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英


摘要:《版式設計》課程作為一門由基礎設計課程到核心設計課程的過渡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論點到為止,重點是如何在實踐課程的安排中使學生容易接受,并且體現出學生的循序漸進的學習能力。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踐教學模塊的安排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版式設計;實踐教學;項目模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5—0044—02
Abstract :The "Layout Design" course is a transitional course from basic design course to core design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students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cept. The theory is so close, the key point is how to make students in the practice course arrangement. It is easy to accept and reflect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step by step. In the teaching of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arrange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ul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Layout design; Practical teaching; Project module
版式設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版式設計已成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甚至相關設計學科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設計課程。它要求學生將所學的各種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和設計方法綜合運用到具體的設計實踐中,也是檢驗和提高學生專業設計基礎知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1 《版式設計》課程內容簡述
《版式設計》課程一般包括三大塊:第一部分是概述部分,主要講述版式設計是什么,怎么形成,如何發展的問題。第二部分也是重點部分,版式設計的構成元素、構成原理和構成表現。構成元素又回到《平面構成》課程中講的點、線、面的關系以及由點、線面的關系而衍生出的空間關系,這又是我們前期學的《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課程中的力與場的關系。由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上升到元素如何進行安排的原理和規則,又衍射出形式法則、網格系統以及視覺導線在版式設計中如何運用的問題,這部分閃爍著理性的光芒,這是《版式設計》課程的精髓所在。接著講述在版式設計中作為設計工作者遇到的具體問題,即圖形、文字和色彩等具體問題如何構成表現。最后部分是版式設計的應用領域詳述,前期的原理方法在所有的視覺創意領域中都普遍適用。
2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版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版式設計》課程作為一門由基礎設計課程到核心設計課程的過渡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要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論點到為止,重點是如何在實踐課程的安排中使學生容易接受,并且體現出學生的循序漸進的學習能力。作為高職藝術設計方向的課程設置,一般是每周四節課,連續上一學期。對于這種情況,就要求我們每次課都有理論又要安排課堂能夠完成的實踐課題。所以,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既要使學生在課堂有能夠完成的課堂作業,又要使實踐教學具有實際意義,跟市場接軌。每一個實踐教學課題都要反復琢磨是否能體現學生的基礎能力,是否具有實際意義。
3 《版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項目模塊內容分析
筆者根據多年來的《版式設計》課程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些實踐課題的項目模塊,在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之后大約有一半的學生能夠達到所制定的標準,剩下的一半學生上課不能按時上課,或者上課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期末作業考試結果其程度與他們上課的狀態基本吻合。
