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摘 要】大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僅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財富觀,對國家的未來發展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當前我國大學生的財富觀現狀卻令人堪憂,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本文主要針對大學生財富觀的現狀,分析當代大學生財富觀扭曲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財富觀;原因;對策
據2016年大學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1/3以上的大學生生活費不夠花,1/3以上的大學生生會使用校園貸等金融機構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高校已成為金融詐騙的重災區”。除此之外,有關“大學生裸貸”、”高利貸”、“大學生誤入傳銷”等新聞的報道,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大學生亟待彌補正確的財富觀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只有培養出理性追求財富、合理支配財富、能夠規避金融風險、具備獨立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才,才能有利于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一、影響當代大學生財富觀的因素
(一)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生活不僅擺脫了貧窮、實現了溫飽、還奔向了小康,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然而由于受西方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人們的財富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安貧樂道”、“不敢談錢”,到“金錢萬能論”、“一切向錢看”,催生了像坑蒙拐騙、貪污腐敗、欺詐失信、比排場比闊氣等不良社會行為。這些丑陋的財富觀不僅給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也深深的毒害到了廣大的大學生,比如部分大學生盲目攀比,崇尚名牌,有的幻想一夜暴富,急功近利,擴大了財富在人生中的作用,成為金錢的奴隸。
(二)與財富有關的教育十分缺乏
在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財富觀多以義利之辯反應出來,從“重義輕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到“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1],人們更多的是把道德和規范凌駕于物質和利益之上,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的影響著人們的財富觀,以至于人們很少在公眾場合過多的談及金錢和財富。直到今天,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也很少涉及與財富有關的課程,除個別大學開設了財富選修課,大部分同學在十幾年的求學過程中幾乎接觸不到與財富有關的知識,財富教育的缺失也是當今大學生財富觀扭曲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隨著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追求也隨之提升。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愛越來越物質化,比如別人家的孩子有的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有,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甚至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去寵愛、溺愛孩子。如此一來,家長的給予就成了孩子所認為的理所當然,不僅不知掙錢不易,還不懂感恩和回報。還有的家長自身成長不夠,愛慕虛榮、炫富笑貧等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長期耳濡目染,漸積成習,扭曲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扎根生長。
二、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
大學是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社會風氣、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社會上一些負面新聞和不良信息的影響和毒害,政府要大力加強對網絡輿論和新媒體的的監督和引導,少一些娛樂新聞的報道,對一些毫無意義的靠明星嘩眾取寵的綜藝節目也要及時叫停,多一些為國忍辱負重的英雄事跡的贊歌,多一些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朗讀者”等有影響力的節目,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唯有如此,大學生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才能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才能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和擔當。
(二)高校要高度重視、科學引導
1.開設與財富有關的課程
最近幾年因校園貸、裸貸而發生的悲劇,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關的知識貯備。各高校可以嘗設通識課程的建設,增加一些財經方面的通識課程。比如經濟概論、金融常識、證券投資與管理、管理學等等,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了解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和經濟規律,學會理財、合理支配金錢,規避金融和投資風險,能夠正確看待財富,既不能幻想一夜暴富,也不能做沖動的“月光族”,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最終達到學生“財商”教育的目的。
2、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一門以培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及法律觀,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一門課程,作為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容的財富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要發揮主渠道的作用,將財富觀教育滲透到思政課課程體系中。
第一:要以馬克思的社會財富觀為理論依據,梳理國內外不同的財富理論觀點,從理論上彌補大學生對財富課認知缺乏的現狀,能夠根據我國發展的現狀選擇馬克思的社會財富觀。財富觀理論的講述可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綱要》三門課程中的有關章節結合起來[2]。
第二:要理論聯系實際,結合當今社會現象尤其是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領會財富的本質和精神,糾正錯誤的財富認知,學會靠自身的努力追求財富、理性支配財富,樹立正確的財富觀。這部分內容的講述可以主要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兩門課程上呈現出來。
3.發揮高校輔導員的引導作用
高校輔導員是跟學生最親密接觸的人,往往能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早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針對學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有效引導和教育。比如針對貧困學生,要教育學生學會不卑不亢,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幫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擺正心態,實現自身價值;對于家境富裕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學會擔當,依靠自身的奮斗去理解人生的意義,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工作要更加細致和耐心,既要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和班會的時間進行集中指導,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三)家長要積極參與引導
一個人的財富觀往往是在家庭和環境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對于離開父母的大學生,家長可以把生活費用作為培養大學生財商教育的第一堂課。家長要結合大學所在地的消費水平,合理生活費用,采取明緊暗收,明規則暗補貼的方法,讓孩子既能合理的安排生活,又不會受到外面的誘惑,樹立起理性的消費觀和勤儉節約的生活理念。同時要隨時關注孩子的消費情況,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消費開支或者找各種理由索要生活費用,要謹防校園貸或傳銷等悲劇的發生,配合老師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當然家長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是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財富觀。
三、結束語
大學生擔負著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針對當前大學生財富觀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家長、社會、高校要高度重視并應聯手從不同角度對大學生展開正面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財富觀、努力追求合法財富、理性支配財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駿.影響大學生財富觀教育的因素及對策探析[J]《大家》,2010(10).174-174
[2]徐蕾. 當代大學生財富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社科縱橫》, 2011(01).1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