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年近花甲的孫女士患糖尿病已經20多年了,一直謹遵醫囑嚴格控制飲食,積極鍛煉,平時在家堅持自己監測血糖,因此這些年來血糖一直控制得非常好,飯后血糖一般在7毫摩爾/升。但是,最近孫女士的血糖不知怎么的忽高忽低,一會兒15毫摩爾/升,一會兒又回到10毫摩爾/升。
在醫院里,大夫為了查明“真相”,讓護士了解孫女士演示平時在家測血糖的全過程。結果護士發現,孫女士剛涂了護手霜就測血糖了。護手霜中含有甘油、香精等物質,血液沾染了這些物質就會導致監測的血糖偏高。此外,血液如果沾到了灰塵、農藥、消毒用的碘伏物質,也會使測量結果出現偏差。測血糖要堅持“干凈、干燥”原則,測血糖前一定要認真洗凈雙手。
血糖儀通過取指尖的一滴血液樣本來檢測血糖。很多糖友一天要測2~3次,以決定胰島素的注射量。日本順天堂大學的廣瀨貴久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一項新研究中設定了幾種情況,分別測試了志愿者的血糖水平。
首先,志愿者用酒精棉簽擦拭手指,然后測試血糖水平。接下來,志愿者被分為三組,即剝橘子皮、葡萄皮和獼猴桃皮,隨后分為三組,分別在不洗手、用酒精清潔和用自來水洗手后測試血糖。研究人員發現,剝完果皮后如果洗手,血糖讀數與未接觸水果前一樣,處于正常范圍。但如果志愿者剝完果皮后立即檢測血糖,血糖儀的讀數迅速上升。剝橘子皮、葡萄皮和獼猴桃皮后分別為9.5毫摩爾/升、10毫摩爾/升、20毫摩爾/升。令人意外的是,即使用酒精棉簽擦拭手指,讀數仍然高于真實值;即便擦拭五遍,結果仍然不準確。
此外,在血糖儀的使用說明中,制造商只要求使用者用棉簽擦拭。但是手指表面的糖分可能干擾血糖值,使患者注射不必要的胰島素,增加低血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