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改善,對精神審美層次的追求越發強烈。影視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將虛擬與現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豐滿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散發出了巨大魅力,其本身創造的商業價值亦是毋庸置疑的。縱觀我國影視動畫的整個發展歷程,不斷追求變革創新,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美術風格體系,與視聽、語言相結合,極大地觸動了受眾的主觀感受,其有關方面的課題研究也備受關注。
關鍵詞:影視動畫 美術 風格 變化
在影視動畫的整個構成體系當中,美術風格可謂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視覺特色之一,其形成受美術與電影的雙重影響,將敘事情節精準地呈獻給受眾,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其獨具魅力的形象,尤其吸引了兒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影視動畫美術風格帶給受眾直接的藝術影響,而電影則傳達了敘事情節,兩者相結合,完美地呈現了影視動畫魅力。
一、靜態造型
在影視動畫的基本架構體系中,藝術造型的運用極其重要,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特點。事實上,歷經數十載的發展與沉淀,我國影視動畫縱然在藝術和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仍舊偏重于美術繪畫的方式進行人物創作,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各有不同,從而盡量充分地敘事,并實現某種程度上的突破。值得指出的是,在商業化的影視動畫中,這種對多種技法的組合應用,增添了其功能性意味,并且遠大于美術風格上的意義。這在藝術類影視動畫短片中恰恰相反。在此過程中,縱然多樣化的靜態造型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影視動畫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但是其要想獲得成功,還需要在整體上保持某種壓倒性的造型特色,如《小馬王》就不失為成功的典范。除此之外,現代影視動畫制作還十分偏好于濃墨重彩,以帶給受眾強烈的視覺沖擊體驗。在宏觀社會發展背景下,三維技術在影視動畫創作中的運用,創造出了很多生動的藝術造型,并呈現出了個性鮮明、獨立的美術藝術形象,其現實價值毋庸置疑。
二、動態構成
影視動畫中美術風格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符合影視動畫的本質。知名動畫大師麥克拉倫指出,“怎么動比什么動更加重要。”在整個影視動畫構成體系中,動靜相合是其最顯著且最重要的特點,被形象地描述為“畫出來的運動”。具體而言,在完全跳脫出單幀這個視角來看,影視動畫中的所有構成線條都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其生成的軌跡在前后幀的漸微變化之間完整地表現出來,無須欣賞者再腦補完成,這也是對影視動畫作為“時間藝術”的客觀描述。同時,在三維技術的支持下,現代影視動畫呈現出了漫畫式、仿真式、創真式等美術風格,滿足了人們的差異化審美需求。具體而言,漫畫本身是基于現實生活物像的夸張表現,在充滿了真實感之余,又體現出了人類無限的想象力,對三維動畫魅力的塑造可謂淋漓盡致。在仿真式風格上,影視動畫亦做出了諸多嘗試,如《最終幻想》《蘋果核戰紀》等獲得了巨大成功,在三維技術的支持下進一步豐滿了人物的立體視覺效果。而所謂創真式風格則可視為是上述兩種影視動畫藝術風格的糅合升華,以現實人為藍本,高度還原了真實。
三、觀賞期待
在最初誕生的影視動畫結構中,無所謂美術風格,更是因此未有考慮受眾的觀賞期待,其整個發展亦是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并隨著時間的積累與沉淀之后,才形成了多變式的美術風格,受眾觀賞期待亦是相伴相行。事實上,影視動畫發展與受眾觀賞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均受傳統造型藝術、民族文化環境的影響,兩者相結合,才鑄就了今天的影視動畫。尤其是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個性越發顯現張揚,有著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他們對影視動畫的觀賞期待,對美術風格的影響尤其重要。在觀眾接受的問題上,迪士尼很早就曾做出過探索,在《白雪公主》創作時,就曾強調,以前的迪士尼卡通里的人物都過度卡通化了,現在必須使畫面真實一些。在市場競爭格局下,觀眾接受直接決定了影視動畫的發展,在三維技術的支持下,觀眾注意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吸引和歸攏,但其口味并非一成不變,尤其是信息化時代更是如此。因此,強調影視動畫不斷創新美術風格,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影視動畫的美術風格多變,在經久的沉淀與發展中,形成了多樣化的藝術風格,滿足了人們的差異化審美需求。信息化時代,隨著人們個性的解放,其面對多元文化生態,有著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其審美品位并非一成不變,要求影視動畫發展緊跟時代潮流,基于受眾接受需求,不斷創新美術風格構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緒言,盧怡然.影視動畫美術風格研究[J].智能城市,2017(01).
[2]石小雷.基于影視動畫的美術風格研究[J].西部皮革,2016(08).
[3]韓明輝.影視動畫美術風格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5(11).
(作者簡介:王明明,女,本科,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