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現代行政事業單位的良好有序運營,缺少不了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但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問題上還存在著許多漏洞。積極分析這些漏洞,并找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現存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并進一步探討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途徑。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問題? 對策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事業單位為了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進行經營運作,保證單位信息披露的真實有效性,在保證組織資金安全性的基礎上,促進事業單位經營組織管理的有效運行,需要建立一個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的管理機制,并由管理層及單位員工共同監督,整個過程即內部控制機制。因而內部控制實施效率對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和社會效率都具有深遠影響,通常被作為現代經營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現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內部控制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又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常常對國家利益及財政資金等產生惡劣影響。
在開放透明的網絡信息時代,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對于避免見利忘義的貪污腐敗行為,切實保障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則更應予以重視。筆者嘗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解決目前存在的內控難題的措施。
一、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中具有的主要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比較淡薄,內控意識不足
目前在許多行政事業單位中內部組織人員對單位的內部控制既缺乏認識也不夠重視,有些相關負責人員在使用財政資金時,存在著資金由政府撥付,只要在預算范圍內取用即萬事大吉的誤區,這種誤區往往使得他們在資金使用上產生疏漏與風險。還有一些人員認為單位的財務問題完全是由組織的財務會計等部門管理與處置,其他人無需過問,這表明他們從觀念上就忽視了內部控制的問題。由于上述原因,我國目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上出現重大問題。
(二)內控制度不完善,控制措施有待加強
有效的內部控制應以一系列相輔相成的工作環節為核心,但事實上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缺乏清晰明確的系統性制度規則,致使相關負責人員在處置資金等的財務問題上無規可循,他們只會在缺乏監督及問責制度的環境下憑個人感覺與經驗對財務問題給與處理,因缺乏嚴謹規范的管理而導致單位財務風險加大。還有些單位雖然建立了一定的財務管理及人員管控制度,但由于執行力度及監督強度不夠強,導致內部控制規章形同虛設,相關人員仍然存在不遵守規章、不規避風險等操作方面的問題。
(三)資產不實,資產家底不清
資產作為事業單位經營工作的血液和單位長久存在的主要依據,更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點對象,在內部控制制度中處于核心地位。目前,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沒能做到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行政單位的賬目存在虛造問題,賬外資產比重逐漸增加,再加上內部資產的轉移、變更等相關事項手續缺失,財產盤點工作未能持續有效進行等等,單位的財務管理早已一片狼藉,給事業單位集聚了極大風險。資產不實產生了脫離實際的會計核算,而虛假的會計核算又給單位內部風險控制蒙上了一層陰影,大大提高了組織管理的難度。
(四)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我國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在內容上更加充實,進一步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這就對我國會計人員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有專業知識技能的專業財務人員,財務事務通常由會計基礎知識儲備不足的辦公室員工進行。因為他們所掌握的財務知識和專業技能不足,對違反財務法規的行為無法做到準確識別,辦理業務的能力及素質不夠高。由于非專業的財務人員,這些行政單位的財務工作往往效率低下,內部控制制度執行起來也打了折扣。
(五)內部審計與監督體系不夠健全
現在我國很多的事業單位都組建了屬于自己的內部審計機構,不過因為有一部分財務工作者的專業度不高,業務素質低下等問題,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及獨立性相對來說還是不足。因此審計部門事業雖然是單位的重要監督機構,監督工作的執行范圍仍受到局限,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的缺乏及時有效的考查,這也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與內控機制的合理運行受到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二、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會計資料質量的重要保證
內部控制制度在業務程序及責任分工上均作了相關規定,會計信息的傳遞更加可靠,以有效預防錯誤與遺漏的發生,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有效性。某些行政事業單位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人員對保證信息資料真實性的重視度不足,在實施財務工作中的信息傳遞時,往往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違背事實,從而產生巨大的操作風險。所以,合理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具有可信度的會計信息的重要保證。
(二)確保財政資金安全的需要
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資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政府的財政撥款。有效的對事業單位的資金完成管理和合理的應用工作,依法完成理財任務,是行政單位進行長久發展的基礎。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使單位相關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規范監督其會計行為,使其更加合理科學地進行財務管理,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財政資金不必要的損失,將徇私舞弊、貪污公款等經濟犯罪扼殺在搖籃中,切實保障政府撥款可以用在事業單位運營管理中,提高政府資金的安全效率。
(三)依法理財的重要內容
為了完善單位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會計有關信息的可信度,進一步的完成會計內部監督工作,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各單位需要根據《會計法》的有內容,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法》為強化會計制度的變革,推動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成功建立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據與保障。而且,根據國家制訂安排的有關財經法律,都對行政單位作出了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明確要求,各行政單位必須在法律范圍構建與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從而提高對自身的管理監督能力。
三、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手段和方針
(一)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按照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要求,單位負責人需要對財務會計報告的可靠與完整性負責,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完整科學也應由負責人員予以保證。因此單位負責人自己的理念對內控工作的進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領導的內部控制知識培訓,使其真正明白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可或缺性,同時在之后工作過程中主動增強內部控制意識,提升內控工作的效率。然后,行政單位需要明確部門里人員的任務分工,加強責任人員的培訓與教育,為組織建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和內部控制任務的成功完成,事業單位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系統。因為行政事業單位所用資金的獨特性,所以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自然也比較特殊。涉及收支、預算、賬戶等的一系列會計財務活動,均應配備一套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健全事業單位目前的會計制度的時候,也要確立真正可靠的內控制度,進而強化關于重要部門的監督與管控,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
(三)有效的健全部門預算制度,增強預算控制
健全預算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確定部門預算的時候,必須要在整體進行財政預算的同時,將預算工作更加細化。確定不同資金的來源和用途,把專項資金用處確定到實際的項目上,預防過度使用預算的情況出現。二是在執行部門預算的時候,需要把單位預算總計和不同部門的預算進行合理的管理,完成規范合理的預算系統,并對預算的執行工作進行嚴格核查,強化各單位預算意識,并在出現突發情形時對單位預算完成合理的調整。
(四)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員工的培訓,提升整體素養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對各個環節的事實與監督工作均提出了嚴格要求,這突出強調了內控人員的專業素質、內控意識、法制理念與職業道德水平的不可忽視性。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者必須在不斷進行專業學習的時候,積極健全自己的知識體系,主動承擔內部控制的責任。不同的財政部門對內控員工的培訓也不應放松,要不斷提高內控人員的綜合素養,使其更加適應內部控制工作環境。
(五)強化內部審計與監督體系,健全單位內部控制體制
行政事業單位不只是需要設立審計部門,配備內部審計人員,還應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與財務及其他管理部門的業務分離,切實保障其獨立性。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及內控工作的主導部門,審計工作是其完善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在健全并實施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時,要使財政與審計兩大部門獨立、高效地分別運營,并強化關于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監督和考察力度,這樣有助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制更加健全。
參考文獻:
[1]王麗梅.有關行政單位低值易耗品支出項目內部控制工作的思考[J].中國化工貿易,2012,4(1):255-256.
[2]郭育梅.行政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解決路徑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8):33-34.
[3]張啟健.推進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規范[J].當代經濟,2015,17.
[4]曹武.淺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J].中國經貿,2017,16.
[5]盧海娜.建立基層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做好財務管理工作[J].科學與財富,2016,(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