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蓮英 利百佳
【摘 要】南沙港是連接珠三角兩岸城市群的樞紐性節點。本文將從南沙自貿區的區域、人才與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南沙自貿區航運物流的發展。
【關鍵詞】南沙自貿區;航運物流;區域;人才與政府政策
一、南沙自貿區的背景
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性特區。我國的自由貿易區是政府全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動,這一舉動的核心旨在營造一個具有充分國際競爭力的商業環境,以適應現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2017年2月27日,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馬興瑞到廣州南沙進行關于經濟自貿區建設的調研,致力把南沙自貿區打造成為廣東對外開放的高水平門戶樞紐。發展門戶樞紐功能將促使南沙更好地發展航運物流,推動南沙物流行業發展,引領全省新一輪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商業資源入駐,促進物流業服務升級,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
二、南沙自貿區的航運物流分析
(一)南沙自貿區的地理位置
南沙區位于廣州市的最南端,同時也是珠江虎門水道西岸,它是西江、北江、東江的匯聚之處。它的東邊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佛山市順德鎮、中山市相接壤;南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而伶仃洋兩端則連接著珠海市與深圳市;北面以沙灣水道為界,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水相望。此外,南沙區地處珠江的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連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樞紐,也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此處距香港38海里、澳門41海里。
(二)南沙自貿區發展航運物流的優勢
廣州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樞紐,而南沙區作為廣州的出海口和主要港口,待開發土地豐富,可以預見南沙自貿區將在“一帶一路”中扮演一個重要的樞紐角色。
南沙港是廣州港最大的港區,三面環水,自身有深水港且水路暢通,方圓100公里以內覆蓋整個珠三角城市群,是連接珠三角兩岸城市群的樞紐性節點。
廣州南沙開發區口岸工作辦公室稱,自2015年南沙自貿區建立以來,南沙區政府加快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的主要承載區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等設施建設,國際大港的雛形已初步展露。目前南沙港已開通177條班輪航線,其中包括了85條通達全球各地的國際班輪航線、32條內貿航線和60條“穿梭巴士”支線,同時還在泛珠三角區域建成了33個無水港。僅一年時間,即2016年時,南沙港吞吐量就達到了1273萬標準箱,單一港區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十二。
航運物流企業聞風而動,迅速集聚于此,落戶于此的航運物流企業有4638家,2017年又新增了1548家。廣州航交所、航運產業基金公司等駐扎于此,初步建成了航運金融服務體系,為南沙航運物流服務業這座高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迅猛發展的新業態也在不斷為這座高塔添磚加瓦。供應鏈的日益完善將使南沙區未來的航運物流發展更順暢。而眾多航運物流企業匯集于此,使得南沙港在航運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設施設備日益完善,南沙區的航運物流市場體系日益完善,航運物流愈發得到重視。
三、南沙自貿區航運物流的人才與政府政策
(一)航運物流領域的人才及資源現狀
一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及發展離不開人才匯集、資源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開發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和工業區迅速向外擴展,區域內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漸趨復雜,人才、資源變得更加緊缺。
從市場的角度看,全球國際貿易總運量中有70%以上都是通過海運完成的,而在我國則達到了90%。根據WTO的統計報告,2017年全球貿易量增長了4.7%。全球貿易量擴大,航運市場的人才需求也必然更加旺盛。另一方面,2017年至今,全球航運業進一步觸底回升,市場整體復蘇,對人才的需求也在回暖。
當視線放在廣州時,我們了解到:2015年廣州從業人員約811萬人,其中,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約461萬人,但是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從業員僅有45萬人,只占從業人員總量的5.54%,航運業的從業人員更是鳳毛麟角。尤其南沙港三面環水,其海運需求量將會隨著自貿區發展而日漸增加,對航運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
(二)政府政策
只有精準有力的政府政策,才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1.人才吸引政策
2017年10月13日,廣州市南沙區發改局發布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發展扶持辦法》。《辦法》中的第十五條特設立“人才獎”,對年度稅后薪金30萬元以上的人才,按照其個人經濟貢獻40%比例給予特殊人才獎勵,獎金上不封頂。同時,針對外籍人才,除享受特殊人才獎勵外,還可在企業經營貢獻獎中獲得高管人才獎。兩項獎勵總額最高為其個人經濟貢獻的100%。
政府頒布政策引入人才,可以說是一道色彩醒目的風向標,牽引著靈敏的市場嗅覺。當地的人才市場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廣東省內針對南沙航運物流行業的各個航運人才市場公司應運而生。人才市場運用互聯網+技術,將以船員、航運專業人才、船員服務公司、船東企業、港航企業、培訓機構、行業行政主管機構為服務對象,吸引和集聚航運管理、金融、保險、經紀、法律及信息咨詢等復合型航運人才,打造高端航運人才培訓、人才獵頭、船舶管理為一體的國際航運中心專業人才服務平臺。相信廣州航運物流人才市場在這股東風的吹拂之下也會日漸成熟起來。
2.“多證聯辦”智能化
為提升新區和自貿試驗區企業注冊便利性,從11月9日起,企業設立登記“一口受理”服務迎來全面升級,升級后的“一口受理”擴展了聯辦業務范圍,從原來的十三證三章增加為二十證六章。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一鍵導航”企業需要辦理的全部審批事項,實現“一表登記”,實行橫向跨部門、縱向跨行業的“分類選辦、智能導辦、全程通辦、多證聯辦”,促進企業運營高效化、便利化、智能化,為物流企業節省了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優化了南沙自貿區的航運物流服務。
3.經營貢獻獎勵
南沙政府對于注冊在廣州南沙區內,從事航運物流且年盈利超過500萬元的企業給予獎勵。公司入駐的前三年給予95%的獎勵,第四年、五年給予50%的獎勵。充分調動航運物流企業入駐南沙的積極性。
4.物流補貼
南沙政府對年度代理經南沙港進出口外貿重箱超過2000標準箱的貨代公司給予獎勵。其中,進口外貿重箱、出口外貿重箱按每TEU分別給予10元、50元的獎勵,對在南沙集拼且外貿數據統計在南沙的外貿出口重箱,每TEU給予100元的獎勵。推動南沙港物流周轉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傳真;《政府人才政策對地區人力資本存量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09
[2]呂昳苗;王紅春;肖蓮英;《“一帶一路”背景下大數據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以南沙自貿區為例》;[J]《《物流技術》2018-08
[3]馬娟;《廣州南沙自貿區對物流業的影響》;[J]《電子商務》2016-05
[4]肖蓮英、方睿.南沙港航運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優勢分析[J].鋒繪.2018-06
[5]肖蓮英.徐真真.珠三角區域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營銷.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