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鄧海燕 陳征遠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在原發性高脂血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中隨機抽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辛伐他汀組與阿托伐他組。其中辛伐他汀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療方案,阿托伐他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治療方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阿托伐他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況以及所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均明顯優于辛伐他汀組,同時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況以及所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針對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治療,阿托伐他治療方案的臨床治療效果優于辛伐他汀治療方案,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原發性高脂血癥
他汀類血脂調節藥物是還原酶抑制劑中的一種,其本身不具備活性,但是在患者口服吸收之后,所產生的水解產物會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從而達到降低膽固醇合成速度和減少膽固醇合成量的目的,促進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進一步的增多[1]。他汀類藥物的作用主要在于改善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水平,其作用部位為肝臟[2]。本文作者就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在原發性高脂血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這一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本次研究工作從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中隨機抽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辛伐他汀組與阿托伐他組,兩組患者人數均為33例。其中辛伐他汀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33~73歲,平均年齡為(52.36±1.56)歲;阿托伐他組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35~74歲,平均年齡為(53.38±1.57)歲。辛伐他汀組與阿托伐他組患者的年齡與性別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的治療方案,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必要的飲食控制,減少患者膽固醇與脂肪攝入量,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的實際情況,科學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辛伐他汀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療方案,藥物用量為每次20mg,用藥頻率為1次/d;阿托伐他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治療方案,藥物用量為每次10mg,用藥頻率為1次/d。兩種藥物均采用睡前服用方法,治療時間持續2個月。治療結束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將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以及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作為主要的觀察指標。其中血脂指標包括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幾個方面;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被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種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
借助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 20.0來完成研究過程中涉及到的數據處理與后期分析工作,同時計數資料以%的形式來表示,并以χ2來完成對應的檢驗工作;計量資料則以(±s)的形式來表示,并以t來完成對應的檢驗工作。當P<0.05時認為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的對比
本次研究結果中,治療前辛伐他汀組與阿托伐他組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沒有明顯差異,接受治療后,辛伐他汀組與阿托伐他組患者的血脂情況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通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的對比可以發現,阿托伐他組患者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辛伐他汀組(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通過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可以發現,辛伐他汀組中一共有11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顯效,有17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有效,有5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無效,辛伐他汀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4.85%;阿托伐他組中一共有20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顯效,有11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有效,有2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被評定為無效,阿托伐他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3.94%。阿托伐他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辛伐他汀組(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論
原發性高脂血癥的臨床治療難度相對較大,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一般還會出現合并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相關疾病[3]。為了更好的保證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患者在接受長期性地臨床治療的同時,醫護人員往往還需要結合患者病情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藥物治療方案[4]。在他汀類藥物治療過程中,臨床作用效果較為突出的兩類藥物分別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這兩類藥物均具有副作用小等特點[5]。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兩組患者血脂指標以及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等指標的對比,可以發現接受阿托伐他治療方案的患者,其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幾方面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于接受辛伐他汀治療方案的患者。同時,阿托伐他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93.94%,遠高于辛伐他汀組的84.85%。
綜上所述,針對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治療,實施阿托伐他治療方案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優于伐他汀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阿托伐他在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癥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振奎.比較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癥的臨床藥理療效[J].北方藥學,2018,15(01):62-63.
[2] 耿玉濤.對比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在原發性高脂血癥治療中的藥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107-108.
[3] 何文,蒲海翔,李穎儀.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原發性高脂血癥治療中的藥理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09):65.
[4] 陳振奎.研究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在原發性高脂血癥治療中的藥理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04(07):38-39.
[5] 劉揚.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治療冠心病高脂血癥的藥理對比[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0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