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燕
摘 要 外向型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進作用,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但是外向型中小企業在生產與發展上長期面對著諸多困難。本文參考多篇專家與學者的文獻資料,找出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制約其融資的主要原因,并對此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外向型中小企業 企業融資 建議和對策
外向型中小企業內部缺乏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企業融資信用低,外部融資體系不夠完善,因此在貿易融資上面臨著諸多阻礙。面對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如何緩解外向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使企業穩步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外向型中小企業融資分析
(一)外向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融資渠道受限。許多外向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報表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銀行難以對企業授信,企業融資審批手續越發煩瑣。目前,金融機構可向外向型中小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對中長期融資申請條件有諸多要求。此外,國家基本不對非國有企業給予財政支持,企業發行債券準入門檻高,股票融資條件嚴苛,進一步限制了外向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眾多外向型中小企業由于無法從外部籌資而以內源融資為主,且企業內源融資總量較少,不足以支撐企業的發展。
2.融資成本高。由于外向型中小企業缺乏信用度與抵押物,在貸款時往往需要支付比國有大型企業更多的浮動利息。企業還要面對較為沉重的稅務負擔,民營企業不僅要承擔企業所得稅,還得上繳個人調節稅。許多外向型中小企業會選擇海外上市,因為在海外成功上市后,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融資的資產成本利率通常低于10%,遠低于國內的20%。在目前宏觀經濟下行周期,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空間受限。
3.融資環境有地區差異。從地區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產品科技研發能力強,外向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快,金融機構對外向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態度比較積極,民間借貸也能助力企業的融資。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缺乏健全的融資體系,外向型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與沿海地區有較大差異,企業融資面臨著多方面的阻礙。
(二)外向型中小企業主要融資渠道
1.傳統融資渠道。一是抵押貸款。在抵押貸款上,借款人不轉移資產的使用權,以實物資產作為抵押主體申請貸款,貸款人得到了財產使用權但不占有實物資產,債務償還后財產所有權的轉讓即結束。如果借款人出現了協議違約的情況,貸款人可優先于其他債權人直接處理抵押物,并將獲得的價款用來償還借款人對其所欠的債務。二是無抵押貸款。出口商在采購和生產出口商品時,可以無須擔保而憑借國外訂單向銀行申請貸款。該貸款方式融資金額一般較小,期限較短,但銀行容易面臨壞賬風險,所以一般只對信譽好的企業或工業壟斷組織提供無抵押貸款。三是票據貼現。持票人讓銀行收購未到期的金融票據,銀行付給收款人已扣利息的票款,后在匯票到期時憑此金融票據向承兌人收取款項。票據貼現業務一般所涉及的交易金額較大,當出口商出現票據違約時,銀行將會提高逾期款項的利率,使企業增加了可能無法償還款項的壓力和風險。四是國際保理。出口商把國貿交易有關單據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審準后向出口商預付發票金額的80%~90%。該融資方式可以為貿易雙方提供短期資金融通和風險擔保服務,減輕出口商的資金壓力,加速資金周轉,降低收匯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本融資業務主要適用于單筆交易金額較小的日常消費品或勞務交易。五是福費廷。在大宗商品貿易中往往會使用福費廷融資,這是一種中長期貿易融資,其融資期限至少在6個月以上,可長達數年,適用于以遠期信用證方式結算的出口企業。金融機構從出口商手上無追索權地買斷經過承兌和擔保的遠期債券,向出口商(信用證受益人)提供票據貼現,這樣出口商在不占用授信額度的情況下就能獲得100%融資。福費廷融資商在票據到期時向進口商提示要求付款。該業務涉及金額較大,一般使用出口商開立的匯票或是進口商開立的本票,手續簡單,出口商得到融資商的融資比向銀行申請貸款要容易。
2.互聯網金融下的融資渠道。互聯網金融在企業融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是互聯網金融可以儲存和分析大數據,有利于金融機構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風險;二是拓展企業的融資方式,企業可利用P2P、眾籌、電商小貸等進行線上融資;三是互聯網金融大幅度降低了借貸成本。
一是P2P。P2P網絡借貸平臺將網絡與借貸相結合,借款人在互聯網發布借款信息,貸款人通過這些信息篩選貸款對象,借貸雙方信息經相互匹配認證后,便可通過網絡完成借貸交易。目前比較靠譜的P2P平臺有銅板街、極光金融、人人貸、和信貸。二是眾籌。資金需求者在網上向公眾展示他們的獨特項目,公眾只要對籌資人的項目和回報感興趣且有支持能力,就可向籌資人提供資金支持。眾籌的門檻非常低,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以發起該項目。近幾年國內眾籌平臺數量急劇減少,但是運作良好的平臺的市場集中度提高了,眾籌行業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外向型中小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謹慎選擇合適的眾籌平臺進行融資。三是電商網絡小貸。電商網絡小貸,是大型電商企業自建貸款平臺或與銀行合作,對其平臺企業的交易數據進行專業化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后,向其平臺上的中小企業提供借貸服務。電商小貸有四種貸款業務模式,第一種是電商企業自建的小額貸款公司向有需求的商戶直接放貸;第二種是電商企業與銀行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第三種是企業與B2B平臺合作;第四種是銀行搭建自由電商平臺。
互聯網金融模式日新月異,不斷發展,外向型中小企業要學會利用新機會進行融資。
二、外向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
不少企業領導者會讓自己的親戚或者無會計資格的人員來擔任財務管理崗位,這些人員往往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到位。不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會引發諸多財務風險。有的外向型中小企業會因其財務數據不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而篡改真實的財務報表,銀行為了防范該風險,會在企業申請貸款時,要求其提供充分的抵押物或者開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但是企業往往很難達到要求。
