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結云
摘 要:目前,在我國的事業單位內部出現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來源于內部控制不規范,很多工作人員在自己所在單位中存在管理事宜不合理的現象,由于在管理方面的工作產生了很多漏洞,加之單位內部控制不夠規范化,致使整個的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不高。本文針對我國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如何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的措施,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帶來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規范化
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現狀
(一)單位員工自身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不夠規范,大多數因為工作人員的意識問題,內部控制這個概念非常抽象,一些人害怕自己的權力被控制。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是被人羨慕的,而身處這個優勢之中,他們的工作熱情更是高漲,面對領導布置的任務總是能積極完成,專業能力也越來越高,但是他們忘記了,在行政事業單位之中,最繁瑣的工作不僅僅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是需要管理人員方面的各項事務,因此,提高單位員工自身的內部控制意識,是進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化的關鍵。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要想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就必須要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清晰每項業務中存在的風險點、讓內部控制制度貫徹于所有單位業務的辦事流程。而現實的情況各單位有粗線條的內部控制制度,但辦事過程中,一般以領導意見為主以慣性辦事方式為主,并沒嚴格遵照內部控制制度來執行。沒有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容易讓單位事務缺乏管理和監控,可能導致產生廉潔風險和經濟風險。其次將各個部門的紀律與監管制度逐漸完善,在將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以后,可以有效的解決事業單位內部存在的標準缺乏、制度模糊等問題。
(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不到位
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的現狀,就存在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問題。這些工作人員對于自身要求不夠嚴格,對待工作更是敷衍了事,也有一部分人自身能力存在問題,對于自己的各項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事業單位實現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因此,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意識是很重要的一點。
二、如何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
(一)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要想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首先就要健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以此保證單位內部各項工作合理有序的進行,同時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單位需建立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建立起財務、政府采購、基建、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等部門或崗位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建立內部控制的工作機制,建立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的機制,建立健全會議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等。同時,要定期進行內部控制的檢查,通過檢查審視工作中存在疏忽和不足,改進和完善內控控制制度。其次,要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對于關鍵崗位應實行輪崗機制或采取替代控制措施,防止舞弊的情況發生。一個好的單位離不開管理體系的約束,這也是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化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
(二)提升內部工作人員的自我控制意識
需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強培訓,讓每個工作人員都了解內部控制制度、熟悉在制度下進行工作的程序,讓工作人員明白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如不按制度執行會產生的風險和個人的責任。只有每一個人都提升了自我控制意識,才有助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化的實現。
(三)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工作熱情
很多情況下,因為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不強致使整個單位的工作效率下降,所以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對于那些確實本身存在問題的人,可以集中組織培訓,在提升其專業水平的同時,提升整個單位公共服務的效率與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主要要從健全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提升員工的自我控制意識、加強員工工作能力這些方面入手。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化是為了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從一定程度上提供升了工作人員的職業專注度和職業道德,使其更好的服務于大眾,這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薄新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化實施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4(Z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