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國煤機加工制造行業也逐漸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與此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本文主要針對目前我國煤機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應對策做了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煤機加工制造;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后,我國煤機加工制造行業加大了發展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更迭速度明顯加快,就現階段來看,我國煤機加工制造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改進措施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煤機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無序競爭,監管不力
我國煤機行業市場目前存在無序競爭的情況。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其沒有從企業和市場的角度出發進行管理,而是從自身角度考慮,導致重復投資的現象頻繁出現。無序的市場競爭造成了資源的過度消耗與浪費,很多企業為了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而采取多種手段進行產品營銷,這又進一步導致了價格的競爭日益激烈,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采取降低產品質量的方法。雖然采用這種方法可以使煤機產業在短期內獲益,但是卻不利于其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二)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
在煤機產品制造企業中,既有大中型企業,也有小型企業,基本都是股份制公司[1]。不論是私人企業還是國有企業,其在生產經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企業沒有制定科學的、完善的管理體制,在實際生產運營過程中,因為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與約束,導致各種問題頻發,各部門之間不能實現良好的合作與溝通。另外,在部分企業中,還存在認證、管理兩層皮現象[1],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中寫的和實際工作中做的完全是兩碼事。有的企業在供應、生產、檢驗、銷售部門執行質量管理體系,在人力資源方面不執行質量管理體系[2]。例如,有的企業在選拔管理人員時沒有嚴格考察參選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導致很多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無法進入管理崗位,進而導致企業的管理效率低下,企業競爭力得不到提高。
(三)人才流失
20世紀末21世紀初是我國煤炭企業發展的瓶頸期,與此同時,煤機加工制造行業的發展也隨之受到影響。很多企業都出現了拖欠工資的現象。雖然近兩年煤炭企業的發展有所好轉,但是在煤機加工制造行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人才方面,很多企業都出現了人才斷檔脫節的現象。在新時期,企業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了人才競爭,因此企業的人才流失非常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四)生產裝備落后,配件質量低
很多煤機生產制造行業的生產裝備都比較落后陳舊,只有少部分先進的加工檢驗設備,有些生產設備因為長時間使用而變得老化,設備故障頻發。還有一些配件例如軸承、電控裝置等質量較差,根本無法適應煤礦嚴酷的自然環境,導致大型設備無法正常工作。應用這些陳舊的生產設備進行生產,一方面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影響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給企業和工人造成巨大的損失,制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科研力量薄弱,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大部分煤機產業應用的生產技術都來源于國外,沒有自己的技術,缺乏創新。即使有部分企業開展了科學技術研究,并向國外先進個煤機產業進行學習,但是其在實際應用中仍然以模仿為主,并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也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導致其競爭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六)生產工藝和檢測手段落后
我國的煤機產業的生產批量相對較小,這導致很多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都會使用傳統的生產工藝,并且檢測手段非常落后,而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采煤機械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的生產工藝和檢測手段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與精度,產品的性能得不到有效保證,其生產與社會發展不相匹配。
(七)企業轉制緩慢
受到傳統經營管理理念的影響,我國很多煤機加工制造企業在企業管理上還存在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以至于企業在轉型和改革方面速度非常緩慢。然而當今的社會發展是非常迅猛的,人們對煤礦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造成了煤機加工制造企業的生產與社會發展不匹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很多小型企業對企業的轉型與改革都不夠重視,調控不及時,企業無法迅速轉制,將會更快造成煤機市場經營低效、甚至虧損運營的局面[3],將難以保障煤炭工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
二、增強煤機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對策
(一)強化煤機制造安全生產管理
不論是什么企業,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前提是能夠保證生產與運行的安全性,因此,煤機制造企業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每一位員工都應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同時企業應當完善內部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完善“問責制”,明確崗位職責,已確保出現安全生產事故時有責任人可追究,這既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又是企業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證。
(二)加強基礎設施創新及人才隊伍建設
創新基礎設施起到的作用好比一棟高樓的地基,只有夯實地基,才能支撐起全部。對于煤機加工制造企業來說,應當在人才招聘以及人才分配上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選擇專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人進行企業,同時對于在職員工應定期組織其參與培訓。企業還可以加大與高校的合作,多渠道引進高素質人才和采用高校深造、項目培訓等各種方法,有重點地培養企業急需的一流人才。
(三)定期維修、更換陳舊設備
當生產設備出現故障時,如果不能及時對其進行維修,一方面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還很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耽誤生產進度。因此,煤機生產加工制造企業應當派專門的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與維修,同時要及時更換陳舊的設備。對于電氣設備來說,應確保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防止設備出現漏電等情況。
(四)提升現代化制造加工水平
先進的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技術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還可以減少勞動力,減少成本支出,因此,煤機加工制造企業應當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裝備,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生產流程,使企業的生產盡可能智能化。通過提高企業的硬件設施水平,提高企業設備的可靠性,來減少與國外先進裝備的差距,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內部協同創新,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內外部信息要在企業內部包括各子公司間有效的傳遞與反饋,并快速轉化為研發層面的決策,這就意味著企業要想使決策有效,就需要加強各子公司之間的溝通,開設有效的溝通渠道,以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保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煤機加工制造行業來說,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企業設備與人才的創新,加強企業間的溝通,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申寶宏,雷毅,劉見中,宋雪飛.煤炭機械裝備國內外技術現狀及發展展望[J].煤礦開采,2015,01:1-4.
[2]張林,孟慶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機產業應對與戰略調整[J].煤炭經濟研究,2016,36(10):46-50.
[3]董紅燕.關于煤機市場的競爭態勢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3):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