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摘 要: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賦予了傳統會計行業全新的張力,數據已經成為核心資產,將給這個行業帶來全新的格局。財務會計轉型管理會計,既是現實的選擇,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本文介紹了大數據時代背景,對財務會計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并就財務會計如何轉型為管理會計提出了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升級
一、轉型的背景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是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的概念最早在2011年5月由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于《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新領域》中提出,并明確指出大數據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依托大數據的強大力量及四大特性,即數量(Volume)、多樣性(Variety)、速度(Velocity)、真實性(Veracity),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很多人從被動的認識大數據這個概念,轉變為積極探索。通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大數據的廣泛運用,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一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互聯網+出行”,造就了滴滴、神州專車;“互聯網+傳統銀行”,造就了支付寶、微信支付;“互聯網+購物”,造就了京東、淘寶。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數據也賦予了傳統的會計行業全新的張力,數據已經成為核心資產,將給這個行業帶來全新的格局,財務大數據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未來我們真正需要的財務會計是具備扎實的財務知識之外,同時具備貿易、金融、風險管控等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的管理型會計。目前,我國低端財務會計過剩,而高端會計人才極其緊缺。華領國際搜集的資料顯示:2011年,中注協原秘書長丁平準表示,國內的管理會計人才缺口已經達到300萬,是企業經濟轉型和發展急需的高端復合型人才。2014年,人社部指出中國的管理會計人才缺口達560萬。2017年,新理財雜志社社長馬靖昊表示,未來將有70%的財務會計面臨失業,急需轉型管理會計。轉型管理會計,既是財務會計的現實選擇,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二、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數據作為有價值的資產,數據如何盤活使用,使其真正為單位帶來巨大價值增長,是大數據時代帶給財務會計的機會和挑戰。以下我們可以用邁克爾.波特的SWOT分析法分析財務會計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劣勢、機會及威脅。
1.S(strengths)優勢。傳統財務會計具備扎實的賬務處理能力,能定期地提供較為全面的、系統的、連續的和綜合的財務信息。在工作中嚴格遵守國家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具有時間上一致性和空間上可比性。
2.W(weaknesses)劣勢。傳統財務工作存在大量機械重復的部分,我國絕大多數財務會計的能力主要停留在基礎性會計工作層面,如財務核算、賬務處理、編制財務報表等,財務工作效率低下,知識結構仍較為單一,尚未完全突破財務會計范疇。財務會計對于大數據的處理能力與技術水平低,財務會計的工作面對的只是數據的表象,不會深入進行數據分析,沒有從多個方面入手分析財務現狀,存在信息孤島現象。
3.O(opportunities)機會。在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技術的介入將大大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能將財務會計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在大數據的支撐下,財務會計在工作上的自由度正在大大增加,將會帶動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不僅能拓寬財務管控路徑與模式,也將幫助財務會計實現自身向業財融合的職業道路轉型,突破職業發展壁壘,成為單位戰略發展合作伙伴。
4.T(threats)威脅。新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裂變越來越快,人工智能越來越近,新技術在顛覆財務工作模式的同時,也對財務人的職業生涯形成了沖擊,挑戰前所未有。不遠的將來,會計核算大概很少需要人的判斷和操作。通過標準化的流程,人工智能就能進行賬務處理了。數字經濟的時代變革不可逆轉,技術的革新更給財務會計帶來挑戰,管理層需要財務會計提供的不僅僅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三張財務報表,更加需要具有高附加值的經營分析、稅務籌劃、戰略策劃、決策支持等,要能在數據中挖掘價值、推動業務的發展。財務會計如果不努力學習信息化的東西,不努力提升工作能力,不積極轉換工作模式,只能被淘汰。
三、財務會計如何轉型為管理會計
未來我國財會行業將會朝著管理會計發展,面對風險和機遇的并存,財務會計如何能順利的轉型升級,我認為除了自身要擺正心態,提高自身計算機水平等以外,還需要財政部門、用人單位等多方的共同支持。
1.財政部門要加大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力度,推動財務會計轉型升級
近幾年,我國在推進會計建設的過程中側重于會計核算,管理會計發展相對滯后,迫切要求繼續深化會計改革,切實加強管理會計工作。因此,財政部門要多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加大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力度,以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為抓手,引導、推動管理會計廣泛應用;探索會計信息資源有效利用機制,進一步推動各單位會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政策引導、經驗交流,不斷強化會計工作在信息利用、資本運營、價值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范等方面的職能作用。如財政部門在注冊會計師、會計職稱等會計考試中將管理會計知識加入考試內容,提高財務會計對管理會計領域的認識。
2.用人單位要變革會計人才培養理念,應對新形勢下人才需求
就目前而言,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一方面是因為部分財務會計本身的知識水平還處于記賬的低級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單位管理者自身認識不到位,不了解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的重大意義。財務會計的轉型升級速度取決于管理者的理念和支持,需要管理者與時俱進,變革會計人才培養理念,適應新形勢下人才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管理會計理論、推廣管理會計實踐的機會,助力財務會計真正實現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蛻變,真正實現從“核算型財務”向“業務型財務”、“戰略型財務”轉型,從而增加創造價值的機會。
3.財務會計要擺正心態,積極面對轉型帶來的挑戰
危機和挑戰面前,財務會計需要擺正心態,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擁抱財會行業的變化,拿起大數據為“武器”,發揮主觀能動性,做一個時代性的財務會計,保持自我學習、持續學習、跨界學習的精神,不畏挑戰。培養自身的前瞻性與洞察力,提高業務拓展和延伸的工作能力,轉換相對的財務思維模式,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戰略決策、資本市場運作、績效管理等為單位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由會計核算人才向價值管理型人才轉型。
4.財務會計要向業務縱向延伸,達到業財的深度融合
財務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數據支持業務階段、流程支持業務階段和價值提升業務階段。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的發展正在從數據的提供者、報告與分析者,逐漸向戰略合作伙伴轉變。管理的核心是決策,資源、信息和管控手段是應對變化的決策基礎,這些來源于業務,卻都與財務緊密相連,業務高度決定財務深度。財務會計需要站在業務角度,更多接觸和了解業務層面,讓財務在資源、信息和管控方面的效用最大化,發揮財務對業務以及業務前端的控制,利用財務數據作為基礎,深入挖掘其背后涉及的管理問題,達到業財的深度融合,推動績效改進,使得財務會計利用自身管理實現自身的價值。
四、結語
之所以大數據能成為話題之作,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經濟越發展,就越需要管理會計的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手握大數據分析武器的財務會計才能在這時代的潮流中存活下來,財務部門中最終能脫穎而出的,必然是最善于利用大數據的財務會計。面對大數據的浪潮及國家財政部門關于深化會計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新型的財務會計要順應時代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建立“互聯網+”、大數據、共享經濟的思維理念,主動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戴柏華.適應新常態融合促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8:7-8.
[2]劉勤,常葉青,劉梅玲,呂洪雁.大智移云時代的會計信息化變革——第十三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會計研究,2014,12:91-93.
[3]尹翠.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研究[J]財會學習,2017(4).
[4]Fahy M. The Financial Fu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2005,5.
[5]Melchior D.C.Jr. Shared Services. A Manager's Journey,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