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敏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建設,而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就是教師的專業化問題。一方面我們應該促進教師隊伍知識結構的專業化,使教師更懂行、更稱職;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強教師隊伍能力結構的專業化建設,更加關注教師的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3-000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0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創新創業教師的專業化,主要是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專業化,既要關注他們的合適與勝任,也要關注他們的提高與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采取一系列機制,做法,探索一系列方式、模式,緊緊圍繞專業化的目標,使創新創業教師更懂行、更稱職、更專注、更優秀。
一、使教師更懂行——從認識、觀念入手
首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培養廣大學生應用的觀念、實踐的觀念、創新的觀念,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必須改革教學方法,調整評價體系,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矛盾,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其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國家需求,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該承認,高等教育還存在很多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所以,創新創業教師要立足大局,著眼長遠,從提高高等教育的適應性、增強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從理念突破,觀念轉變、內容改革、方法創新等方面著手,使創新創業教育為整個的高等教育改革引航領路。
再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大學生能力全面提升,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以創新為引領,實踐為基礎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人、塑造人、引領人方面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接觸社會,參加實踐,提高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力,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就要教師的全面發展,要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創業的陪伴者,人生的引路人。
二、使教師更稱職——從專業、能力入手
首先是專業問題,創新創業是一個新興學科,也是一個交叉學科,教師除了應具有專業能力與背景之外,還應該具備創新創業的專業知識。第一是商業模式的知識,創業過程就是商業模式的實踐過程。泰莫斯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包括產品、服務和信息流的體系,涉及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創新創業教師應該對商業模式及其要素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要素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有比較清晰的認識,才可能對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提出明確而有效的建議,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關于商業模式的知識,啟發學生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更多探索。第二是市場營銷的知識,創業離不開經營,經營離不開市場,利用市場經營就是營銷。大學生創業不管是生產產品還是銷售服務,都是一個營銷過程。創新創業教師要用全新的營銷理念啟迪學生,用創新的營銷模式引導學生,因此,具備市場營銷知識是創新創業教師適應和勝任的前提。第三是政策法律知識,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大學生創新創業應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嚴格依法經營管理,作為創新創業教師,有責任向學生灌輸遵紀守法,依法經營的理念。對各種政策的精準把握和解讀也是創新創業教師的基本功,具備政策法律知識是創新創業教師的必備素質。第四是人際關系知識。大學生創新創業無論是企業的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的市場開拓,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所以,向學生傳授人際交流的技巧,介紹溝通的方法、禮儀與規范,避免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少受挫折,這也是創新創業教師的一份責任。
其次是能力問題。在創新創業教師眾多的能力因素中,創新、實踐、協調三種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創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是決定一個教師是否稱職,能否勝任的關鍵。首先,必須擁有創新思維,既能遵循規律,又敢于異想天開,既尊重權威,又敢于懷疑。其次,必須具有創新能力,有迎接挑戰的勇氣和信心,敢于實踐的魄力和擔當,鼓勵、引導、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再次,曾經有過創新嘗試。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體會創新創業的艱辛。創新創業教師有創新創業的體驗,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指導性,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將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概率。第二,實踐能力是基礎能力,包括規劃實踐路徑、設計實踐方案、指導實踐過程等。根據創新創業的條件和基礎,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加強對大學生實踐過程的指導,讓大學生在整個創新創業過程中心中踏實、有底。第三,協調能力是基本技巧和方法。大學生創業需要協調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作為教師有責任把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面對社會環境和人際關系不至于束手無策。
三、使教師更專注——從態度、精力入手
創新創業教師的專業化,還必須安心、專注。首先,要有一支安心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要從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要求出發,建設一支數量充足,能力全面,素質過硬的專業隊伍,“專職教師專注化”。其次,兼職創新創業教師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擅長領域和兼職的時間安排承擔創新創業教育教學任務,“兼職教師專門化”。第三,還必須有一批具有教育熱情的企業家、專家、創業者,他們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咨詢者、引路人,學校應該把他們納入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范疇統一規劃和管理,“專家名師專業化”。
必須圍繞教師關心的熱點、重點,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管用的、長遠的體制機制,引導和激勵教師專注于創新創業教育。一是自愿公平的選拔機制,面向全校公開選拔有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意愿,并且有能力的教師充實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二是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機制,鼓勵教師主動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新問題、新熱點、新模式、新方法,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鼓勵教師完善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三是交流融合的共享機制,要從創新創業是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和謀劃,建立起學校內部、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在創新創業師資方面交流、融合的共享平臺,形成學校、企業、政府、社會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良性發展的合力。四是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對創新創業教師要高看一眼,厚愛一籌,在職稱晉升、項目申報等方面實行“單獨計劃、單獨評審”,進修培訓采取專門安排,待遇分配采取傾斜政策。五是創新的評價機制,建立一套關于創新創業教師的評價體系,從能力構成、影響因子,發展前景等方面客觀評價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六是交流與提高的支撐機制,建立創新創業教師定期交流制度,搭建交流平臺,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只有這樣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才會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四、使教師更優秀——從拓展、發展入手
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與影響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素質與水平,要保持創新創業教師嚴謹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激情、旺盛的工作活力和不斷提升的職業能力,就必須注重教師的素質拓展,能力發展、事業開展,必須把教師的培養培訓,發展提高擺在突出的位置。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場深刻的理念與實踐的變革,這場變革的關鍵就是教師的轉型,改革的重點在教師,難點在教師,出路也在教師。
首先,要緊跟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創新創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緊跟學科變化的大趨勢,主動對接和了解國內外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在實踐中學習,借鑒、應用和發展,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路子,摸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方法,要善于歸納和提煉,善于學習和借鑒,總結和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案例。打破條條框框束縛,讓創新創業教育真正成為有新意,有創見的教育,成為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驅動力。
第二,要打開教師的觀察視野。教師的視野取決于他的見識。創新創業教師從事的是開創性、啟迪性的工作,一定要有寬廣的視野,敏銳的目光。一是要有寬廣的思路,作為創新創業教師,思路清晰、敏捷十分重要,它決定教師的條理,因而也決定教師的事業成敗。二是要有廣闊的事業,創新創業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著眼未來,立足長遠的事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成長規律出發,從教育的本質要求出發,使自己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三是要有敏銳的眼光,關注細節,抓住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循循誘導,耐心指導,使學生接受實踐指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啟迪。
第三,保持積極的心態。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心態的教育,只有樂觀積極,奮發向上的人,才能敢于迎接挑戰。積極的心態反映人的精神,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魂”。創新創業教師應該用這種精神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從而使之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內生動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學校全面重視,專門關注。要牢固樹立教師是創新創業教育第一資源的理念,扎實抓好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體制機制建設,落實隊伍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抓好抓實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使師資隊伍建設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可靠保障,開創創新創業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