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玲
關鍵詞:互聯網借貸;P2P;風險
基金項目:安徽理工大學2019年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P2P互聯網借貸風險的實證研究——以人人貸為例”
中圖分類號:F832.3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4月6日
在互聯網迅速普及的時代,幾乎一切傳統的實體交易都可以在網上進行,在大型傳統銀行解決了大多數大型企業及發達地區的企業及個人的融資問題的同時,欠發達地區及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融資問題也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解決了部分,人人貸是其中一個發展比較穩定的網絡借貸平臺,其運作模式主要是第三方的信息服務商,自有資金與平臺用戶資金相互分離,其主要業務包括審核借款人及貸款人的身份和需求信息并撮合借貸交易。其2018年累計用戶借貸數額76,395,953,950元,累計注冊用戶28,113,808人,累計成交筆數1,034,449筆。可見,互聯網借貸平臺確實解決了很多的融資問題,然而這些功績確也無法掩蓋其存在的安全隱患。
(一)借款人(資金需求者)角度。平臺風險,即平臺的信息披露對借款人有所隱瞞,包括其運作模式、資金存管方式、借款利率、平臺的可信度等,往往借款人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識或因急需借款而被網絡借貸平臺所欺騙,高額的借款利息使借款人面臨還不上所貸資金并遭受平臺的催債威脅風險,平臺風險是借款人面臨的最大的風險。
(二)貸款人(資金提供者)角度
1、借款人風險:即借款人因意外情況等造成的逾期賬款或壞賬。當貸款人將資金通過第三方借貸平臺貸給資金需求者時會簽訂電子合同,約定還款方式及還款日期等,如若借款人因意外情況致喪失還款能力,貸款人面臨無法收回資金的風險。
2、流動性風險:即資金外借期間,貸款人無法使用貸出的資金,有一定的流動性風險,資金外借后在一定時期內才能還清,且一旦按約定借出不可提前退出交易。
3、平臺經營風險:平臺按法律法規運作,如出現重大業務調整、重大財務狀況等,會對資金出借人產生不利影響。
4、操作風險:即貸款人因操作不當導致資金交易失敗或失誤,包括貸款人資金交易的環境安全性、密碼泄露或身份信息泄露等情況,造成賬戶資金受損。
(三)平臺角度
1、技術風險:即無法控制或不可預測的系統故障、黑客攻擊等,導致用戶無法及時查詢或使用賬戶資金,從而影響用戶體驗,流失客戶。
2、聲譽風險:即內部重大事故、公關危機等,造成平臺聲譽受損。
(一)借款人風險方面。上述理論風險模型中借款人主要面臨的是平臺的風險,即還不上貸款和威脅催債的情況,人人貸平臺也存在這種風險,其應對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1)人人貸平臺不參與用戶資金的直接交易,借貸利率和還款款方式由借貸雙方協商決定,雙方都同意這種利率結算方式協議才算達成。且人人貸有較強的網絡安全交易保障體系,可保證借貸雙方的身份可認證性及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不可否認性等,保障貸款人的合法權益;(2)人人貸對于逾期還款用戶采用三個階段式催款,分別為前期電話短信等催款、中期聯系其家人或單位進行催款和后期法律武器催款,不存在威逼恐嚇或人身攻擊等不正當維權手段。
(二)貸款人風險方面。在前述風險模型中,貸款人面臨較多的風險,在人人貸平臺其主要來自借款人風險和平臺經營風險。人人貸平臺的主要應對措施有以下幾種:(1)在審核借款人身份及資金需求信息后會要求借款人在其平臺賬戶上存有一定數額的保證金,當借款人逾期還款或無力償還資金時平臺有權利直接將其保證金劃入資金借出方賬戶中,保證資金借出方的權益;(2)當借款人逾期還款時,人人貸平臺會第一時間通知借款人及時還款,如若不還,平臺將使用法律手段,幫助貸款人及時實現資金的回收,降低貸款人的壞賬風險。
(三)平臺風險方面。在上述風險模型中,平臺風險主要表現在經營方面和技術方面的風險,人人貸平臺的應對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人人貸平臺按法律法規實現平臺自有資金與用戶資金的完全分離管理,用戶在注冊時須在線上完成民生銀行的開戶,即人人貸平臺與民生銀行合作,為每個注冊用戶開設一個民生銀行賬戶,其全部交易資金由民生銀行進行劃撥,避免了平臺資金和用戶資金的混亂,也避免了平臺資金池風險;(2)人人貸平臺在對平臺用戶的審核方面較為嚴格,避免用戶注冊虛假身份信息;(3)人人貸平臺的技術團隊保持先進性,及時發現并解決平臺漏洞問題,防止黑客襲擊,造成平臺網絡癱瘓,影響用戶體驗和企業形象。
(一)基于借款人的風險應對措施
1、加強平臺鑒別能力?;ヂ摼W借貸風險事件在現行社會依然很多,很多借款人為還舊債借新債,最后導致負債累累,拖累家人,所以作為借款人,有借款需求可以向家人朋友小額借貸,不得已選擇網絡借貸時一定要提高借貸平臺的鑒別能力,了解其運營模式、資金運作模式、借款利率、還款方式等。
