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銳
摘要:科研院所固定資源是國有資產的一部分,是國家行駛權利、保障民生基礎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確保科研院所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新政府會計準則下,應提高對固定資產折舊的管理力度,提高固定資產折舊效果。本文從新政府會計準則多維度確定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范圍,全方位選擇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并針對性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準則;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
一、多維度確定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范圍
(一)確定科研院所的核算基礎
現階段,我國科研院所的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收付實現制為主,部分科研院所開始引進責權發生制。在新政府會計準則要求下,科研院所對資產、負債及收支等費用的核算工作應當采用責權發生制。尤其科研院所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工作,運用責權發生制可以確保會計工作中固定資產信息的真實性。
(二)確定科研院所固定資產的范圍
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應當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如一些研究特用設備、常規設備、陳列室等,其中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都有相應的價值分類標準,如常規設備固定價值在1000元以上,特殊專用設備價值在1500元以上。若不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會增加較大規模科研院所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量,對于小型科研院所而言也不利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筆者認為,對于一些較大規模的科研院所,可以適當提高固定資產的價值標準,這樣可以便于他們更好的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三)確定可以折舊的固定資產
科研院所在購買固定資產時,基本上都是以財政撥款的形式為主,基本不具備固定資產經費自主的能力。但是科研院所對使用頻率較高的固定資產,且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對這類固定資產可以根據研究要求,合理的提高折舊標準,這也才能夠更好的滿足科研院所研究的實際需求。因此,只有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再確定折舊固定資產才是最好的方式。
(四)確定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現如今,我國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通常運用的是直線法及工作量法。其中直線法較為簡單,使用的范圍很廣,可以極大的簡化核算工作,每月計提折算的金額相等,有利于科研院所財務人員及管理人員對財務報表進行對比,但是這種方法不利于反應出科研院所的凈資產。所以應當根據科研院固定資產的類別,選擇恰當的折舊方法。
二、全方位選擇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科研院所在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時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現階段部分科研院所選擇折舊方法時較為單一,主要采用直線法與工作量法,與其他單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相比較,尚未采用加速折舊法。其次,關于折舊方法規定時未能具有明確的規定,沒有詳細的規定固定資產所采用的折舊方法,易于對單位財務人員產生選擇困擾。但為了簡化財務工作量,許多科研院所會有限采用年限平均法,這種方法缺乏對各科研院所實際情況的綜合性考慮。最后關于一些特殊的固定資產未能具有明確的年限規定,但新政府會計準則中提出可以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合理的確定折舊年限,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松了對特殊固定資產年限折算的選擇。
(二)折算方法的選擇工作
在新政府會計準則的背景下,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工作必須堅持資產歸屬清晰,責任劃分明確的基本原則,同時根據新政府會計基準內容來對折舊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主要的折舊方法如下:
1.直線法
對于一些固定資產使用年限較舊,消耗較低,在使用的年限內可以平等分攤其價值轉移的固定致殘,一般采用直線法。其中科研院所專用設備中耐用的固定資產,科技較低或者損耗程度較低,在使用年限內可以平攤其價值轉移,但是一些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除外。直線法的計算公式為:本月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原值/折舊年限/12。
2.工作量法
科研院所中一些固定資產的損耗是與使用年限沒有直接關系,而與其工作量有著顯著的關系。例如一些特殊設備是具有使用次數限制,對于此類型固定資產就可以通過工作量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其中計算折舊的公式為:本月計提折舊=本月設備使用次數/設備預計使用次數×固定資產原值。但是因為科研院所這種類型固定資產較多,許多科研院所財務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通常會選擇直線法進行折舊。但是因為科研院所并未明確規定交通工具采用工作量法,許多科研院所的財務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節約人工成本,通常會選擇直線法,這樣是不利于科研院所固定資產的準確性。
3.雙倍余額遞減法
科研院所內具有著許多高科技或者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的專用設備,例如電腦、科研器材、緊密設備等,若此類設備未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必然會影響到科研院所的正常運行。因此對于這些類型的固定資產,科研院所可以選擇雙倍余額遞減的方法。其主要計算方式為:年折舊率等于2/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每年計算的折算基礎為年初階段固定資產賬面余額。這種類型固定資產在剛開始折舊計算時,不能考慮其它因素對折舊的影響,在折算后期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凈殘值納入其中進行考慮。通常在這些固定資產預期使用的最后兩年內,折舊的方法就會換位直線法。
4.年數總和法
科研院所中還經常會采用年數總和法,它主要運用在:
(1)現階段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而科研院所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必然會更新換代一些研究設備。
(2)部分科研院所中一些固定資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處于惡劣狀態之下,進而會加快固定資產的損耗。年數總和法的計算方式為:年折舊率等于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總和×100%。
在科研院所內,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各種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調整。因科研院所除常規固定資產外,大部分的固定資產均被用于科研開發工作,因此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一方面這種方法可以合理對科研院所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則可以充分利用財政資金開展研究活動,確保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能夠正常進行。
三、科研院所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建議
首先,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折舊的正確性,同時依據固定資產折舊對象在使用期限內所具有的性質來選擇折舊的方法。近幾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于科研院所而言會增加許多固定資產的損耗,若想實現科學技術上的進步與創新,就必須要更新相應的科研設備。科研院所若要進一步提高科研水平,避免固定資產的損耗給科研院所帶來的影響,可以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科研院所資金周轉問題,還能夠讓科研院所具有充足的資金進行購置新型科研設備或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明確科研院所固定資產的配置標準以及折舊的范圍,例如一些資產折舊的上限及下限,同時根據當地的財政能力進行合理的調整,明確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提供一定的指導方向。為科研院所財務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便捷。除此之外,科研院所在新政府會計準則應做到賬實切合、賬賬切合、賬卡切合,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管理水平,切實掌控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
四、結束語
新政府會計準則是與時俱進的一種準則,就固定資產折舊工作而言,科研院所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學習新政府會計準則,充分了解其中相關制度,合理配置單位固定資產資源,實現財政資金的合理運用與配置,確保會計工作的高效性,這也才可以保證科研院所固定資產折舊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保障科研院所能夠穩定發展與運行。
參考文獻:
[1]趙娜.論新《政府會計準則》實施背景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4 (02):103-106.
[2]王華.基于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創新及建議[J].財會學習,2018 (01):138.
[3]張元元.基于新政府會計準則下機關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7 (13):168-169.
[4]梁畢明,尹慧敏.關于《政府會計準則》的梳理和探微[J].財會研究,2017 (01):25-29.
[5]劉璐璐.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創新及建議[J].財會研究,2016 (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