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慶飛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中職學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學生管理工作,以人為本,促進中職學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中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希望為研究中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職學生;教育管理現狀;對策研究
我國,職學校學生管理基礎薄弱,學生尚處于青少年階段,心理素質有待提高,思想也極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文章通過訪談及調查的形式了解和掌握一手資料,并以此探討學生管理問題的解決路徑,充分發揮全員育人,使學校、家庭、社會各個部門有機的融入學生管理體系中,促成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管理。
一、中職學校學生現狀
(一)學生基礎知識差 、專業課難入門
中職學校由于招生困難,為了生存,被迫降低了錄取標準。錄取進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多人基礎知識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
(二)學生不遵守校紀校規,不服從班主任管理
少數學生曠課現象嚴重, 沒有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時上下課、做操、上晚自習。 甚至有些學生幾天連人都找不到,通知家長后也無濟于事,給班級管理和學校管理帶來很多麻煩。喝酒、抽煙、打架時常發生。社會上對中職教育的偏見,有的學生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敏感而自卑。晚自習后,在宿舍喝酒、抽煙,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斤斤計較,以至于動手打架。這些現象嚴重違反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影響學校的聲譽。
(三)學生厭學情緒普遍且嚴重
中職學校為了適應人才市場和社會的需要, 設置的都是熱門專業, 課程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導致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 學不懂。 再加上有些學生學習態度不明確, 學習興趣不濃厚, 上課玩手機、 睡覺, 慢慢便有了厭學情緒。
(四)中職學校學生構成與特點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構成主要有兩部分:初中畢業生起點的中專學生:年齡一般在14至16歲,這部分同學普遍年齡偏小,思想單純,尚未形成穩定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其對身邊的諸多事務缺少足夠的經驗和知識儲備,處于“聽話、服管”階段,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較差。高中,畢業生起點的中專學生:年齡一般在18至20歲,髙中畢業生與初中畢業生在生理年齡和心理成熟度上有本質不同,因此,他們在接受教育,個人生活、學習目標等要素上存在著較大的距離,但心理素質、意志品質、生活管理上僅僅邁入人生的初級階段,還需在能力培養、生活積淀上多下功夫。
(五)學生管理部門缺乏有力的支撐
學生管理組織結構是一個系統,由思想教育、教學、后勤等部門及班主任組成,但在實際調研中發現各部門之間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卻缺乏默契。學生科是被動執行學校窩層的行政指令,沒有發揮工作主動性,這樣不利于工作的全面開展。其次由于沒有獨立的工作權限和充足的資金配備,導致學生管理工作效能滯后。學生科缺乏現代化辦公設旌,學生管理工作經費緊缺,尤其缺乏學生活動專項經費,學生管理隊伍相對薄弱,大多數工作人員均從其它崗位調任,缺乏擁有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領域的專職管理人員。
(六)學生管理工作缺乏配合及完善的考核
制度學生管理工作作為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其完成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個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然而,很多教職工認為學生工作是學生科和班主任的工作,其他部門沒有必要參與。但實際上這一工作的完成絕不僅僅是靠學生科和班主任就能做好的,而需要各部門的共同支持才能有效完成。在學工人員的考核中,對于義務和職責較為清晰,但鼓勵性的規定甚少,對學工人員沒有鼓勵性機制設,導致有關工作人員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中難以精益求精。
(七)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不科學
學校認為服從管理, 不惹事生非的就是好學生,沒有構建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完善自我的評價體系,來激勵學生不斷進取。把學生置于被動狀態,沒有尊重和適應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二、中職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對策
在中職教育的學生管理中,如何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特點,如何正確認識并對待目前中職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弊端,認真研究學生管理的對策,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學生的管理工作,以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是擺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樹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這一理念包括四個遞進的層次:學生是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獨立發展的人;學生是平等的人。 其核心就是要“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反映。
其一,要把學生當人看。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很多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把學生當成機器來要求,上課不能說話,下課不能大聲喧嘩,做什么事情都有統一要求,不能出格,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實際上我們就是無形中沒有把學生當人來看待。學生作為人,就享有基本的人權, 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最基本的權利。
其二,就是要把學生當成發展中的人,發展中的人也即是未成熟的人,自然有不完善的地方, 這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教師要尊重學生還處于變化發展中的身心特征,尊重學生發展的不成熟性,教師應該承認并尊重學生與成人有質的區別,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寬松的發展環境和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接納學生對自己行為的選擇,重視學生做出的獨立判斷。
其三,是指學生具有獨立性、選擇性、調控性、創造性、自我意識性。 學生存在著一種自我發展的能力, 他們具有獨立的人格和個性,是沿著一條獨立的路去走的,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應“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 尊重個人選擇, 鼓勵個性發展, 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注重因材施教 ,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
其四, 是指學生和教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任何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同時要贊賞每一位學生。 教師要設法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過去那種“學生畢竟是學生”, 強調 “尊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是“弟子”、“門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要“聽話”,要尊重教師的權威等觀念。
(二)加強和完善學校、家庭和學生之間的管理配合
加強和完善校方、家庭及學生組織對學生管理的配合。充分利用學生會參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來彌補學校有限的學生管理人力資源。同時可以建立家長委員會,配合學校有效地完成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充分突出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了解和掌握學生動態利于教師管理。同時加強家庭教育在學生教育中的地位和責任,定期開家長會或聯系家長反映學生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動態,配合學校管理。
(三)充分發揮社會傳媒作用
中職學生的年齡段處于人生當中吸收知識較為迫切和強烈的時期,渴望了解社會。此時發揮社會傳媒功能,宣傳對于學生成長有利的信息,在宣傳中滲入自我尊重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會對學生的教育產生有益的正效應。如可以多播放一些公益廣告,通過輿論和宣傳來引導學生獲得正確、健康的知識和生活觀念。
(四)學校加強專業設施建設
中職學校為了競爭,按人才市場的需要創辦各種新專業,可是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都達不到標準。因為中職學校培養的是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要求實踐課時比例大于理論課時, 注重學生的實踐和技能。當務之急是加強實訓室的建設,聘任專業老師上課,按專業水平標準進行教學管理。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情況特殊,學生管理任務重,難度大,需要學校各部門全力配合,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通力合作,從而促使學生管理各項內容順利完成,促使中職學生健康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注意評價的手段和形式的多樣化,更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從而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娟.淺談如何抓好中職學校的廣播操[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
[2] 裴慶利.淺析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問題與策略[J].職業,2016(21).
[3] 李廣鵬.淺析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6(02).
[4] 范唯艷.讓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大放異彩[J].科學中國人,2016(30).
[5] 楊志武.論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職業品質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5(15).
[6] 宋青梅,丁偉偉.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6(09).
[7] 把玉萍.淺議技能大賽對中職學校發展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6(17).
[8] 劉文偉.中職學校機械專業教學實訓改革措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