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縱橫
摘 要:隨著足球教學在中國的小學體育教學及訓練中普及化開展,而足球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運動,對其各類發展都有著及高的要求,通過學習世界頂級球員的技術,運用于教學,可最大程度上使中國的足球素質得到提高。足球運動戰術特征的改變,對處于特殊位置的守門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守并不是守門員的惟一職責,在配合后衛隊員完成球隊的防守的同時,守門員也應是本隊進攻的發起者。本文以2014世界杯決賽階段場上的守門員作為研究對象,對守門員進攻方式的運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總結世界優秀球隊守門員進攻中凸顯的特征,歸納、總結世界強隊足球守門員進攻中的特點及規律,希望能夠為我國小學足球守門員的教學訓練和比賽提供一些理論指導。
關鍵詞:小學足球;世界杯:守門員;進攻方式
足球運動的本質是對抗,不管是進攻或防守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對足球比賽影響深遠。近些年來,全攻全守的技戰術打法使攻守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程度,“贏球靠進攻,奪冠靠防守”的傳統格局正在慢慢發生著變化,使得靠防守取勝的球隊難度加大,進攻成為最好的防守。比賽中要取勝就要發揮各個位置球員的最大效應,從近幾屆世界杯、世俱杯聯賽等高水平比賽可以看出,守門員在球隊進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不但是球隊進攻的發起者,還是球隊進攻的組織者,在全面化足球盛行的今天,守門員在全隊中的作用日益占據著重要地位。加強對守門員進攻方式的研究,提高守門員的進攻能力,對于豐富球隊進攻技術,提升球隊的整體進攻實力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鑒于此,本文以2014年世界杯決賽階段場上的守門員作為研究對象,對守門員進攻方式的運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總結世界優秀球隊守門員進攻中凸顯的特征,歸納、總結世界強隊足球守門員進攻中的特點及規律,希望能夠為我國青少年足球守門員的訓練和比賽提供一些理論指導。
一、統計尺度
依據2000年版本的《現代足球》,將統計指標界定如下:
1.發動進攻的形式:腳發動和手發動兩種;
2.發動進攻的類型:手發球包括過單手肩上擲球、側身勾手擲球、擲地滾球等三種方式,腳發球包括側身踢空中球、正面踢空中球、踢反彈球、踢滾動球和踢定位球等五種方式。
技術動作成功的界定:守門員用手拋球或腳踢球的方式發球后,球未被對方隊員破壞或斷球為成功,反之為失敗。
二、結果與分析
1.2014年世界杯決賽階段守門員發動進攻的方式
根據足球競賽規則,守門員是比賽中唯一可以用手觸球的隊員,比賽中守門員發動進攻的方式可以分為用手發動進攻和用腳發動進攻兩種類型。
在2014年世界杯決賽階段的64場比賽中,32名守門員在90分鐘的比賽中共發動進攻總次數1958次,成功1242次,成功率為63.43%,場均發動進攻30.59次。其中,用腳發動進攻的次數遠多于用手發動進攻的次數,64場比賽中用腳發動進攻1524次,成功808次,成功率為53.02%,場均用腳發動進攻23.81次;用手發動進攻總數434次,成功434次,成功率達100%,場均用手發動進攻6.78次。比較可以看出,雖然守門員用手發動進攻的次數遠低于用腳發動進攻,但用手發動進攻的成功率非常高。錄像觀察可以看出,當本隊隊員沒有被盯防時,守門員多選擇用手快速發球;當守門員得球后對方迅速對本隊隊員盯防,在無法采用手發球的情況下守門員才會選擇用腳發球。在防守壓力較大、對方持續進攻時守門員也多采用大腳發球。
2.2014年世界杯決賽階段守門員發動進攻的類型
(1)用腳發動進攻的類型。本屆世界杯比賽中守門員用腳發動進攻的主要類型。其中,用腳踢定位球和用腳側身踢空中球是守門員發動進攻的主要類型,發動進攻的次數分別為854次和472次,場均發動進攻分別為13.40次和7.37次,占用腳發動進攻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6.04%和30.97%,兩種進攻類型的比例之和高達87.01%。從錄像觀察可以看出,在本屆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中,后場30米左右的定位球(包括任意球和球門球)皆由守門員主罰,可以讓球隊的整體隊形包括完整的向前壓上。此外,側身踢空中球的比例排第二,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側身踢空中球相對于踢反彈球和滾動球等,球速更快、飛行路線更短,因此有利于本隊隊員接球或爭搶球。
(2)用手發動進攻的類型。本屆世界杯比賽中守門員用手發動進攻的類型情況。其中,用手發地滾球和單手肩上擲球是守門員用手發動進攻的主要類型,發動進攻次數分別為220次和178次,場均發動進攻3.44次和2.78次,成功率皆為100%,占用手發動進攻總次數的比例分別為50.69%和41.01%;相比之下,側身勾手擲球發動進攻次數最少,為36次,場均發動進攻0.56次。我們知道,雖然擲地滾球的球速較慢,但由于此種進攻類型不需要更多的準備,球速平穩,易于隊友接球和控制球,因此比賽中得到了守門員的廣泛采用;單手肩上擲球擲出的球,球速較快且往往帶有下旋,落地反彈后球速平穩,但由于拋出高度的不一致,同伴往往需要通過一定的調整來接球;側身勾手擲球的球速較快,且旋轉較大,不利于同伴的接球和調整,因此守門員采用的比較少。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本屆世界杯決賽階段的比賽中,32名守門員在90分鐘的比賽中共發動進攻總次數1958次,成功1242次,成功率為63.43%,場均發動進攻31.58次。其中,用腳發動進攻的次數遠多于用手發動進攻的次數,但用手發動進攻的成功率顯著高于用腳發動進攻的成功率。
用腳發動進攻的類型包括側身踢空中球、正面踢空中球、踢反彈球、踢滾動球和踢定位球等五種,本屆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中守門員用腳發動進攻的方式主要是用腳踢定位球和用腳側身踢空中球,主要是因為這兩種進攻方式球速快、飛行路線短,有利于接應隊員接球或爭搶球。
用手發動進攻的類型包括單手肩上擲球、側身勾手擲球、擲地滾球等三種,本屆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中守門員用手發動進攻的方式用手發地滾球和單手肩上擲球,其原因是因為這兩種進攻方式不需要更多的準備,球速平穩,易于隊友接球和控制球。
2.建議
通過對2014年世界杯決賽階段32支隊伍進攻技術的分析可以看出,用腳發球的次數高于用手發球的次數,且側身踢空中球是用腳發球的重點技術,這項技術球速快且成功率高,建議小學守門員在今后的教學訓練中強化側身球空中球技術的訓練,將球發向前場邊路區域,并在比賽中作為一種守門員發球戰術來運用。
小學守門員應當積極借鑒、學習世界強隊守門員在進攻區域選擇方面的成功經驗,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進攻方的情況及接應隊員的情況,提高進攻區域選擇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