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教育體制在不斷深化改革,其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拓展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長語文知識,豐富課余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學生多參與拓展閱讀訓練,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實現拓展閱讀的真正意義,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拓展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08-02
前言
語文新課程改革要求提高學生的全方面素質教育,通過課外拓展閱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更多的語文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因此,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學生多讀課外讀物,在教學中改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下文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拓展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供教師參考與借鑒。
1.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意義
1.1培養小學生語言能力
課外閱讀拓展內容豐富,包含著很多知識和人生道理,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到了很多語言文化,通過記錄和自身對知識的消化,不斷提高了語文知識含量,更重要的培養了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學會了與人交流的方式,提高了生活實際的交流能力。
1.2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平時的語文學習只注重語文教材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學生長此以往會對語文失去興趣,降低了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語文課外拓展閱讀的引入很大程度上的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課外閱讀的訓練,不斷的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基礎。
1.3陶冶情操
教師應積極推薦學生多看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這些精心選擇的讀物大多含有豐富的知識和人生感悟,使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不僅增長了知識,還陶冶了情操。從閱讀中能學到更多的人生道理,使學生變成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從而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2.1給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以語文教材書及練習冊上的閱讀為主要閱讀資料,雖然語文教材書上內容進行了不斷的改善,內容很充實。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只是講解語文教科書上的閱讀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有些內容還是相對比較單一,知識點還不夠全面,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感,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等現象。
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讀物,比如《愛的教育》、四大名著等經典的國內外著名書籍。讓學生通過對此類著名書籍的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
2.2建立讀書角
教師可以在班級鼓勵學生將自己讀過的課外讀物拿到班級里,在班級建立一個讀書角。
教師可以在班級的一處角落放置書架,把學生自己喜歡的書籍帶到班級,將進行分類擺放在書架上,讓學生更方便的進行選擇。在班級選擇一位學生做圖書管理員,不僅要做好書籍的愛護工作,還要做好學生之間的借閱記錄。學生也應做到精心呵護書籍,不能亂涂亂畫,看完應及時歸還。在閱讀完每本書籍后,學生應做好讀書筆記,記錄下好詞好句,為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并通過認真閱讀課外讀物,寫下讀書心得,如從書中學到什么道理,領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2.3開展讀書月活動
讀書月活動就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課外閱讀的學習平臺,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課外讀物,在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不僅要掌握書中講的主要內容,還要做好閱讀筆記,記下好詞佳句,并記下讀書心得。在每月規定的時間教師應要求學生將閱讀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整理,并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共同交流學習。
比如,在課余時間閱讀四大名著時,可以要求學生整理出沒學過的成語,教師在語文課上進一步講解成語典故和成語意思,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在閱讀過后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讀書心得,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積極的抒發內心情感,進而充分的實現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2.4增設閱讀比賽
教師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課外讀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喜歡讀書的學生,因此他們不會主動去讀課外讀物。教師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就可以進行閱讀比賽,教師為學生規定一本課外讀物,讓同學去參考閱讀,牢記故事內容。在大家都讀完這本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級內進行故事接龍比賽,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的概述故事內容,并為概述準確生動的學生進行獎勵和表揚。這樣既能調動學生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又使每一位學生能踴躍的參與到閱讀比賽中豐富知識含量。
總結
總而言之,課外拓展閱讀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課外拓展閱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進而推動了語文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