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育文
【摘要】小學拼音與識字課堂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保證學生的活學活用,構建“活”課 ? ? 堂,成為擺在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面前的重點內容。本文以此為核心,從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價值、構建過程以及構建保障等幾個方面著手,提出可行性的策略與建議。想要借助這樣的方式,打開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的新發展空間,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拼音教學;識字教學;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拼音和識字是小學生打開學習語言大門的“鑰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所在。從小學階段的拼音和識字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師雖然為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付出了諸多努力,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課堂有效性有待提高。對此,為提高小學語文拼音和識字教學有效性,建立“活”課堂,以靈活的方式帶來靈活的課堂,最終為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有效性提供服務。
一、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價值
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符合兒童的個性學習特征。兒童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更愿意去嘗試新的內容,接觸新鮮事物。這就導致學生很容易被其他內容吸引,課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狀態的時間有限,教學過程陷入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構建“活”課堂,即教學目標靈活、教學方法靈活和教學評價靈活,帶給學生靈活的學習體驗,感受“活”課堂構建的魅力,最終使得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中來,感受小學拼音與識字學習的魅力,符合小學生的個性學習特征,必將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其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多是以教材當中的內容為主,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大綱、教學框架、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實踐,造成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做出教學創新與改革。而“活”課堂的構建,是將現代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感受到靈活課堂形式與課堂內容,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得到創新。其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小學教師在“活”課堂的構建中,發揮的是引導作用,科學的指導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教師能夠在“活”課堂的構建中,不斷去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最終為“活”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基礎,展現課堂構建價值。
二、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過程
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過程,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包括靈活的課堂目標、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多元的教學評價。
(一)靈活的課堂目標
作為“活”課堂構建的核心要素,靈活的課堂目標創建十分必要。一方面,教師要全面了解“活”課堂構建對于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所展現出的應用價值,了解每一個兒童的學習特征,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內容的制定過程中,教學效果得以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的主體價值得到高度關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也要以學生為根本,制定靈活、可行且針對性較強的目標要素,為教學實踐指明方向。如建立小學語文課時教學目標和階段性的教學計劃,按照計劃科學實施,保證目標與學生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好目標的靈活調節。小學拼音和識字教學的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好協調,制定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指導教學實踐,使得靈活課堂的“活”得以充分展現出來。在靈活的課堂目標下,兒童的學習效果將得到全面提升。
(二)創新的教學方法
小學拼音和識字教學方法的創新,是確保“活”課堂構建的根本之所在。方法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文字、圖片、視頻以及音樂等多種資源充分整合,相比于二維書本當中的拼音和識字教學的內容,多媒體構建的是一個三維立體的教學空間,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語文學科的拼音及識字基礎知識。如該方法的應用,在拼音教學方面,聲母和韻母的組合,則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的方式進行演示。識字教學則可以擬物化處理,讓學生能夠在動態的內容中,去完成對拼音和識字知識點的學習,為提高自身語文綜合素養打下堅實基礎。方法二: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目前已經被應用到各個教育階段,在小學階段的應用,勢必產生良好的應用效果。生活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化的內容,在生活中滲透教學知識點,打破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邊界,拓展學生所接觸到的學習內容。對此,在開展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如每一個學生可以帶一件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并做出簡要介紹。這樣的教學內容,既能夠使得學生積極性得以提升,也能夠拓展學生拼音和識字學習的知識面,打破傳統教材的制約。又如在生活當中,可以將學習的生字靈活使用,與家長開展交流,并在生活中去學會發現生字,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方法三:微課教學法。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微課的應用效果明顯。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將拼音以及識字教學的相關內容,以微課的方式向學生傳遞,學生可以在課下自主學習,課堂成為與教師溝通的平臺,使得拼音與識字課堂環境得到改善。綜上,靈活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活”課堂構建的基礎。
(三)多元的教學評價
傳統的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評價,多集中在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上,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實際情況。但這樣的評價方式和得出的評價結果,很難推動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此,“活”課堂的構建,則需要確保教學評價的靈活性。一方面,評價的側重點放在全過程評價上,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和參與積極性進行評價,將其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而后結合學生的測試成績,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另一方面,巧用評價結果。評價結果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評價結果的靈活運用,是對“活”課堂構建效果的一次綜合梳理,檢驗課堂的有效性,做出優化調整,最終提高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有效性。
(四)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保障
小學拼音與識字教學“活”課堂的構建,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意識到“活”課堂構建的價值和重要性,并嘗試將多元性的方法應用其中。理念的更新,能夠帶來教學方法的嘗試和探索,教師全面地掌握新型的教學方法,才能夠為“活”課堂的構建提供必要條件。其二,教師不斷地充實自己。新方法和新內容的出現,教師需要通過學習和嘗試,才能夠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接觸更多元的教學方法,為拼音和識字教學的“活”課堂構建提供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拼音和識字教學一直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難點,作為基礎的教學內容,對于每一個小學生而言都不可或缺。但當前小學語文拼音和識字教學的現狀并不理想,迫切需要以“活”課堂的構建來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達到對拼音和生字的“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黃秀華.小學情境式識字寫字教學的具體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2]常紀紅.關于小學識字寫字教學改革及對策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
[3]朱福年.微課在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中應用淺述[J].學周刊,2018(35).
[4]倪典.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拼音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
[5]陸瑞芹.淺析如何利用兒歌來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名師在線,2018(3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