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美
摘? 要:學困生形成原因復雜。在實施數學教學過程中怎樣與學困生高效率地心靈互動,徹底幫助學困生,讓他們不再成為師生眼中的“學困生”?它直接影響到一個學校的學風和校風,關系到每個學生的命運和前途,所以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教學;學困生;轉化措施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吹響了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號角,擺在教師面前的最棘手是差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措施
“學困生”就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相對城市農村的學困生要多一些。在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在我多年教學中,一直給予班級的學困生更多地關注與重視。如何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如何轉化農村數學學困生呢?我想就此問題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學困生的成因
形成學困生的因素很多,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學校的,還有教師的,也有個人的等等。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縮影,這與家庭所處的社會關系相關,學困生的玩伴是鄰居家的孩子,鄰居家的孩子認真學,他也認真學,鄰居家的孩子貪玩,他也貪玩。學困生的家長是他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言行舉止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還有學困生個體之間也存在不同的差異,加上數學課上,班級人數眾多,很難有空余時間兼顧他們,久而久之,數學知識的漏洞越來越多,以后的數學教學中這部分學生完成學習目標越來越困難,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些影響,使這些學困生想學而怕學、不敢學。了解了每個學困生成因,才能很好的做好學困生的轉化。
二、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相適應的措施
1.加強感情投入,融洽師生關系
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喜歡他所教的課程。在教學中時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對很容易的題目也不會做的情況,特別是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我時刻告誡自己千萬要克服急躁情緒,不要流露出任何不耐煩,更不能挖苦。
2.鍛煉學困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中,設置一定的困難,有意識地磨煉學生的意志。設計的提問或練習,要有一定的梯度和跨度,鼓勵學生不畏困難,知難而進,定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讓學生學會用意志排除不良情緒(如恐懼慌張、挫折感、悲觀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擾,強迫自己保持平靜的心境面對數學學習。
3.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數學的習慣
(1)培養學困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具備認真的學習態度。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使學困生養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要從根本入手,要重點培養學困生良好計算習慣和認真的學習態度,這可以大大減少他們計算中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提高計算教學的質量。
(2)培養學困生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獨立思考的習慣。上課聽課時要求上課聚精會神地聽講,積極動腦,積極發言,教師要針對學困生不善于積極思考,思維片面性、單向的特點,注意精心創設思維情境,通過揭示解決問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聯想、轉換、歸納等能力,也可以通過揭示知識間聯系,來掌握思考方法,還可以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等來訓練他們,以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古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習環境對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影響他們的日常學習習慣。在熱愛學習的班集體中,學困生就會被濃厚的學習氛圍所感染,特別是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當他們發現周圍的很多同學都在很認真地學習時,他們就會潛移默化,慢慢地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老師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在班級中建立學習互助小組,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子”,這樣學優生可以隨時幫助輔導學困生,而學困生也可以隨時請教學優生,從而激發全體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探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所以,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師,要善于組織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
四、發揮同伴和家庭的良性影響作用
要成功轉化數學學困生,除了依靠教師的力量,還應努力挖掘各種有利因素。如充分發揮學生同伴、家庭的作用,共同促進學困生的成長。在班上培訓幾名數學尖子生作為學習互助組的核心成員,讓班上所有同學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向他們請教和討論,并讓這些同學特別關照這些學困生,在需要時給予熱情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學困生選擇同桌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中應設法統一認識,以積極的、接納的、寬容的心態與學困生相處,幫助其建立自尊、增強自信,發揮學困生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有利影響,群策群力,共同促進學困生的發展。每個人都蘊含著一種巨大潛能,作為老師,應該給予學困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使他們充分展示自身的價值,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加和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新課程背景下對學困生的轉化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工作,持之以恒,讓每個學困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信心,鍛煉他們的意志,努力為每個學困生創設不同的“最近發展區”,使每個學困生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相信他們就會很快地走出困境的。教師要成為他們的良師,更要成為他們的益友。教學還在繼續,研究還在繼續,責任還在繼續,我們努力也在繼續。
參考文獻
[1]朱曉瓊.淺談差生形成原因及轉差措施[J].江蘇教育研究,2014(02).
[2]張琴.淺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