2、提高法律意識。很多借款人不知道國家關于網絡借貸的法律法規,被借貸平臺欺騙了還不自知,在深陷網絡借貸時也不知如何使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國家規定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貸款年利率超過36%,則超過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為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當借款人深陷網絡借貸時,遭受非正當的催款行為時應及時報警,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正當權益。
(二)基于貸款人的風險應對措施
1、謹慎選擇借款人。貸款人在借貸平臺進行資金的出借時,應全面了解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并且不局限于借貸平臺提供的借款人信息,確定其借貸的數額與其還款能力是否匹配,以及其信用記錄等,確保借款人能夠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
2、理性選擇投資平臺。資金借出方在選擇投資平臺時應提高平臺的甄選能力,包括其資金運作模式是否與銀行合作進行資金的協同管理、平臺的用戶審核機制是否科學合理等,降低資金的不可回收風險。
3、資金的分散投標。投資人在進行資金的投資管理時應分散投標,不要在一個借貸交易中大額的放貸,一旦發生不可控風險,其損失是巨大的,進行小額多方的投資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比如,資金擁有者有100萬元可進行出借,方案一是100萬元全部借給一個人,方案二是借給10個人,每人出借10萬元,假設一人違約,方案一損失100萬元,而方案二損失10萬元。可見,分散投資的益處。
(三)基于平臺的風險應對措施
1、加強第三方監管機構的監察和打擊力度?;ヂ摼W借貸平臺經營總是無法避免個人的理性思維和機會主義者或投機取巧者,其往往利用監管漏洞對消費者進行欺詐行為,并為保障自己的權益恐嚇威脅消費者,迫使其還款。既然已經知道因互聯網借貸而深陷債務的事件屢見不鮮,為何還會有此類的借貸平臺將民間高利貸大膽放上網絡?所以想要根本上解決互聯網借貸平臺的風險就必須要進行第三方監管機構的監察與打擊,一經發現其存在不法經營,立即吊銷其營業權力,防患于未然。并規范互聯網借貸行業經營行為,對平臺欺詐行為進行嚴懲,保障各方安全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2、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借款人會在十分缺乏資金時不加甄別地隨意選擇網絡借貸平臺,最后因還不上貸款而選擇逃避現實。為了規避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我們必須提高互聯網借貸平臺的準入門檻,讓那些達不到行業標準的借貸平臺無法上線互聯網,無法接觸到客戶,當用戶有資金需求時,所選的網貸機構都是正規的,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降低網貸風險。越低的門檻只會讓更多的不法分子欺騙消費者,讓更多的人受騙。
3、完善行業信用評價機制。P2P互聯網借貸因其借貸門檻低,無需固定資產的擔保與抵押,只需提供身份信息就可以快速貸到款而受到很多人歡迎,而用戶提供的這些信息幾乎無法保證其完全的正確性,也無法完全地進行用戶的信用評價,因此建立并完善行業的信用評價機制對解決互聯網借貸風險問題有重要意義,每個人的每筆交易行為都會被記錄,并對應一定的信用等級及信用額度,讓每個人的資金需求都能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得到相應的解決。
通過對人人貸借貸平臺的實證研究,了解了其存在的風險及其相應的應對措施,而人人貸已是一個相對成熟的互聯網借貸機構,其平臺風險已經得到很好的規避,但其潛在的經營、信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互聯網借貸行業不僅要通過平臺自身的服務保障利益與安全,借款人也需要加強對資金的管控與認識,貸款人也須提高謹慎度,而第三方的監管機構更要發揮行業監管作用,在解決小微企業及個人的資金需求的同時促進互聯網借貸平臺的穩定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蘋果.P2P借貸產業風險及監管創新路徑研究[J].風險管理,2019(2).
[2]孫婉淇.風險可控條件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例[J].金融經濟,2019(2).
[3]胡瀚寧.基于P2P網絡借貸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研究——以拍拍貸為例[J].時代金融,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