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 陳寧 李瑞峰
[摘要] 為了研究公司治理所帶來的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改變,本文選取了2014~2016年中藥企業的面板數據為樣本,用實證方法分析公司治理的調節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所帶來的影響關系,結果表明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有著正向影響,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占比以及董事長與CEO兩職分立對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有著正向調節作用,從而得出了中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促進其自身財務水平、有效的公司治理下中藥企業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有著積極作用的結論。
[關鍵詞] 公司治理;社會責任;財務績效;中藥企業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4(b)-0177-05
The research of corporate governme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companies
GAO Shang CHEN Ning LI Ruif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chang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le brought about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medicine corporate from 2014 to 2016 as samples, and uses empi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SR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SR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siz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chairman and the CEO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SR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anies. So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fulfillment of the CSR of Chinese medicine can promote their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CSR under the effec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Key words] Corporate manage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nancial performance; Chinese medicine corporate
公司治理、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是近些年來成為學界所關注的熱點。企業社會責任雖然在理論上研究已很深入,但由于經濟發展以及公眾對環境保護廣泛認可,使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更深、更廣泛的發展,并已成為當代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加之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推動了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作為我國近幾年發展迅速的產業之一,中藥產業的公司運營和治理已成為關注的熱點。由于中藥企業產品的特殊性,其產品質量的優劣、價格的高低以及可獲得性,直接影響著民生和社會則穩定[1],其社會責任的特殊性與醫藥行業類似,由其商業模式的特殊性所決定的[2],使得企業社會責任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盡管目前對于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存在相關研究,但是中藥企業的治理在社會責任績效中起到了哪些作用等相關研究甚少,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開展研究。
1 文獻綜述與假設
1.1 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
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早期的企業社會責任圍繞著企業對自身責任的負責,當時企業崇尚股東至上的理念。隨著企業經營觀念不斷轉變,單純推崇股東至上的發展理念也不再適用,公眾對于企業社會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企業也在摸索如何應對公眾的這種期望。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出現滿足了這種期望,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治理與社會治理之間的基本紐帶,將企業的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進行了良好的融合[3]。Freedom在1978年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4],包含了股東、債權人、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十一大類[5],闡述了企業發展離不開各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公司追求其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也要滿足各方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初衷。Bowen等[6]對現代企業社會責任做出了詮釋,認為企業家應該將目前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價值觀與企業利益目標結合,并實施積極恰當的發展計劃,并進行決策,采取行動。而后產生的戰略管理理論、長期利益理論等也都說明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帶來一定的間接收益,從而促使財務表現良好的態勢。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了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的一定關系,葛永盛等[7]認為企業富有社會責任意識,績效波動也較小,吳方等[8]對2008~2012年的醫藥上市公司數據的分析得出了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具有正向影響性。
假設1:中藥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有著正向影響
1.2 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
Mayer Colin[9]把公司治理定義為:公司賴以代表和服務于他的投資者的一種組織安排?,F代公司治理的研究始于1932年。隨著公司治理理論的不斷發展,兩權分離理論、委托代理理論等的出現也為公司治理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參考,這些共同治理理論的提出某種程度上否認了股東至上的傳統公司經營理念。股東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在經營者的眼中處于逐漸化為同一利益階層,由此管理的成效性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均衡為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起到一定作用,同時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也是企業自身具有較高公司治理水平的有效訊號[10]。肖海林等[11]在224家上市企業的2006~2012年的數據中發現了,公司治理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有著促進作用,從而證明了有效的公司治理下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有著積極的影響。
實際控制人與企業社會責任。傳統認為國有控股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資源和便利。國有控股企業也傾向于增加社會責任的履行,為企業贏得政府的政策便利,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12]。但是另外的學者認為,國有控股可能會造成企業治理能力和效率的低下,從而為企業增加不必要的成本。Jia等[13]認為國有控股比例越高,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效果越差。企業由國家控股,往往存在著監管不到位甚至缺失的情況。
假設2:國有控股對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關系沒有明顯影響
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社會責任。董事會的主要作用在于企業決策和戰略制定,同時也包括這為企業提供資源。公司治理中的資源依賴理論認為,隨著董事會的規模擴大,各種專業人員加入董事會,使董事會內專業知識得到了互補,從而提高了董事會決策的質量,有著提高績效作用[14]。van Der Walt等[15]研究證明了董事會的規模增加與企業的監督呈現正相關,對企業不規范經營的監督存在著有效監督。
假設3:具有較大董事會的中藥企業會正向調節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關系
獨立董事占比與企業社會責任。獨立董事作為董事會的重要組成,承擔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進行獨立判斷的職能,并以公司自身利益為主,行使其監督使命[16]。由于其一般具有專業知識和較高社會地位,獨立董事可以從專業和公平的角度對董事會管理企業的狀況進行評估,從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外部股東的利益[17]。
假設4:獨立董事比例較高的中藥企業正向調節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關系