(二)銀行對中小企業存在信用歧視
外向型中小企業由于資本底子薄弱,產業技術水平低,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在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往往不超過3年,高破產率使銀行在發放貸款時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出于資金的安全和效益,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并不積極,更愿意將資金貸給大型國有企業或其他穩定、有發展前景且資金需求大的企業。
(三)中小企業對貿易融資缺乏專業了解
如今的融資方式不僅包括銀行貸款,日趨成熟的票據貼現、國際保理、融資租賃,還有日新月異的互聯網金融,然而許多外向型中小企業對以上融資方式缺乏深入了解。
(四)法律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國政府在外向型中小企業融資管理上仍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政府使擔保企業承擔了法律壓力,中小企業如果出現了拖欠錢款的現象,擔保機構就要承擔全部連帶賠償責任;二是政府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來保護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并且在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時,對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缺乏重視和保護。
三、外向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的建議和對策
(一)企業要努力提升信用素質
外向型中小企業應加強經濟財務與抗風險意識,讓專業的財務人員提升公司的規范財務信息,提高資金運營效率。此外,企業應加強與銀行的溝通交流,使銀行了解企業實際發展情況與前景,保持能夠及時交還銀行貸款的能力,獲取銀行的信任。企業不僅要對內增強組織與結構管理,對外要提升服務精神與意識,保證產品質量,維護企業信譽與形象。
(二)推動金融產品與制度的發展
由于融資環境對大企業的偏袒,許多外向型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無法得到解決,需要進行金融創新。一方面,金融機構應正視外向型中小企業的資金與風險問題,為其量身定制貸款與擔保方式,在金融產品、擔保抵押、風險管理上實行創新,有效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在外向型中小企業集中的經濟區域范圍內建立與發展專為外向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同時,不斷升級互聯網金融體系,使外向型中小企業可通過互聯網降低融資成本,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
(三)利用民間金融推動中小企業融資
有的外向型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無法得到信貸時,會轉而求助于民間借貸。我國民間金融行業不夠規范,存在非法集資、洗錢、高利貸等。為了讓民間金融能健康發展,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制定相應的民間金融法律法規制度,規范借貸范圍以及資金來源;二是控制利率,避免高利率以及低利率對金融市場產生沖擊;三是大力扶持民生銀行,間接促進外向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四是引導民間閑散資金參與其中;五是推動發展多種民間金融機構的發展;六是完善信用評估體系,降低借貸交易風險。
(四)完善企業融資法律法規
當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并沒有具體扶持我國外向型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國家應加快建立和推出,切實保護外向型中小企業的利益。比如,政府對信譽差的外向型中小企業執行實質上的懲罰,培養中小企業不斷維持自身信譽的良好習慣,合理提高外向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政府可參考發達國家的貿易融資政策,讓法律、財稅、信用體系、擔保機構、商業銀行協作,共同推動外向型中小企業的發展。
四、結語
外向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產薄弱、管理不規范、外部融資機制和體系不健全的原因而難易申請到貿易融資貸款。一方面,企業需加強自身組織結構管理,樹立企業形象,貸款機構與企業相互信任,一方面,政府應重視外向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針對外向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給予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
(作者單位為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國際貿易系)
參考文獻
[1] 索紅.基于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制度發展現狀的對策分析[J].中國商貿,2012(08):127-128.
[2] 吳昊.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中的銀企關系[J].泰山學院學報,2015,37(05):129-132.
[3] 謝奉軍,賈偉強.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6(04):31-32.
[4] 白雪玲,李宏偉.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02):6-7.
[5] 王玥群.簡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建議[J].現代營銷(下),2016(10):96.
[6] 程曉娟.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22(01):68-71.
[7] 李青蔚,劉玉蘭.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8(18):100-101.
[8] 陳妍西.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研究[J].知識經濟,2018(20):31+33.
[9] 毛云婷.中小企業融資與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探究[J].中國商論,2018(27):48-49.
[10] 王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2(23):87-90.
[11] 趙益琴.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和策略[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10):176-177.
[12] 王嫻,劉亞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中國金融,2018(12):95-96.
[13] 張華夷.民間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分析[J].現代營銷(下),2018(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