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盛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語言類教學現代化,網絡英語實訓教學已經走進大學校園,但教學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例如師生互動不足,教學氛圍不夠活躍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簡述了合作式英語教學的背景及在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進一步指出了合作式學習的優勢。
【關鍵詞】合作式學習? 大學英語? 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23-01
1.合作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背景
學習是一個過程,結果是得到知識。新時代的教學已經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而是學生在一種特定環境中在教師的幫助下,結合資料獲得知識。由原本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占據主導地位,要求學生主動求學,而教師的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在2007年教育部的發布的文件中也提到過要改變陳舊的以教師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計算機和英語課堂相結合?,F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加入會使英語教學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教和學將會變得更為自由,去除時間和地點的束縛,使學習模式更加自由自主。新模式的教學,結合了實用性趣味性等元素,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首先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主動將學習單元由個體變成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然后教師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嘗試在合作式學習模式中探求新知識,并激發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主動發現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差距,通過小組的互相學習的幫助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2]。
2.合作式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實訓課堂上的應用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目前新模式的大學英語實訓課堂教學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網絡模式的教學,在課后教師的作業布置時往往注重的是學生個體的完成情況,忽視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注重了“課”忽略了“程”。同時網絡課堂中無法呈現現實課堂師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場景,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教師而言,合作式大學英語的教學是一次新的挑戰。教師要轉變以往陳舊的思維模式,將課堂的主導由教師本身轉變為學生。教師要針對教學任務設計相應的小組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在團隊協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時刻關注小組學習的情況,適時的解答些學生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提出些問題引發學生更進一步的思考。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后教師要對小組學習成果和作業完成情況提出指導意見和前瞻性要求。
3.合作式學習的優勢
3.1提高學生積極性
合作式教學是一種要所有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使英語課堂形成積極的學習氛圍,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討論和學習,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彰顯了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習不再枯燥無味,教師也不再強硬灌輸知識,作到潤物細無聲。
3.2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
合作式學習激勵學生主動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交互式學習的過程中,大家通過搜集資料,學習交流和討論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互相借鑒互相鼓勵,同時能夠讓學生在審視別人的同時完善自我。
3.3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知識能力方面,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團隊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也尤為重要。作為新的學習模式,合作式學習能夠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在合作式教學下,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分工明確卻又合作共贏。讓學生體會到團隊的力量,產生出強大的凝聚力。
4.結語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教學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合作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打破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革新了學習方式,使教學主體由教師變為學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教學變革。合作式教學使師生,學生和學生間互動更為緊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營造出一個積極的課堂氛圍。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學生培養成為被社會需求的具有合作精神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邵鳳英,馬雪蓮,李青洋.合作式教學模式簡介[J].海外英語,2018(18):158-159.
[2]楊潤芬.合作式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言與文化研究,2013(0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