場影響、銷售影響還是成本因素的影響,有助于公司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營銷戰略、降成本費用措施等。
(2)出口收入“銷量-單價-匯率”模式
影響企業出口收入的主要因素是銷量、外幣單價和匯率,依存關系為銷售收入=銷量*外幣單價*匯率,計算方法為:
銷量影響=(銷量1-銷量0)*單價0*匯率0
單價影響=(單價1-單價0)*銷量1**匯率0
匯率影響=(匯率1-匯率0)*銷量1*單價1
通過分析出口收入變動的影響因素,企業能正確地了解出口收入的升高(或降低)是市場影響、銷售影響還是匯率因素的影響,有助于公司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營銷戰略,做出相應的出口-內銷轉換決策。
(3)原材料消耗“產量-單耗-單價”模式
影響企業原材料消耗的主要因素是產量、單耗和原材料單價,依存關系為原材料消耗=產量*單耗*單價,計算方法為:
產量影響=(產量1-產量0)*單耗0*單價0
單耗影響=(單耗1-單耗0)*產量1**單價0
單價影響=(單價1-單價0)*產量1*單耗1
通過分析原材料消耗變動的影響因素,企業能正確地了解原材料消耗的升高(或降低)是生產影響、消耗影響還是原材料單價因素的影響,有助于公司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負荷調整、成本控制、采購模式調整措施。
2.投入產出分析
傳統的財務分析集中在某一財務指標分析,缺乏企業整體的從投入到產出的財務分析,本文結合企業運營情況,提出投入產出分析,具體分析計算表格如下:
投入產出分析是研究整個企業從料、工、費投入到銷售的整個企業生產運營循環平衡關系所使用的方法,投入產出分析可以是多維度的,同樣適用于同比、環比、預算分析,分析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投入、產出和利潤部分。其中產出部分是分析銷售收入的對比情況,分析方法采用文中上面提到的毛利“銷量-單價-成本”模式;投入分析是根據成本費用的具體明細進行單項分析;其中原材料部分采用文中上面提到的原材料消耗“產量-單耗-單價”模式;利潤變動是根據投入和產出的變動,結合庫存變動得出的。整個投入產出分析,考慮了財務核算的所有科目,能全面了解利潤變動的所有影響因素,便于企業從多方面了解企業經營的情況,有利于企業針對各微觀問題在宏觀層面做出相應的決策。
3.主客觀因素分析
主客觀因素分析是利潤變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可以分析出利潤的變動是市場因素、政策性因素還是主觀努力影響。主客觀因素分析可以是多維度的,同樣適用于同比、環比、預算分析。分析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市場增減利、政策性因素增減利、其他特殊事項、主觀努力增效,其中市場增利因素分為產品市場價格上升和原材料價格下降兩方面,市場減利因素分為產品市場價格下降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兩個方面,市場因素中的產品價格影響分析采用文中上面提到的毛利“銷量-單價-成本”模式,原材料價格影響分析采用文中上面提到的原材料消耗“產量-單耗-單價”模式;政策性因素主要有稅率調整因素、利率調整因素、人工薪酬因素、水電等能源價格調整因素、環境政策等因素;其他特殊事項主要是針對企業部分特殊的事項,如企業的月度大修等事項影響利潤的情況;主觀努力增效是利潤變動減去其他三項影響的結果,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穩產高銷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其二是增收節支、降本控費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通過主客觀因素分析,能了解企業利潤的變化(同比/環比/預算完成)具體是市場、政策等客觀因素影響,還是企業穩產高銷、增收節支、降本控費等主觀因素影響,便于企業在了解外部環境因素的情況下,掌握企業的穩定生產以及銷售情況,以及企業主觀努力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便于企業提高預測和決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四、結束語
管理會計在企業的分析、預測、決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務分析是管理會計中最基礎的部分。本文提出了多角度因素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和主客觀因素分析法三個財務分析方法,便于企業提高預測和決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