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桃
摘 要:制冷專業教學的根本目標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制冷技術原理,并掌握制冷維修技術,使得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具備初級、中級資格的制冷設備維修工。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迫切需要大量具備制冷與空調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且能勝任家用冰箱、空調的維修,以及中央空調系統的安裝、維修和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而現有教材和傳統教法均不能有效適應發展的需要。本文結合制冷專業課的課程特點及職業學校的生源特點,提出了提升制冷專業教學實效性的基本策略,這對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制冷教學效果是有效的。
關鍵詞:中職;制冷專業;課程特點;生源特點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15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和解決好社會主要矛盾,中等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的歷史重任,中職學生又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有生力量。但是,中職學校的生源大多源自參加中招考試的初中失利生,他們大多學習興趣不高,品行不高,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尤其是上課交頭接耳、互相打鬧、玩手機、睡大覺、看課外書等教學失范現象時有發生。這說明,中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是普遍存在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換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要多從自身找原因,我們的課堂組織是否得當?我們的教學效果如何?我們是否真正關注了學生的成長?
其實,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勤奮與努力,更離不開教師的教育與引導。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采取靈活多樣的策略和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主動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一、提升中職制冷課教學實效的意義
(一)提高中職生職業素養的需要
面對新時代和新形勢,中職制冷教學應有新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尤其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職業技能。
(二)為轉變專業教師教學方法提供理論指導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制冷專業教學和生活實際教學。這種模式嚴重影響了專業教學實效的提升。對此,教師要積極轉變理念,優化制冷教學方法,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法,貼近學生的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制冷專業教學的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吸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職業技能水平的需要
傳統的制冷教學使學生常常感到“專業原理復雜難懂,技能實操盲目難搞”,且受限于自身薄弱的專業知識基礎,學生對制冷學習興趣不高,創新動力和學習后勁嚴重不足。
(四)教師專業業務自我提升,提高教學技能水平的需要
現階段,制冷專業技術工的就業范圍已不局限于對家用冰箱以及空調的生產制造與維修,更多的是對于暖通空調的安裝、保養與維修,中小型冷庫的維護,汽車空調的維修保養等等。這些已超出傳統的教學范圍和教學要求,因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加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才,對專業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制冷的基礎知識,還要調整教學章節順序,不斷更新教學知識點,完善教學內容。例如,對于壓縮機的講解,如果仍停留在以往傳統的往復活塞式壓縮機上,那是不行的,因為生活中常用的冰箱、空調壓縮機,大多都是旋轉式的,這需要教師掌握旋轉式壓縮機原理,不斷更新、補充、優化教學內容。
二、提升中職制冷課教學實效的基本策略
(一)教學設計做到有趣
要使課堂有趣,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是前提。教學設計是教師的基本功,練就一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對制冷教學非常重要。制冷教學實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師對教材做到融會貫通,再從中選出有操作意義的、實用性強的重點內容,然后把它提煉轉變,設計成有趣實用的教學項目。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制冷原理仿真演示》《制冷劑的檢測與充注》《制冷管路系統結構及制作》等項目。這些項目內容豐富、簡單易于理解,與中職生缺乏長久注意力、記憶力維持時間較短、直觀思維占據主導地位等心理較為契合,有利于豐富學生基礎知識,提升其專業技能。制冷知識是適應未來工作生活的經驗,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有一定的體現,列舉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把制冷教學生活化、趣味化,突破課堂空間,讓生活走進制冷教學。
(二)教學內容務必有用
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應用。“有用”,即學生學習掌握之后能用得上的,能轉變成生存技能的,能服務社會的,這是職業教育的初衷和基本目標。因此,制冷教學應多從學習生活與日常生活來考慮。作為職業教育中的加工制造類課程,制冷教學應抓住其實用性強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適量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維修案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學生身邊發生的制冷小問題出發,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獲得技能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案例1:“冬天來了,小紅同學家的空調不能制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案例2:“王老師家的電冰箱不制冷了,出了哪些故障呢?”案例3:“如何排除實訓室的空調器外機不啟動的故障?”甚至告訴學生可以把自己家已壞的制冷設備拿來學校,讓大家一起探討如何維修等等。通過常見的生活案例,設置問題,探究問題,教師可使學生學會動腦思考,學會動手操作,學會相互合作,逐漸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教學過程顯得有意義
教學實效性提升的體現之一是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會。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依據教學大綱設計教學目標,照本宣科,缺乏教學的取舍,缺乏教學的創新。例如,教學項目《電冰箱PTC啟動控制系統的認識》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以往教師會把PTC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作為教學目標具體講解。其實,優化教學目標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可以簡化教學目標如下:(1)PTC啟動器的作用及故障現象;(2)PTC元件的好壞檢測;(3)如何在控制電路中更換PTC啟動器。這三個目標經濟實用,易理解,易掌握,易達成。再如,在教學汽修教學項目《火花塞的檢查及更換》時,教師可以繼續簡化教學目標,確定火花塞的故障判斷、火花塞的好壞檢測、火花塞的更換三個技能作教學目標,而不是把火花塞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作為目標。教師只有處理好教學目標、學生學情、職校宗旨三者的關系,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制冷教學過程才能顯得有價值和有意義,教學實效性才會真正凸顯出來。
通過對“教學設計有趣、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意義”理念的分析、探究,我們能夠充分了解并掌握中職教育制冷課教學的真正意義。通過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為課程目標的制定、內容的編排與分析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幫助。同時,中職教師通過研究分析這一理念,能夠最大限度地創新制冷課教學方法,進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得學生更加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除此之外,把握這一理念,還能使得學生對于制冷知識的學習,充分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來展開,充分激發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提升中職制冷專業教學的實效性,應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運用教學設計有趣、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意義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朋.淺談項目式教學校本教材的編寫——以“制冷與空調”課程為例[J].江蘇教育,2014(36).
[2]陶潔.“制冷空調自動控制”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29).
[3]藍其高.項目教學法在《制冷設備維修》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8(06).
[4]黃兆鵬.關于中職教育中制冷與空調專業建設問題的探討[J].才智.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