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從轉變教學方式、加強學生思維培養、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優化教學模式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陶瓷設計? 素描?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2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207-02
對于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加強素描基礎課教學十分重要,其是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根本要素,也是加強學生藝術修養的有利條件。為此,相關教師需給予素描基礎課教學高度重視,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促使其充分發揮出存在的價值,為加強陶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素描能力做鋪墊。本文主要分析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轉變教學方式
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目標同繪畫專業有所不同,素描學習比較注重素描理論知識與辨證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應用,并掌握某種素描技巧與表現方法。在素描寫生中,應從陶瓷設計專業的層面描繪事物的感知過程,從而啟發設計思維延續與產出,為后期陶瓷設計操作奠定堅實基礎,基于陶瓷設計專業為主,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在具體教學中不能局限景物或是石膏等普通教具,需結合陶瓷設計專業特征拓展素描表現的對象。另外,在素描基礎教學中需給予寫生訓練高度重視,漸漸加大學生動腦研究在實際教學中的占比,還需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各個時期不同藝術形式的素描作品,掌握藝術發展的進程與歷史脈絡,從而讓學生加強美術史學的理論知識與藝術修養。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更多藝術知識,拓寬學生思路,加強學生審美意識。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不再以單一的內容與形式展開填鴨式教學,而是從思想意識和認識層面正確引導學生,從而在應試素描模式中擺脫出來,做到此點對陶瓷專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至關重要,也是不容小覷的方面[1]。
2.加強學生思維培養
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在重視造型表現的同時,還需不間斷的調動學生自身具備的創新思維與藝術本能,可以說這是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的最終目標。身為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訓練,不單單是表現手法和造型技能的訓練,還是視覺思維方式的實踐與優化。此種造型理念的全新認識與明確,能夠讓學生構建良好的陶瓷藝術設計理念,可以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陶瓷藝術設計之中。在素描寫生中注重客觀事物再現的同時需重視創意性思維訓練,把該模式引用到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切實發現藝術創作的美與陶瓷設計的魅力[2]。
3.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在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同素質教育要求相結合,給予學生主體地位高度重視,從權威式教學轉變為引導式教學,讓學生產生主人翁意識。教師需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大學時期學生的成長特點,對新興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需正確引導學生,讓其成為課堂的主人,促使他們在課上踴躍發言,實現因材施教。對于課堂上學生通過討論就能優化問題,教師不要干涉過多,堅持以學生為重心,進行自主式學習。
4.優化教學模式
我國有諸多院校對陶瓷藝術專業與設計專業區分不明,在教學內容布設上和教學模式構建上也存在相同的部分。導致一些學生用陶瓷藝術思維設計陶瓷,陶瓷設計的重點與方向不明,未將陶瓷設計的個性化與人性化凸顯出,忽視了陶瓷設計產品在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性與適應性。另外,陶瓷設計專業一直以來滯后的教學模式,即專業課與素描課在不同學期教授,期間缺少聯系,互動性不強,如此便導致了專業課同素描基礎課脫離,影響素描基礎課教學水平。基于此,陶瓷設計專業務必要至岸邊以往的教學模式,通過深入改革讓素描基礎課與專業課緊密結合,從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并增強其創新力,以此來滿足社會發展與不變更對陶瓷設計的實際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關教師務必要讓認識到陶瓷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教學的實效性,需大力探索新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陶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日后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申翔鵬.配色與素描技法在陶瓷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 ——以“南澳Ⅰ號”出水文物醬釉堆塑雙鳳紋六獅系甕為例[J].客家文博,2017(04):21-25.
[2]雷杰能.創業的青春最美麗——景德鎮陶瓷學院推動大學生創業工作素描[J].江西教育,2015(16):12-14.
作者簡介:
連瓦(1986-),漢族,男,福建德化人,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陶瓷瓷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