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芳

【摘 要】目的:探討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49)與對照組(n=49),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各項客觀護理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1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45%(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71%(P<0.05)。結論:在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可以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大隱靜脈曲張;個性化護理;功能恢復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 Methods:98 patients with 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9) and control group (n=49)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nursing. Results:all objective nursing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12%,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2.4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9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5.71%) (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 can obviously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varicose great saphenous vein; Personalized care; Function recovery time;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018-01
下肢靜脈曲張屬于臨床多發病、常見病,主要以大隱靜脈曲張多見,以左下肢多見,但雙側下肢可先后發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長久站立后感患肢發脹、沉重或脹痛,易疲勞、乏力。隨著病情持續進展,尤其是小腿出現淺靜脈隆起、擴張、彎曲,站立時更明顯。病程較長者,特別是踝部皮膚常有營養性改變,如色素沉著、脫屑、搔癢、濕疹和潰瘍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對其進行治療。根據相關資料研究證明,在大隱靜脈曲張疾病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提高手術治療效果[2]。本文主要探討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49)與對照組(n=49)。對照組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2.05±8.94)歲,病程2-29年,平均病程(15.42±3.16)年。觀察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62.58±9.01)歲,病程3-28年,平均病程(16.03±3.1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均保持同質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生活指導等干預措施。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具體為:(1)在患者入院后,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對實際病情進行評估,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對護理細節進行調整。積極與患者保持溝通,向患者普及大隱靜脈曲張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住院事項等內容,增加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在交談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對于患者心中疑問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客觀認知,緩解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根據患者不同的手術時間,提醒患者術前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于患肢存在腫脹的患者,協助患者調整體位,給予患肢抬高處理,并觀察患肢遠端的血液循環,保證在術前消腫,避免對手術造成影響;(2)根據患者飲食愛好制定合理膳食計劃,叮囑患者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食物,保持飲食結構多樣化,禁忌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對需要禁食患者,叮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禁食工作,在恢復飲食后應以清淡為主。(3)術后及時檢查患者患肢情況,觀察患肢皮膚顏色、溫度以及腫脹情況,出現異常時應立即通知主治醫生進行有效處理。根據治療所需以及患者舒適程度適當調整彈力繃帶松緊度,避免過松或過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4)加強平時查房頻率,根據患者身體恢復情況以及醫囑制定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逐漸由床上運動向床下運動過渡,循序漸進,不能長時間站立,不能負重,活動后叮囑患者注意休息,禁止使用熱水燙洗患肢,指導患者掌握一定的自護能力,適當給予患肢關節、穴位按摩,檢查患肢是否存在腫脹情況。(5)在患者出院前,叮囑患者謹遵醫囑穿戴彈力襪,保持科學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明確復診時間,告知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時立即到醫院就診。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相關護理指標。包括下肢腫脹消失時間、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并發癥有切口感染、深靜脈性血栓、皮下血腫、肢體麻木等。(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涉及基礎護理、實踐操作技巧、服務態度等,分值0-100分,非常滿意:≥90分;80≤滿意≤89分;不滿意<8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98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相關護理指標(x±s)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n,%)以x2檢驗。p<0.05,表明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客觀護理指標 觀察組下肢腫脹消失時間、下肢麻木不適消退時間、首次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12%)顯著低于對照組(22.45%)(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96%)顯著高于對照組(85.71%)(P<0.05),詳見表3:
3 討論
大隱靜脈曲張患者年齡分布廣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大隱靜脈曲張發病人數呈現逐年上漲趨勢[3]。集中發生于長時間站立以及體力勞動者中,也可能發生于孕婦、肥胖者中。護理人員每天需要面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的患者,如何滿足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醫院護理質量已經成為臨床護理關注與研究的重點問題。以往臨床常規護理僅依照科室護理大綱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面對不同的患者護理操作一成不變,過于片面化與機械化,忽視了廣大患者的個體差異性,臨床護理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目標[4]。個性化護理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與發展起來的,從根本上轉變護理人員由被動至主動的護理服務意識,堅持“一切工作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體現護理工作的多元化,實現改善患者預后、提高護理質量為目的[5]。本文將個性化護理應用于大隱靜脈曲張患者中,分別從飲食、康復訓練、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干預。在患者入院后,依據患者文化水平、職業背景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使護理工作朝向精細化、規范化發展,依據患者治療、檢查的實際需求適當變動調整護理措施,及時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提高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各項客觀護理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施個性化護理可以通過高效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病情,縮短治療時間,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在正式開展手術前,對于患者心中困惑耐心答疑,及時為其緩解不良情緒,消除患者心中顧慮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與生理狀態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同時指導患者健康飲食,保障每日營養攝入。依據患者康復進程以及耐受程度安排適量訓練,使患者逐漸適應正常肢體活動,提高機體免疫力。期間注意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恢復以及患肢腫脹情況,積極做好各項并發癥的預防措施,出現異常及時處理。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12%,對照組為22.45%,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96%,對照組為85.71%,組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實施個性化護理有助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治療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大隱靜脈曲張患者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燁婷, 魏凌云.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下肢靜脈曲張護理的影響體會[J].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36):175-176.
[2] 項芳, 李細群. 臨床護理路徑在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18):72-73.
[3] 陳靜, 張妮. 優質護理在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24):162-163.
[4] 張佳佳,宋江麗. 氣血兩虛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術后聯合護理的療效[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8, 15(7):1025-1027.
[5] 閆月. 中醫護理在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