下面就《版式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項目內容進行分析探討:
3.1 實踐模塊開篇之讀圖
要求學生運用手機通過網絡收集優秀的版面設計作品,分析其設計的特點,體會設計方法,收集完成后要進行課堂講解分享。通過分享,教師會發現對設計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生,也會發現部分學生收集的圖片良莠不濟,需要引導。這一實踐模塊,就是需要學生多看設計作品,并且把設計當成小說一樣去研讀,只有思考了,研究了,眼里有形式感了,自己才能設計出好作品。
3.2 實踐模塊之構成
分別收集以點、線、面為主要元素的優秀設計作品,模仿其中一幅更換物象,成為自己的設計作品。通過換掉元素的方法,能讓學生很快做出理想的作品,這種方法是一個學習設計的捷徑。
3.3 實踐模塊之玩圖
一個好玩的課題,從自己手機里選擇自己所拍圖片,為每張圖片打上一行字或者標題,要求文字的字體、大小、位置、顏色要適合該圖片的主題,使該圖片主題提升,畫面更加美觀漂亮。發至班級群,班級共享欣賞,目的是體會美,培養美感形式。如圖1環翠峪,一張普通照片因為添加了文字在畫面中形成了非常強的形式感,也起到了美化照片視覺效果的作用,并且賦予了圖片以主題。
3.4 實踐模塊之空間
在限定的平面空間中,將圓形、三角形及其他代表性的圖形置于此空間中不同的位置上,設計4-6種視覺效果舒適的方案。本課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在限定的空間中不同的形狀、位置、大小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學會用幾何形的方法構筑版面。
3.5 實踐模塊之重構
給定的廣告作品進行打散元素訓練,按照本廣告的主題訴求重新編排版面元素。此課題非常有意思,會有很多不錯的創意。本課題放在空間中力與場的關系這部分內容中去做,體會元素大小位置變化以及在空間中的相互關系。如圖2楊雄的作品,對書上的圖例進行元素打散,重新編排,結果比書上圖例廣告效果還好。
3.6 實踐模塊之布局
從淘寶上搜一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圖片及相關文字描述,進行廣告版面編排,采用對稱和居中的編排樣式。要求圖形和文字合排;字體自定,文字不少于二級;黑、白、灰或彩色均可。本課題放在形式法則等量均衡與非等量均衡這部分內容中去做,讓學生學會一些常規的版面設計形式。
3.7 實踐模塊之美感
模仿課本中節奏與韻律的幾種形式法則,設計一廣告或海報作品。廣告或者海報是設計中難度比較大的課題,從這一部分內容開始接觸招貼設計。有些學生頭腦還是非常靈活的,能快速進行元素置換做出不錯的創意。如圖3曹益彰同學的作品,很顯然平面構成的知識學得不錯,能夠融匯貫通;如圖4對一串葡萄的圖片進行元素植入,同時能夠根據做成的圖片進行主題定位形成招貼設計,效果非常好。
3.8 實踐模塊之網格系統
3.8.1 對齊原則
教師將在淘寶上搜集一主題的商品詳情下載下來,讓學生進行版面的編排。編排時首先要進行圖片分類、信息分級以及主題歸納,在主題的確認下進行一個展示板的設計。這一項目放在網格系統中進行,要求在較多圖片情況下學會使用網格系統進行圖片快速編排。如圖5淘寶詳情版面版本編排,利用網格系統對17張圖片進行分類、信息分級以及主題的表現。
3.8.2 網站應用
選擇一個較好的網站,模仿該網站模塊和形式改變鄭州職業技術學院目前的網站。初次接觸網站,以臨摹為主,體會網格系統在網站設計中的運用。
3.9 實踐模塊之視覺流程
要求每兩人一組,搜集設計作品5張,分析其視覺流程。模仿其中一幅使之成為全新內容的作品。依然是臨摹替換元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對視覺流程的關注,臨摹的是視覺流程,難度較以往大。
3.10 實踐模塊之文字編排
給定文字或者改變某篇文章的目錄,根據內容重新編排文字。要求以文字為主進行編排,在編排中學會把文字作為一個有形狀的圖形看待,并且要注意字體、字間距、行間距以及黑、白、灰的關系。
3.11 實踐模塊之圖片講故事
現在很流行的微信九宮格,幾乎每個人每天都在用圖片講故事。我們要求圖片要圍繞主題展開,用圖片的局部、特寫結合文字進行表現,最后使版面主題清晰、形式感強,并且能留給讀者可想象的空間。
3.12 實踐模塊結篇之隨心所欲
給定文字、圖片,讓學生根據文字內容總結主題,分析所給文字的層次、副標題等信息,根據文字信息確定設計風格,最后決定圖片層次、關系以及圖片的取舍和形狀。這一課題會連續訓練多次,直到學生能夠達到在60分鐘左右順利設計出信息關系正確的設計作品,《版式設計》課程就達標了。
4 結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十二個不同的實踐教學模塊的安排,循序漸進地使學生能力一步步加強,由最初對設計的模糊到最后的理性分析、精準表達,同時也體現了《版式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王勇,邊卓,周雅銘.版式設計[M].I版.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1,7.
[2]蔣杰.版式設計的新領域一互動版式設計[D].南京藝術學院,2002.
[3]劉麗娜.淺談日本報紙視覺呈現一探討互聯網時代下傳統媒體視覺突圍[J].設計,2012(10).
[4]何白云.書籍對頁版式設計芻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1).
[5]陸賽茜.慕課的發展現狀與前景.新媒體與社會,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