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
摘? 要: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中,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的“高效課堂”給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從技術支撐高效課堂的實施方面以交互式白板為例,以“高效課堂”的本質為基礎,對高效課堂要完成的4個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評的方式、發展的方式進行了深入剖析,并且對基于交互式白板技術支撐高效課堂的實施模式進行了詮釋。
關鍵詞:高效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模式;信息技術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高效課堂
有學者認為高效課堂是對應于傳統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而言的,它屬于“有效教學范疇,只不過是較好地補充了有效教學所不具有的指向的準確性”,它立足于“課堂”,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低耗高效”,進而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據此還列出了高效課堂的特點、中心、基本點等22條特征。教師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
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是高效課堂實施的一個典型例子,類似這種土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這些模式都是基于同一種教育理念,就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筆者在深入分析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后總結其具有如下特點:①日常資源:教室里張貼記錄有學生學習目標的學生檔案;每個學生的課桌上都有一個計劃本——成長日記;②學習方式:學習小組建立有特色,各學習小組有名稱、活動口號、組徽、組牌、組旗,成員分成A、B、C三個層次,各有分工;③學習資源:教師在把握大綱(新課標)、挖掘教材、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研究學生的思維訓練方法,研究學習內容的本身特點,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出由易到難的不同問題和訓練題目,精心設計出預習學案;④教學模式:采取的教學模式包括課前預習:自我研究、查閱資料、同學討論等種種方式圍繞教師預設的學案來預習。規范訓練。課外閱讀。滿分答卷。
2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效課堂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提到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支撐的高效課堂改革,其本質特點在于創設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信息化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的實施,促進師生關系的變革。信息技術促進高效課堂要完成4個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評的方式、發展的方式。
把信息技術作為幫助學習者理解和重組知識的工具,有助于學習者的有效學習。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高效課堂,在課堂評價方面改變以考試、測驗等單一化的評價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強調采用學生檔案袋、成長記錄等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
3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3.1創設情境,預設電子導學學案
課堂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場所,是知識傳遞、情感交流、能力提升的場所,如同生命有機體一樣,課堂也是“生長”著的。課前將電子導學學案展示在電子白板上,在上課前幾分鐘,教師圈點出本課時的難點、要點以及對學生的要求,以便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
教師要尊重學生成才的規律,讓學生了解學科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的梯度以及難度,為高效學習做好準備。
3.2自主學習,促進理解性教學
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學案,了解學生預習情況,明確學生的難點、重點和易混點,將共性問題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來,采用問題驅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回放、放大、縮小、旋轉等一系列功能恰當地展示教學上的難點。
3.3協同學習,促進生生間的深度交互
協同學習就是利用討論、交流等形式,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這四面電子白板可以看成是“知識的超市”,每個白板有其特殊的功能,能夠治療不同的“疾病”,這樣白板就真正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要。
3.4教學評價,注重反饋和反思的過程
課堂做測評的指向是讓教師心中有數,是要解決學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還需要了解什么。教師可以利用測評系統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以調整課堂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在教學評價中,不僅僅是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還有生生之間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課堂上的互動情況,評價知識拓展的寬度,評價知識建構以及生成的高度。電子白板記錄和儲存教學資源、教學過程,便于師生課后反思,電子白板內的資源能夠在第一時間上傳到網絡,供其他教師研討和觀摩,并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改進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4結語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改革、創建高效課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的開展,擴大了課堂資源的容量。實現高效課堂是教學改革的新方向,技術是催化其改革的手段,技術使用的好壞,還與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密不可分,將新的技術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實現有效整合,從實踐中去摸索和反思高效課堂的規律,可以有效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6).
[3]張倩葦.信息時代的技術與課程發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喬納森,祝智庭譯.技術支持的思維建模[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馬曉輝.基于交互白板的遠程協同教學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