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勇 張蓓 徐婷婷
【摘 要】財會工作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會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會活動,處理財會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大數據已經廣泛地應用到了各個領域當中,財務會計作為社會發展、經濟進步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大數據的影響。本文對大數據時代對財會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以創新為核心的財會務實應對發展策略。
【關鍵詞】財會工作;大數據;大數據時代
一、引言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并且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全新的變革。財會行業作為傳統行業,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當中,在現代社會占據著非常關鍵的位置。財務數據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反映著企業資金及業務的運轉情況。主要以財務數據為核心的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大數據時代下會計數據涵義及特征
1..大數據涵義及特征。大數據(big data),又稱海量資料,是由數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眾多的數據構成的數據集合,其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能幫助政府機構和企業進行管理、決策的資訊。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大數據具有4個“V”和1個“C”的特征:第一,數據規模大(Volume)。當前信息社會已經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這一時期產生的數據量已遠超原有傳統數據度量單位所衡量,千萬億字節(PB)將成為常見的度量單位。第二,數據種類呈現多樣化(Variety)。在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之后,數據種類開始呈現多樣化,除了傳統常見的結構化數據,以音頻、視頻為常見代表的非結構數據也呈幾何倍率批量產生。第三,數據的產生以及對其進行處理的時效性(Velocity)。在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之后,數據的產生速度大大提升,同時對其進行處理的周期也相應的被大大縮短。第四,有價值數據的密度降低(Value)。在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之后,數據量的突破性增長以及數據產生速率的提升,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數據冗余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會帶來價值,只會是整體數據中的一部分。第五,數據處理復雜(Complexity)。越來越多的應用涉及到大數據,大數據的數量、速度、多樣性等都呈現了大數據不斷增長的復雜性。
2.會計數據涵義及特征。大數據時代下物聯網上企業所能夠獲取并進行處理存儲的數據以非介質數據最為常見。這類數據能夠由感應器所直接感知,故而這類數據易于進行傳播。會計數據有其獨特的特性,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四個主要特性:第一,會計數據的無形性與粘性。大數據下會計數據難以由感應器所直接感知,其主要原因在于會計數據與業務數據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即所謂粘性。第二,第二,會計數據的存儲位置及其物理位置相分離。當前信息社會已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而在這一背景之下,會計數據的存儲位置并非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第三,數據獲取的便捷性。當前信息社會已正式邁入大數據時代,會計數據可由數據平臺亦或數據中心之上獲取,這就大大提高了數據獲取的便捷性,提高了會計數據的互聯共享程度,實現了會計數據的移動管理。在這一模式下,企業的會計人員不論身處何地均可以實現對會計信息的獲取與進一步加工,擺脫了時間與地域上的限制。第四,數據使用的有償性。大數據下會計數據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并非同一主體,會計信息的需求方需通過支付相應的費用來獲得會計信息的供給方所提供的服務。
三、大數據時代與財會行業關系概述
大數據作為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后產物,其主要是將大量的數據完成收集以及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完成處理以及探討,從而在數據分析當中獲得數據內在存在規律,提升現有工作效率的同時,進一步建設不必要的浪費。大數據技術的高效應用能夠提高財會工作的整體效率,也為財會行業帶來了諸多的挑戰。因此,為了更好的保證財會行業的長遠發展需加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四、大數據時代對財會發展帶來的影響
1.工作職能發生變化。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帶來,企業需完成數據庫,將企業經營過程當中的各種信息數據完成存儲,從而導致財會人員職能的轉變,有數據核算到信息管理的過渡,同時財會工作這需利用大數據完成管控。
2.明顯壓縮企業成本。傳統的成本會計主要依托于估算,而此過程中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從而導致管理職能無法發揮自身價值,并未對成本預測以及把控給予高度的重視。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若企業在經營過程需大量成本支出時,可通過云計算等方法對數據進行收集,并根據所獲得的數據完成成本的預測以及估算。
3.財會工作的范疇得以擴展。大數據背景下,財會工作更加的全面,相關工作人員不僅需對數據完成統計與管理,同時還需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多的意見,作為企業經營生產當中的關鍵構成環節,需加強財會工作的有效開展。需對企業技術研發以及人力管理提供數據完成考評,同時為財會工作人員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大數據時代給財會行業帶來的挑戰
1.數據收集和信息處理技術落后。在大數據時代非結構化數據的比重將大幅增加,傳統的會計系統對于這些數據的收集能力有限。同時,大數據會計信息來源復雜,格式多樣,對于數據的處理能力要求也相應提高,傳統的會計信息處理系統不能完全滿足數據處理要求,需要借助更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來應對海量數據。
2.數據安全存在隱患。大數據時代下,絕大部分的數據信息存儲于計算機系統中,會計信息的安全存在著諸多隱患,主要表現在:一是不可抗因素對系統的摧毀。二是網絡安全形勢嚴峻。三是數據易被修改
3.財會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大數據時代下,需要大量具備資本配置、決策支持、融資管理等能力的高級財會人員,能夠在大數據中挖掘到具有價值的信息以供決策,這需要不斷變革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
4.計數據處理的思維方式亟需轉變。轉變原有的抽樣方法,仍沿用“樣本”=“總體”是大數據分析的特征抽樣的方式就不合時宜,而應采用整體數據的分析方法。轉變過分強調數據精度的思維方式,轉變過分強調數據精度的思維方式。數據的相關性強于因果關系,大數據時代更加強調會計數據的相關性,借助相關關系來了解經濟事項,從而預測經濟事項的發展趨勢。
六、總結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選擇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整合數據的能力將不斷增強。在大數據背景下導致財會行業工作內容增多,擴展其工作面。面對新形勢,企業的會計工作必須及時進行創新才能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技術對企業的益處很多,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加強信息化技術建設,保證行業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需求以及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亮. 大數據時代對財會發展的影響分析[J]. 知識經濟, 2018(8).
[2] 劉興梧. 大數據時代對管理會計發展的影響分析[J]. 中國商論, 2015(16):51-53.
[3] 譚敏. 基于大數據分析企業財會工作的革新路徑[J]. 納稅, 2017(20):43-44.
[4] 李新華. 淺談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 通訊世界, 2013(11):60-61.
[5] 張漢東,劉闖,大數據時代會計面臨的挑戰與出路分析.中國市場,2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