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水蓉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核算的作用進行闡述,從方式問題、流程問題、體系問題三個方面,對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加強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
在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背景下,推動了我國制造行業的穩定發展,同時也加劇了制造行業之間的競爭。為了能夠在市場競爭中長遠發展,制造企業加大了研發力度,全面實施研發工作,這給研發費用歸集和核算提出了嚴格的標準。從當前情況來說,部分制造企業在開展研發工作時,過于注重研發效益,忽略研發費用核算,導致最終核算效果差強人意。因此,要求制造企業給予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工作高度注重,結合實際情況,全面落實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工作,優化核算方式,完善核算體系,在保證核算結果的同時,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從而實現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核算的作用
制造企業在開展賬戶設定工作時,應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要求,設置“研發支出”成本賬戶,用以歸集企業研究開發項目中發生的各項研發費;基于“符合條件的資本化”的會計處理方法,“研發支出”可按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研發費用歸集核算作為制造企業運營發展的核心內容,其不但能夠記錄研發環節中各項物品消耗情況,同時也可以對研發過程中消耗的非實物流轉情況進行監管和追蹤。在研發環節中,各項成本核算數據都要實施綜合探究,以此將研發潛力進行挖掘,在給企業創造理想效益的同時,引導制造企業穩定運行和發展。
二、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方式問題
當前,制造企業在開展研發項目時,不管是在研發費用支出上,還是費用核算上,采用的方式缺少合理性。首先,研發材料作為制造企業研發費用管理核算的核心內容,相關人員應該對研發材料規模、質量等加以核查和統計。在實際過程中,一些制造企業存在研發材料監管力度不強等現象,在研發材料盤點、核查過程中,存在一些漏洞,使得材料入庫及出庫數量不統一,影響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工作順利落實。其次,一些制造企業對勞務核算不嚴謹,間接加劇了企業研發成本支出。假設制造企業沒有對勞務費用進行科學核算,將會打消企業職工工作積極性,不能保證勞務成本核算的精準性。
(二)流程問題
在進行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的過程中,對研發流程和工序管理不規范。從制造企業自身角度來說,在落實研發項目的過程中,需要的原輔料數量比較多,并且在研發過程中原輔料數量較為龐大,研發時間較為緊迫,所以從研發項目設計到完成,各個環節都要加以嚴格監管。由于各個環節之間充分銜接,因此,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存在問題,必將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消耗。所以,加強研發環節流程及工藝把控是極為必要的。但是,諸多制造企業沒有給予該項內容高度注重,從而引發一系列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問題。
(三)體系問題
大部分制造企業在開展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理念的影響,不同程度的出現兩種不同的操作現象。首先,現有的成本核算體系不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無法根據研發工藝要求實現核算,使得研發環節中缺少統一標準,僅能根據以往工作經驗進行研發。其次,管理層級對研發環節具體操作缺少專業培訓,研發人員掌握的相關流程和工序不滿足企業需求,或者根據自身經驗來進行,導致相關體系如同擺設,缺少實質性。在這兩種情況下,不但由于研發環節缺少成本核算記錄,使得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結果不精準,造成資源的大量消耗,同時也凸顯了相關體系的形式化,給制造企業今后發展帶來直接影響。
三、加強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的優化對策
(一)科學設定費用核算科目體系
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要求,制造企業在進行研發及開發無形資產時,形成的各項支出均要根據“研發支出”科目進行核算,或者根據研發開發項目“費用化支出”以及“資本化支出”來實現歸集核算。在實際過程中,要想更好的滿足研發費用歸集核算要求,一般需要根據“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兩個科目要求,建立對應的明細科目。制造企業在進行研發費用核算過程中,要想保證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對應的研發費用歸集核算體系,結合研發活動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完善,設定迎合制造企業發展需求的研發費用歸集科目體系。通過細化會計科目,能夠更加合理的實現研發費用歸集核算,保證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和精準性。
(二)實現研發費用的共同分攤
在進行研發費用核算的過程中,需要明確計量口徑,關鍵在于掌握相關費用和企業實際研發活動的關聯性。和企業研發活動有著直接關聯的費用,需要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標準,對研發費用進行核算和明確。如為研發項目直接耗用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或備品配件,以領料單(需注明領用的研發項目)作為有效憑證。而針對和企業研發活動沒有直接關聯的費用,需要通過應用合理方式將其進行分攤。如實際操作中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燃料、動力等間接費用,同時從事或用于非研發活動的,應對其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之間進行分攤。會計核算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對應費用自身特性,選擇適合的分攤方式,從而保證研發費用核算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三)加強費用的細化處理
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要求,制造企業在開展研發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研發項目劃分為兩種進行核算,一個是分區研發,另一個是項目開發。研發環節中形成的各項費用均要進行費用化處理,并將其計入到當期損益科目中。研發環節中的支出在滿足一定標準之后實施資本化處理,不滿足資本化要求的計入到當期損益科目中。針對處于課題篩選、前期調研環節中的項目支出,應該采用費用化處理方式,將其計入到管理費用中。在研發項目立項評審環節中,已經通過企業管理層級審批的項目,在步入到研發環節后,會計核算人員需要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要求實現開發費用資本化要求的評判。只有滿足研發費用資本化要求的,同時獲取相關憑證的項目,才能實現對應開發支出的資本化歸集,直到研發成果驗收通過之后,滿足無形資產明確標準的,能夠從開發支出轉變成無形資產,不滿足資本化要求的計入到管理費用中。在研發產品轉入到規模化生產環節之后,無形資產應該根據相關標準計入到生產成本范疇中,研發成果的改變支出應該實現費用化處理,計入到成本費用中。
(四)財務業務的統籌處理
因為研發及財務管理自身含有一定的專業特性,雙方之間充分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建立規范的交流體系,科學設定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對應職責,安排專業人員負責該項工作,防止信息不對稱而引發評判失誤。其次,統一管理標準,在研發項目預算編制、費用核算、費用管理等環節中,應該應用統一的研發費用科目機制,便于信息的科學應用。最后,加強預算、核算、統計及分析,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促進業務財務的一體化,閉環管理,從而引導制造企業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的全面建設,應用現代化技術,完善現代化管理體系,可以保證制造企業研發費用核算質量。針對企業會計工作人員,應該具備專業的工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要求,落實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工作,加強研發費用管理,防止不必要費用消耗,加強費用管控,推動企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巧力.基于成本細化管理的企業核算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 (16):32-33.
[2]王徐策.制造企業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 (19):143+179.
[3]陳永新.如何正確核算制造企業生產成本[J].會計師,2016 (22):32-34.
[4]蘭秀文.生產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 (0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