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靜
【摘要】目的 分析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與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門診藥房出現的124例處方調劑差錯記錄,分析處方調劑差錯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結果 124例處方調劑差錯原因中包括醫師處方書寫差錯14例,藥物規格差錯16例,藥物劑型差錯19例,藥物數量差錯17例,藥物有效期差錯6例,藥物用法用量差錯17例,藥物種類差錯11例,藥物發錯患者6例,藥物配伍差錯8例,其他10例。結論 加強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有助于規范門診藥房工作流程,降低調劑差錯發生風險。
【關鍵詞】門診藥房;處方調劑;調劑差錯;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門診藥房在醫院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醫院的形象窗口,在門診藥房工作中,處方調劑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調劑、如何處理調劑差錯等一系列問題均可對門診藥房服務質量產生影響,而一旦發生處方調劑差錯,不僅可延誤治療時間,甚至還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導致患者殘疾、死亡,社會效益非常差,因此需有效減少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出現,降低差錯風險,保障臨床用藥安全[1]。本次研究分析總結了門診藥房出現處方調劑差錯原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查閱上述時期在我院門診藥房出現的處方調劑差錯記錄,涉及門診患者124例,患者來源于骨科、內科、婦科、牙科、急診及其他科室。分析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將數據錄入計算機,形成數據庫,采用EXCEL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
2 結 果
門診藥房124例處方調劑差錯原因。
3 討 論
醫院門診工作人員流動大,日常工作量大,長期以往很容易引起門診藥房工作人員發生職業倦怠,增加心理壓力,或因自身責任心不足,使得藥房工作差錯發生風險不斷增加,進而降低患者對門診藥房服務的滿意度,不利于醫院未來發展。而處方調劑是門診患者治療過程中重要內容,與患者治療效果、預后等具有緊密聯系,故需查找處方調劑差錯原因,提出對策,并嚴格執行,有助于提高門診藥房服務質量[2]。
本次研究中,研究期間共發生調劑差錯124例,其中藥物劑型差錯所占比例最高,達到15.32%;其次就是藥物數量差錯和藥物用法用量差錯,所占比例均為13.71%,藥物數量差錯主要是指將藥物整體發錯數量,比如處方書寫“1盒頭孢呋辛酯”出現差錯后,錯發成5個。而藥物用法用量差錯則體現在因藥師交待不良,使得患者誤服誤用,增加毒副作用發生風險,降低療效。
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1)醫師處方書寫差錯,院內門診電子處方系統施行后,很多醫師開具處方時手寫處方比例下降,但由于門診患者數量較多,工作量大,加上門診處方多與化驗單、不同檢查單同時開具,或在化驗或檢查結果獲得前、按照臨床需求憑借印象開具處方,或在匆忙間處方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或電子處方開具錯誤,醫師處方書寫不規范,比如缺少患者部分信息等情況等。(2)藥物規格差錯,由于臨床需求,使得同一種藥物存在較多規格或劑型,使得一旦門診藥房工作人員出現不認真、不仔細等情況,均可導致藥物規格發生差錯,而藥物劑型與藥物規格差錯相近,比如左氧氟沙星,具有口服片劑,注射液,外用膏等不同劑型,使用方法也因此發生變化,以規格為例,存在100 mL:0.2 g、100mL:0.3 g等,比如紅霉素,存在紅霉素片,紅霉素眼膏及紅霉素軟膏等不同劑型,這與給藥途徑不同有關。(3)藥物數量差錯,可能是單日量或僅發放一盒,但由調劑差錯,使得發放2日藥量,或發放2盒及以上,這與藥師處方審核差錯、錄入錯誤等有關。(4)藥物有效期差錯,部分藥物由于有效期較近,或已過期,但誤向患者發放已過期藥物。(5)藥物用法用量或藥物種類差錯,前者可能與醫師書寫潦草、藥師交待不清等情況有關,后者可能同類藥品藥名相近、同廠家藥物包裝相近、藥名相近但藥理作用不同等情況有關。(6)藥物發錯患者主要是當窗口等待取藥的患者較多時,患者同名同姓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藥師發藥時沒及時核對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而藥物配伍差錯,主要見于中西藥聯用,或西藥聯用,或中藥處方配伍等出現禁忌癥有關,比如相同有效成分,但劑型、藥名不同,或中藥配伍存在禁忌癥等,這可能與醫師、藥師對藥物了解不足等情況有關。
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防范對策:(1)完善自動發藥設備及相應軟件管理系統,比如添加二維碼、條碼技術溯源系統等[3],降低自動發藥差錯,減輕藥師工作負擔,提高門診藥房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定位每盒藥當前位置,或處于發藥流程中哪個步驟,便于管理,一旦出現任何問題,能夠及時更換或追回藥物,并溯源藥物進貨渠道、相關采購人員等。(2)完善門診藥房管理制度、規范崗位操作流程,優化藥物貨位管理方法,比如藥物可按照中文、英文字母順序擺放,并根據藥理作用及劑型的不同而進行一定調整,或高危藥品單獨擺放,旁貼醒目標識,定期盤點,檢查近效期或過效期藥物,避免發放過效期藥物;規范操作流程,需仔細核查患者信息、藥物信息,并在與患者溝通交流過程中保持良好耐性,詳細交代,做到忙而不亂。(3)改革院內績效方案,加強培訓,提高藥師專業素養,培養職業道德,提升其工作積極性與熱情[4],同時在院內開展處方書寫、藥物藥理作用等相關專題講座,鼓勵臨床醫師參加,全方面提高醫師、藥師專業技能;在處方調劑差錯發生后,近期召開會議,探討差錯原因及對策,并針對責任人進行相應懲罰,比如不點名批評等,同時加強藥房與臨床科室間的聯絡,減少因醫師手寫處方字跡潦草、電子處方錄入錯誤、藥師處方審核不清等原因引發的處方調劑差錯[5]。
總之,加強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有助于規范門診藥房工作流程,提高醫師及藥師專業技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調劑差錯發生風險,從而更好地為門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胡 偉.181例門診藥房處方差錯原因分析及對策[J].山東醫藥,2016,56(6):91-93.
[2] 譚 超,劉貴娟,何 芳.門診藥房藥品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藥業,2016,25(22):91-93.
[3] 任佳偉,陳紅艷.改進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防范門診藥房調劑差錯的探索[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908-1911.
[4] 黃 娟,王 平,曾明輝,等.質量管理工具在我院藥房調劑差錯中的應用[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6):138-140,141.
[5] 郭首兵,李永兵.品冠圈活動在門診藥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藥事,2017,31(7):824-82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