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萍
摘 要: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技師院校幼兒健康教育專業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動技師院校幼兒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技師院校 ?幼兒 ?健康教育 ?途徑
眾所周知,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接受知識的基礎階段,對于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基于此,當前我國大多數技師院校對幼兒教師的培養要求已經逐漸提高,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相關幼兒健康教育人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不僅僅要求人才具有基礎的教學能力,還應當能夠彈、跳、說、唱、畫、寫、做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根據調查研究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多數技師院校對于幼兒教育的專業要求越來越高,采用的一系列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教育的改革推進,技師院校幼兒教育與市場的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當前很多幼兒園反映技師院校幼兒專業畢業生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無法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技師院校對幼兒健康教育專業教學中的發展目標和任務,要定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有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能夠適應幼兒教育的一線工作,并且逐漸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對于新時期幼兒教師的要求為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具備能夠對幼兒進行全面教學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健康教育人才的培養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對未來職業的定位不準確。很多技師院校的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能力的提高,僅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理論教學,卻沒有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導致很多學生對幼兒健康教育仍停留在表面,紙上談兵,無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有的教師則過于重視學生相關技能的培養,忽略了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重視公共文化課程的設置和安排,導致幼兒健康教育專業的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幼兒健康教育課程的安排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實踐課程等四個模塊,如何對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安排已經成為當前技師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例如,不同模塊課程之間的課時分配、課程的開設順序、課程內容的優化選擇等,都需要技師院校相關教師進行科學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技師院校并沒有對課程的設置給予充分重視,沒有經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就隨意制定,有的脫離實際,沒有立足于院校的實際發展方向就隨意采用其他院校的課程設置體系。例如,有的技師院校對剛剛入學的學生就開展了專業課程而將公共理論課程放在后面課程中,這樣的課程設置顛倒了實際需求,與學生的能力不符,導致學生對知識點難以深入理解并掌握。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出全面性和綜合性極強的幼兒健康教育專業人才,首先應當以強大的師資隊伍力量作為保障和基礎。第一,技師院校的綜合條件較差,無法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其中;第二,當前的技師院校對幼兒健康教育人才的培養機制和體系缺乏實用性和可行性。教師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只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第三,技師院校中幼兒健康專業教育教師的整體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過多的教學任務以及課時量使得相關教師沒有其他空閑時間去進行科學研究。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越來越大眾化。世界變化日新月異,如果對幼兒健康教育無法與時俱進,就會導致其被社會所淘汰。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大多數技師院校幼兒健康教育專業在實施教學活動時,過于重視學生相關技能的培養和提高,要求學生會唱歌、會跳舞、會彈琴即可。但是隨著全球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逐漸與世界接軌,尤其是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地球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不管是對內發展,還是對外交流,都已經簡單化、效率化。當前社會中,人們對于幼兒園的教育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英語、教學計算機等也都是從小開始進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人們要求的提高,教學內容也應不斷完善和更新,為了充分提高教學質量,幼兒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基于此,技師院校幼兒健康教育專業教學也應當進行改革,有針對性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調整,適當增加一些英語、電腦方面的教學課程,從而不斷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新型教師幼兒教師。另外,教師應當根據社會發展及國家需要,加強對幼兒健康教育的力度,適當向學生灌輸一些推動幼兒健康發展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
一方面,從我國未來的發展入手,可以看出,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我國必將實現高度發達,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高等教育也會逐漸得到普及和發展。但是,在人們為這些發展進步歡欣鼓舞的時候,應當思考如何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高素質、高水平、高層次的人才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社會的發展,而對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對優秀的高級幼兒健康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就應當使其接受到高層次的師資教育。但是根據技師院校對幼兒健康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可以看出,當前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實際發展的需要,從長遠來看,技師院校所取得的幼兒健康教育專業的學歷無法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很多有一定實力的幼兒園在招聘時會對技師院校的學生拒之門外。這樣的現實情況告訴教師,要想實現幼兒健康專業人才的不斷培養,提高其就業率,相關專業教學就應當打破當前的瓶頸,立足于實際情況以及社會需求,向更高層次發展創新。
另一方面,技師院校的相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幼兒健康教育專業的成人高考,引導學生參加自學考試,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對口專業的單獨高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還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正確看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提高自信心,不再對技師院校產生自卑心理,使其敢于拼搏,樹立更高層次的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與普通院校進行大膽競爭,更為自信地接受社會對其的挑戰。這樣做同時能夠為其他專業的學生樹立榜樣,營造出良好濃厚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從而推動技師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在進行幼兒健康教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和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藝術理論到藝術實踐。經過學生在校期間的不斷學習,能夠將普通的學生逐漸培養成具有扎實理論及實踐能力的專業型人才。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教學,還應當不斷培養其獨特的氣質,開闊其就業方向。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健康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文藝宣傳、文書秘書等工作,通過這樣的引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還能觸類旁通,使其了解到更多的崗位需求,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基于此,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技師院校也應當作為教育的重要模塊進行發展創新,相關教育者應當正確認識技師院校的教育,促進其學生更為廣泛的進行就業發展。
對于技師院校的幼兒健康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師應當適當加強對幼兒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和安排,同時在滿足課程內容的前提和基礎上,適當開設一些文書、禮儀、接待等拓展性課程。明確幼兒健康教育的主體地位,同時選修一些其他的輔助課程,從而逐漸實現一專多能的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同時,技師院校應當對學生的就業進行規劃,面對當前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和就業形勢,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改變傳統就業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基礎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從而實現更好的就業發展。
綜上所述,技師院校幼兒健康教育專業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優化課程內容和計劃,立足于國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基于現代化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麥金蘭.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J].知識文庫,2017(5).
[2]陳濤.淺析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好家長,2017(19).
[3]戴寶富.淺談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職業,2017(1).
[4]歐新明.幼兒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要素的探討[J].學前教育研究,2001(3).
[5]李槐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7).
[6]董素華.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0).
[7]徐萍.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 新課程(小學), 2010(8).
[8]朱建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探討[J]. 都市家教, 2013(12).
(作者單位:河源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