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霞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我國小學足球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分析,并提供多樣教學對策以供參考。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推動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 小學足球? 訓練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213-01
引言
新時期,伴隨我國新課改的全面推進,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但由于此項運動對有著較強的對抗性,大部分學生對其望而生畏,不但無法獲得理想訓練效果,還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狀況,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提高其身體素質。
一、目前我國小學足球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就現階段而言,足球訓練教學和學生實際狀況完全不相符,在訓練過程中完全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由于其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雖然較大的運動強度,會影響其身體健康,但被學生心理特征與認知能力所限制,加上其不習慣表述自身觀點,致使教和學產生各種矛盾,讓足球訓練具有被迫性,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二)實踐教學不足
長期以往,小學體育課在小學教育中都處于劣勢,被視為一種副課,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為提升升學率過分注重理論教育,忽略實踐鍛煉,致使足球訓練形同虛設,削弱學生對足球的認知,實踐水平較低,違反了小學體育新課改要求的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巧與健康知識這一初衷。
(三)訓練缺少正確引導
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大多數都具有惰性思維,面對體育運動時心理素質較差,一旦足球鍛煉的強度超出其心理承受范疇,便會出現厭煩情緒,從而降低參加的主動性。對于此,大部分教師在訓練過程中都沒有合理的解決策略,依然采用強制性的手段組織教學,大大降低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新時期小學足球訓練多樣教學策略
新時期背景下,針對我國小學足球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研究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解決對策,加大足球訓練模式的創新力度,結合新課改要求,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廣大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結合學生實際狀況選用訓練方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足球訓練之前必須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和規律考慮。站在生理角度而言,教師要根據男女學生確定相應的鍛煉方案,針對訓練的規則、實踐以及強度方面要進行明確劃分,分階段的完成訓練任務和目標。從而,學生的抑制力和興奮度出現不均衡的狀態,所以,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可只做表面功夫,要讓所有動作都變得簡單高效,把不同動作組合起來。
例如:把看手勢變向運球、之字運球以及簡單的直線運球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經過多次鍛煉來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技能,保證訓練強度適中,適當提升力度。
站在心理角度而言,要根據不同年級編制出不同的訓練對策,低年級要以速度、身體靈活性、傳接球為教學重點,充分調動其參加訓練的積極性;中年級要以技能鍛煉為重,打造不同的鍛煉模式;高年級則要重視對抗性的鍛煉,提升其技能水平。
(二)增加實踐訓練
教師可把實踐鍛煉和理論知識的講解進行有機結合,采用理論引導,實踐研究的組織方式,漸漸增強學生足球技能與身體素養[1]。
比如:在訓練學生足球意識時,理論層面的足球意識是指比賽過程中球員展開戰術與技術活動時具有的認識。其涵蓋哪些,又該怎樣表現呢?鑒于此,教師可在理論引導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利用訓練來認知何為正確的足球意識,進而讓足球訓練的目的更加明確,消除學生恐懼心理,提升訓練效果。
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自我提升,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和再教育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教學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
(三)采取激趣式的訓練方式
足球訓練不可一味的追求技術的提高,最關鍵的是要塑造學生團隊認識。鑒于此,教師可把此項鍛煉變換成足球競賽1VS1的對抗,以此調動學生求勝心理,從而提升其參加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實踐過程中,教師可把實訓課劃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側重一個動作鍛煉或者組合動作鍛煉,在教學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漸漸學會動作技巧;第二部分注重對抗或者競賽的開展,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與學會的技能技巧馬上運用在實踐之中。這樣一來,不但能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而且還能有效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結論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學足球訓練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探索多樣訓練,充分展現足間魅力,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對策。具體可從結合學生實際狀況選用訓練方式、增加實踐訓練、采取激趣式的訓練方式等方面優化,吸引學生主動參加訓練活動之中,推動其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段小洪,胡建忠,湯光明.農村小學校園足球建設困境與對應措施探討——以衡陽市石鼓區農村小學為例[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3):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