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躍梅
[提要] 黑龍江省對俄跨境電子商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是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不能適應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面,應根據跨境電商企業崗位實際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化+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助力對俄跨境電商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2月20日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毗鄰,具有發展對俄貿易和對俄跨境電子商務的天然優勢。據哈爾濱商務局統計,哈爾濱市對俄電商航空貨運通道自2013年11月開通以來,至2018年末累計對俄零售出口已超過10億美元,成為對俄零售出口額最多的城市。隨著黑龍江省“一帶一路”建設和對俄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大量能跟跨境電商企業無縫對接的電子商務人才,但目前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還存在短板,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面對這種形勢,處于對俄跨境前沿的黑龍江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如何為黑龍江對俄跨境電商服務,在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上如何跟上跨境電商發展的需要呢?
一、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的高職院校大部分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例如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職業學院等,但是高職院校開設俄語專業的少之又少,黑龍江的很多大學都設置了電子商務專業和俄語專業。但是,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屬于復合型人才,既要有語言能力,又需要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專業知識,以及電商平臺運營、網店美工、客戶服務、網絡營銷等方面的實踐技能,而目前黑龍江省高校培養的電子商務與俄語人才都具有單方面的知識,缺少既懂語言又具有電子商務相關技能與知識的人才,很難滿足電商企業對復合型小語種對俄跨境電商人才的要求。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對俄跨境電商的語言方面則更為欠缺,不能勝任相關的工作。
(一)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尚未開設跨境電商(對俄方向)專業。隨著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國際貿易形式高速發展,并有望成為國際貿易及經濟新的增長引擎。為了適應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很多院校開設了跨境電商專業,對于具有對俄地緣優勢的黑龍江省高職院校更應開設跨境電商(對俄方向)專業,培養能夠勝任黑龍江對俄跨境電商企業崗位工作的跨境電商人才。但是目前,黑龍江省高職院校還沒有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對俄方向)專業,只是在電子商務專業開設有關跨境電商的課程,滯后于黑龍江跨境電商的發展,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沒有建立校企聯合培育對俄跨境電商人才機制。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是“小語種+專業”的一門新興的復合型專業,集合了多門學科的知識,且以應用為主,這就需要由行業企業與學校進行產教融合,雙元共育,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養。黑龍江省電子商務落后于南方,對俄跨境的電商平臺主要是速賣通、阿里巴巴、敦煌網等B2B和B2C等電子商務平臺,黑龍江省本地主要是俄速通,在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上缺乏與上述相關企業的合作,還沒有形成聯動機制。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缺乏有針對性的對俄跨境電商的實際崗位項目任務技能,這就需要引進企業員工與專家作為兼任教師帶入企業真實項目,對學生進行培訓,同時由于黑龍江省電子商務企業大多是中小微企業,學生去對俄跨境電商企業頂崗實習機會較少,對對俄跨境電商平臺的應用更為欠缺,由于語言的弱勢,黑龍江高職院校與跨境電商企業無法有效達成深度合作。
(三)跨境電子商務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跨境電商的師資需要老師既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又有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對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時間較短,教師的培養還沒有跟上跨境電商發展的速度,雖然許多高職學校開設了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但是還缺少專業師資,一方面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在語言方面也存在一定限制,講授的內容為一般實踐經驗,沒有切實能夠與對俄跨境電商實際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對俄跨境電商公司的數量少,能夠從事跨境電商教學的企業兼職教師數量也很有限,所以對俄跨境電商的師資問題比較突出。
二、黑龍江省高職院校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對策
(一)構建校、企、行、訓合作對俄跨境電子商務。與俄羅斯高校進行合作,確定聯合培養的目標,開設俄語電子商務精英班,打下“語言+專業技能”培養的堅實基礎。在電子商務精英班的跨境電商的專業課程中,一些電子商務基礎課程與技能實踐課程例如國際貿易、網絡營銷、網店美工、網店運營、客戶服務等課程的漢語的教學主要由中方院校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專家共同來完成,為學生奠定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技能基礎;俄語課程的設置應當以俄語實踐教學為主,主要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語言教學,同時與俄羅斯高校合作,走出去,培養學生開闊的國際視野與國際胸懷,提高俄語的電商應用能力,了解俄羅斯的電子商務平臺的網店建設流程、規則、運營、客戶服務,以及用戶的消費行為習慣,由俄方院校來完成,以達到共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目標。
(二)建立“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元培育的訂單式培養,培養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應用人才是實現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以亞馬遜、敦煌網、大龍網、樂狐網等為代表的外地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落戶哈爾濱市建立起對俄運營中心;以賽格國際、易買網、中孚偉業等為代表的本地電子商務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以及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的中俄專線物流服務商、黑龍江俄速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落戶等,這些都為我們實現培養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提供了重要條件。學生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的崗位任務操作,既可以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又能提高電子商務實踐技能,并能夠了解對俄跨境電商的我國及俄羅斯相關政策。訂單培養既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又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黑龍江臨俄羅斯的城市黑河、綏芬河、牡丹經等地需求大量的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可以探索與當地的相關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式培養,根據企業需要設置課程體系,進行實習實訓,為企業定制跨境電商人才。
(三)以賽促學,增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創新、創業。通過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競賽,促進學生開展跨境電商的創新創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核心職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調合作能力以及跨境電商的語言能力、實際應用能力、適應市場的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與競爭力。通過參與國家跨境電商競賽,積極開展與跨境電商企業的合作,為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平臺和機會;可以在本校導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共同指導下,學生也可自主創業,成立跨境電商企業,通過管理和運營積累經驗,提高技能和就業競爭力。
(四)加強對俄跨境電商方向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校內不同專業教師校內交流,校企合作企業交流以及社會培訓等渠道,培養對俄跨境電子商務師資,建設一支復合型教師隊伍。在對俄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中,離不開俄語語言能力的學習與經貿、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校內交流,不同專業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在跨境電商方面的短板知識,在教學中可以實現相互間的融通和關聯。定期安排教師去校企合作的跨境電商企業進行調研、掛職鍛煉,從事實際崗位工作任務,或者與企業專家、社會群體交流合作,積極參加關于“一帶一路”研究、中俄跨境電子商務等高水平的國際國內會議。聘請跨境電商企業具有實戰經驗的企業員工以及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充實到教學中,參與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制定。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并對教師進行跨境電商等相關課程進行培訓,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與跨境電商運營接軌。
在“互聯網+”時代,以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對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是多元化的,在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面以跨境電商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創新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化+國際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適應不同社會環境的對俄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助力黑龍江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馮海霞,尚明霞.再談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基于黑龍江大學與俄速通對俄經貿人才定向培養[J].中國市場,2018(12).
[2]楊芳,楊玉.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研究[J].對外經貿,2018(7).
[3]遲宇超.黑龍江省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探究——基于“一帶一路”戰略[J].北方經貿,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