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莉
【摘要】小學生學習英語是人生第一次學習一門與母語完全不同的外語,在學習和使用中出錯是在所難免的。同時,2012年改版后的新教材知識點零散,詞匯量加大,學生在考試和練習中出錯現象頻發,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深感受挫。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在分析小學生英語錯題成因的基礎上,嘗試運用錯題管理干預方法,探尋有效的錯題管理策略,在糾錯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并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錯題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錯題管理 干預策略
英語和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而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都處于較低的階段,在學習一門與母語完全不同的外語時出現錯誤是無法避免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常常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做過、考過,有的時候還不止一次,但是學生還是屢錯屢犯,可以說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需要系統有效的解決方案。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錯題管理觀念、態度、策略和行為四個角度分析學生錯題管理現狀,在教學中嘗試了一些錯題管理干預方法,幫助學生端正對錯題和錯題管理的態度,形成正確有效的錯題管理策略和方法,提升其英語成績。具體過程如下:
筆者根據劉儒德教授在2004年編制的《錯題管理量表》,從錯題管理觀念、態度、策略和行為四個角度,設計了一份適合六年級學生的錯題管理量表(附表),并請六(1)班的44名同學參加了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錯題管理觀念和態度表現比較好,但是在錯題管理行為和策略兩個維度上比較差。在錯題管理行為的調查中,學生在“我有自己的辦法對錯題進行整理” “拿到錯題,我會努力再做一遍”“我盡量獨自處理自己的錯題”三個項目上得分率較低,表明學生在管理錯題方面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還不夠。在錯題管理策略的調查中,學生在“我會按照錯題的重要性和典型性等指標對錯題進行評級”“我會定期整理收集錯題”“我把考過的試卷按一定的類別裝訂成冊”的得分僅有3.16分、3.44分和3.97分,表明學生對英語的錯題管理水平比較低。
調查結果表明,教師在進行學生錯題管理干預的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學生整理錯題的行為變化上,要對學生的錯題管理策略的培養深入到日常教學工作的細節之中。
根據學情,筆者利用課件再現學生試卷、練習、作業中的錯題,幫助學生尋找錯題的成因,如有的錯題是沒有仔細審題馬虎出錯,有的是課堂上反復強調的易錯點又出錯,有的是因為不理解題目造成的錯誤。為了避免重復出錯,筆者對學生進行錯題管理方法和策略的指導,給出范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錯題管理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管理錯題的能力。
1.勤收集,巧用錯題本
錯題管理的重點是整理錯題的過程。教師應給出具體要求,幫助學生整理錯題。首先,抄題時應用紅筆將錯誤答案一并寫上,再用紅筆標注正確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語言陳述錯誤原因和正解。鼓勵學生分析錯題原因,有助于回顧和知識遷移。在整理好題目后,應留出一些空行,便于知識補充。格式如下:

同類型的題目,學生通過不斷學習還可以及時補充:
There wasnt any milk in the glass just now.(否定+不可數)
There arent any students in the playground now.(否定+復數)
There was a pencil and books on the desk just now.(就近原則+過去式)
There were not any storybooks and a computer in the library a year ago.(就近原則+復數+否定+過去式)
Was there any rice in the bowl just now?(疑問句+不可數+過去式)
2.細梳理,歸納易錯點
“教是為了不教”,課堂的真正落腳點應從“教”轉變到“學”和“用”,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指導學生整理錯題的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要善于歸納和總結。如一般現在時是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求熟練掌握的時態,課中筆者出示了幾種常見錯誤,并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分析、歸納易錯點,旨在向學生展示一種錯題歸納方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3.巧改編,促能力提升
培養學生對錯題進行改編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動態掌握題目的變化會相應導致答案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應變能力。教師應教給學生改編的方法,例如:主語的變化會導致動詞形式的變化,時態的變化也會導致動詞形式的變化,不同的時態會對應不同的時間狀語。錯題改編是錯題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單純糾錯的延伸,通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錯題改編學習,讓學生深入理解語言變化的規律,從而在遇到改頭換面的題目時不再被題目蒙騙。
4.樂分享,不犯同類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學生思維不同,錯題本收集整理的內容也不同,教師在課內課外應鼓勵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錯題本,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知識,從別人成功的錯題管理策略中吸取經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事物的發展需要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完善錯題監控,如可以采用定期檢查制度,對學生錯題本要進行周周檢查,明確評價方式,定期評選“優秀學習小組”“優秀錯題本”“優秀小老師”。另一方面,教師要凸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在班上樹立好典型,通過讓他們視頻分享錯題整理小訣竅、課內爭當“小老師”等方式表揚好典型,形成大家都來整理錯題、貢獻錯題的良好班風和學風。
總之,教師要認識到錯題和錯題管理的重要性,把錯題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加以利用。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的錯題管理要進行主動干預,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錯題管理策略。
[1]李金蛟,陳東屏.高一學生學習數學的調查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3(7).
[2]劉儒德,江濤,李云芳.高一學生的錯題管理行為[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1).
[3]孫桂珍.初中生錯題管理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