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可以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近年來,國內各高校紛紛開設相關專業,受專業教育的學生在藝術教育下可以提高自身修養,而藝術專業學生會對科學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本文將從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入手,闡述大學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實施對策。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 專業教育 融合 拓展
一、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一)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隨之帶來的是大眾審美觀念和教育意識的不斷更新。同時,各高校的藝術教育體系趨于成熟和完善,并強化音樂教育的創新改革,從而豐富了校園藝術文化。盡管大部分高校教育教學已初步形成體系,但仍存在可優化的地方。
(二)大學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和傳統落后
雖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由于傳統思想根深蒂固,致使教學過程枯燥,內容相對單一。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是知識與創新的融合。只有更新觀念,剔除傳統中落后的部分,我們的大學教育才能發生質的改變,更上一層樓。
2.相關部門不重視音樂教育
現在一些大學重“業”輕“藝”,相關部門更是缺乏系統規范的管理制度,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案隨意。在多重因素下,致使音樂淪為講座的“??汀?,代替正常教學。
3.學科之間缺少互動融合性
目前大學音樂教育體系與各個專業脫軌,成為“邊緣學科”。音樂教育更多的是學生被動接受,缺乏活力。應倡導師生參與到合作式交流中,走出固有模式,接受新知,大膽創新。
二、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信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大學作為主要提供源,更要求高校改變重“本”的教學模式,創新改革建設科學與人文并行的教育體系。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拓展是必然的,因為素質教育是高校專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教育不僅要重視專業教育,還要追求融合教育。大學教育只有將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起來,兩者一起進步發展,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全能型人才。
三、實現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大學音樂教育的創新改革及其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要從轉變教學思想和理念開始,高校應該充分意識到音樂教育不等于開設一門音樂課,而是如何通過課程達到育人的作用。同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選取優秀的內容進行授課,對學生不強求,也不能不要求。時刻銘記大學音樂教育的初衷,提高素質教育水平,發揮大學教育的職能和屬性。
(二)調整和優化學科體系的建設
改革音樂教育體系不能只停留在更新觀念上,更應該調整和優化學科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音樂藝術學習體系。部分高校受硬性條件和其他因素影響,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學習平臺和氛圍,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該積極克服各種困難,多校聯合,打造多樣網絡慕課,給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學習自己真正喜歡的內容。另一方面,課程方案與師資配置的改革。將音樂設置成必修課,提高學科復現率。良師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影響巨大,大學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須專業素質過硬,用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理解音樂,培養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學以致用,推動大學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三)注重音樂教育在塑造人、培養人方面的功能
在大學教育中,音樂被賦予更多的使命,實現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拓展。我們不能忽視音樂本身的特質,在音樂教育中可以融合先進的教學觀念和對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教育,在學生了解和感知音樂的同時,了解到市場的人才需求。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又提前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相應規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與拓展迫在眉睫,在結合音樂教育現狀和社會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對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學體系進行調整和改革,實踐和理論相結合,不斷摸索和升級,打造一個全新的、藝術和科學相互融合的模式,構建符合本國音樂教育創新發展道路的教學體制,培養并引導學生思想方面的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冰.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北方音樂,2015(03).
[2]楊珊.高職音樂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15(24).
[3]陳放.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
(作者簡介:成斯瑗,女,山東科技大學音樂系本科在讀,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