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立與企業社會責任?,F代公司治理理論關于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立方面有著一定的矛盾,委托代理理論認為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信息不對稱造成兩權分立的必要性,傾向于兩職分立,而管理理論則正好與其相反,傾向于兩職合一,并且關于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立的情況與社會責任關系,多數學者認為其對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有著正向影響作用[9,18]。但本文認為,我國中藥企業產品特殊性以及社會責任履行的理念問題,造成了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立可能會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績效。
假設5: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立對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關系產生一定正向影響
2 數據與計量方法
2.1樣本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樣本選擇了在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上市中藥公司的面板數據,所用數據跨度從2014年至2016年,其中排除了3年內數據有殘缺,不準確的數據,總計165個樣本,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及企業年報。
2.2變量選取
2.2.1被解釋變量本文的被解釋變量為財務績效,財務績效的指標有較多種的選擇,學界普遍使用凈資產收益(ROE),總資產收益(ROA)和TobinQ作為指標。ROA、ROE是衡量企業會計績效的重要指標,然而以會計績效指標衡量企業財務績效收到了諸多質疑,所以本文采用了市場指標TobinQ。優點之一就在于其可以反映公司未來利潤以及通貨膨脹敏感度等[19]。
2.2.2解釋變量本文的解釋變量為社會責任,參考了李文茜等[20]的研究,上交所對每股增值額的定義和中藥企業的實際情況引入了CSR強度這一指標。其中企業凈利潤、納稅總額、職工費用都是從國泰安數據庫直接獲得,而企業的公益投入總額所使用的數據是企業年報中披露的對外捐款金額。
2.2.3 控制變量本文的控制變量都有三個:企業規模、成長能力以及償債能力。企業規模的指標是企業總資產的自然對數,成長能力采用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衡量指標,償債能力采用企業負債率作為衡量指標。
2.2.4調節變量本文的調節變量有四類,企業實際控制人、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人數占比以及董事長CEO兩職分設情況。其中,董事會規模以董事會人數為指標,其他詳見表1。
3 實證結果與分析
表2是面板數據的描述性分析結果。從結果來看,無論是社會責任指標還是財務績效都呈現出較大的波動,TobinQ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相差了13.6,CSR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相差了1.2。說明了這些樣本中藥企業在本文選定的時間區間內有著較大幅度的變化,可能說明樣本中藥企業隨著時間的變化,其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都有著較大變化,所以本研究采取面板數據回歸分析。
表3可以看到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模型一)以及公司治理調節下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作用(模型二至五)。從總體上來看,控制變量中企業規模都呈現了負相關關系,這與當前學界對企業規模的認知有著較大偏差,原因可能為規模較大的企業內部存在的更多內部損耗。
3.1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首先使用hausman檢驗確定采用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方法。通過hausman檢驗可得,結果(Prob>chi2= 0.4182)表明了模型一采用隨機效應更適合。而且確定所用模型如下:
TobinQit=α0+α1CSR+α2control+α3cont+α4board+α5Inde+α6two+β。
從模型一可以看出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正相關關系,驗證了假設一關于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會對財務績效有促進作用。
3.2公司治理、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模型二至模型五顯示了在公司治理的各項因素的作用下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樣先進行hausman檢驗確定使用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方法,所得結果(prob>chi2=0.1657、0.2011、0.1574、0.1920)表示模型二至模型五都采用隨機效應較為恰當,所用模型為:
TobinQit=α0+α1CSR*cont+α2control+α3cont+α4board+α5Inde+α6two+β;
TobinQit=α0+α1CSR*board+α2control+α3cont+α4 board+α5Inde+α6two+β;
TobinQit=α0+α1CSR*Inde+α2control+α3cont+α4 board+α5Inde+α6two+β;
TobinQit=α0+α1CSR*two+α2control+α3cont+α4board+α5Inde+α6two+β。
國有控股方面上,模型二中的結果顯示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了國有控股對于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沒有明顯影響作用。董事會規模方面上,模型三說明了董事會規模對中藥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存在正向調節作用,而且有著在95%置信水平上統計學意義。這就證明了規模更大,成員更多樣的董事會下,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正相關性更加顯著。獨立董事的比例方面,模型四說明了獨立董事占比對中藥企業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存在顯著正向調節作用。獨立董事占比較高也可以保證企業的戰略規劃與其行動的一致性,董事長與CEO兩職分立方面上,模型五的結果僅在置信水平90%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董事長與CEO兩職分立對于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有著影響,并且呈現正向影響。
4 結論與討論
首先,中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其財務績效有著一定的正向相關性關系。這說明了中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增加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同時由于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會獲得更好的社會評價,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作用。
其次,董事會的規模與獨立董事占比會影響到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表現。董事會規模決定其人員背景的多樣性,不僅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為全面的參考,而且也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社會資源。獨立董事的占比較高也使得企業運營更加從企業自身發展出發,并且其自身所具有的監督功能也會更好地實現。
最后,董事長與CEO兩職分離會正向影響到中藥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表現,原因可能是中藥企業的董事長一般為配方所有者或在中醫藥領域有著較高的成就者,可能其運營知識儲備上存在短板。企業的實際經營者交給職業經理人等專業人士對企業運營會更具有宏觀性和方向性,從而能對中藥企業社會責任有著較好的履行。
本研究對中藥企業治理、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首先,中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于自身財務發展有正向意義,這提示了中藥企業可以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其發展的戰略規劃中,不僅會提升其財務發展,也會提升社會各界的美譽度,間接促進績效表現。另外,國有屬性并不是改變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決定性原因,表明中藥企業在社會責任上并不應該通過政府層面進行督促,無需從政策上過分強調社會責任履行,而應該更加注重企業社會責任規則的建立,正如國家總理李克強所強調的,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
[參考文獻]
[1] Nussbaum AK. Ethi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A happy couple? [J]. Journal of Medical Marketing,2009,9(1):67-76.
[2] 申俊龍,朱玲嫻,沈錫坤.我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特點及制度因素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7):271-274.
[3] 王艷艷,于李勝,安然.非財務信息披露是否能夠改善資本市場信息環境?——基于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8):178-191.
[4] Freeman RE. 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M]. Boston:Pitman,1984.
[5] Zhao ZY,Zhao XJ,Davidson K,et al.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29/30:277-289.
[6] Bowen HR,Gond JP,Bowen P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J]. American Catholic Sociological Review,2013,15(1):266.
[7] 葛永盛,黃婷婷.基于風險與收益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4(3):20-24.
[8] 吳方,嚴偉,邢瀟倩.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