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和招生規模持續增長,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沖擊著原有的高校總體規劃,高校校園的新建、擴建、改建,應運而生并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將高校校園建設推向了新的高潮。在高校改擴建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改擴建后與舊校區整體形象不統一;如何因地制宜的規劃預留地與學校建設相輔相成;校園改擴建過程中,功能分區和用地的調整;高校舊校區改造等問題。所以,為避免由于盲目建設而產生的不良后果,對高校校園改擴建進行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校園;改擴建;問題研究
知識結構的調整,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使得高校校園的布局結構、空間形態、建筑構成等產生相應的調整和變化.一些高校為適應發展,根據校園的具體情況和環境特點進行改擴建,來適應高校教育的發展需要.針對以上問題,對改擴建中的校園環境、空間形態、建筑構成等方面進行分析.試圖尋找規律,以期對高校校園改擴建以啟示.高校校園改擴建,需將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校園的開放性投射于校園環境中,使校園富于教育氛圍,以創造適于師生學習、生活的場所.一般必須遵循①整體原則:充分考慮校園及未來發展的需要,對校園作整體的規劃,使校園空間與歷史環境的整體結構、建設規模及校園環境等方面達到整體統一;②標志原則:形成獨特的校園環境.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珍重校園的歷史傳統,尊重校園的整體環境;③經濟原則:從校園空間經濟、人文經濟、費用經濟等方面考慮,有效運用當代科學、技術的新觀念、新知識、新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發揮最高效率,同時保持堅固耐久.通過分析,校園的改擴建模式可分為置換模式、填充模式、擴展模式.
1、新時期高校校園改擴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分析
1.1高校校園環境亟待恢復
隨著對城市綠地系統需求的不斷增加,城市居民對城市內大學校園環境的依賴也越來越高。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高校校園以其較低的建筑密度和相對優美的環境,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成為城市環境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科研場所緊張問題使得很多高校不得不在校園內增加新的建筑以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因而也造成了校園綠化的較少和環境生態的破壞,這直接導致了校園環境品質的下降。
1.2高校校園改擴建過程中,功能分區與用地的調整問題研究
調整原有的建筑功能,將一些不合理的或者是質量比較差的建筑拆除或改作其他用途,這些是改擴建校園規劃的重要議題。在調整校園功能分區的前提下,也可以解放一些土地用于新建其他建筑,其建設順序應該是師生教學區、學生住宿區、教師生活區。但現實中往往教學區的發展與學生生活區用地被嚴重估計不足。此外,在用地規劃方面還有幾個重要問題應該注意。其一,拆除原有的低矮破舊建筑、縮小教工生活區將其部分用地改為教學區用地,若有條件時,將新建的教學用房設計為高層、高密度組團式或者與原有建筑相通的地下建筑等等。其二,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發展,校園改擴建規劃中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調整和新建停車場。
1.3高校校園文脈亟待延續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高校校園建設出現了舊有改造、異地置換和新建預留三種主要的發展模式,也隨之出現了校園文脈斷裂的問題。高校校園文脈作為一種歷史、一種教化精神,是高等學校不斷壯大、發展進程中核心的凝聚力和精神,更是一所高等學校的不可缺少的文化和歷史底蘊。一旦失去,不僅會使學校失去歷史和文化精神的指引,更會使學校失去傳統和特色。因此,高校的發展文脈是最不能缺失的。
2、新時期高校校園改擴建過程中要引入低碳經濟的理念
2.1在施工前期準備階段進行準確的風險評估預測
針對電網工程的施工應當充分結合工程的實際特點和建設要求,對安全風險進行準確識別,并實施綜合評估,通過深入分析各類型事故的主要成因,從人為因素、管理情況等因素著手,準確識別并控制施工作業活動的動態風險。具體操作為:
(1)在電網工程中,保留傳統的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在電網工程前期準備階段,業主項目部應當針對項目設計進行組織分配,并制定完善的施工規劃,而監理項目部的主要職責,則是對工程項目進行充分技術交底,并對風險點采取全面偵察。
(2)對電網工程實施動態監管,并針對施工環節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施工項目部應當結合實際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主要包括施工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機械設備的先進水平、施工材料的質量屬性、施工作業環境的安全性、安全管理工作到位程度等,進而確定施工環節的安全風險指數。并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再次確認上述主要影響因素與實際情況的是否存在差異。
2.2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對實際結果進行評價
建設管理單位要嚴格監督工程的建設,一旦發現施工單位存在違反標準規范的行為,要第一時間將相關情況如實報送至監理項目部,并警告其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督促其制定內容完善的隱患通知單,發送至施工項目部,而施工項目部在接到通知單并審核事實后,要在3天內進行整改;如果整改工作經過自檢,建設管理單位要向施工項目部下發整改通知,并根據該項目的實際標準,扣除施工保證金的10%,提醒其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并且要將檢查情況納入業主、監理、施工項目部安全管理相關工作的考核與評價當中。
2.3提升重視,加強管理
想要有效提升高?;ǜ脑旃こ添椖抗芾淼恼w質量,理應對其加以高度重視,并適當加大管理力度。首先,在項目準備階段,相關的部門及人員應注重實施高質量的申辦規劃以及施工圖紙設計等工作,并應在項目招投標的過程中,重視如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招投標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公平、公開等原則,注重依照有關的政策及法律規定等進行各環節工作,確保招投標的透明性,同時,也應以實際的招投標情況為基礎,設立有關規定,有助于提升各環節工作的規范性;第二,擇選綜合素質較高、經驗較為豐富的建設單位,在擇選完成以后,對建設單位的項目班子實施審查,有助于降低各種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其次,在項目施工階段,第一,嚴控工程建設材料以及設備的質量,并應建立實效性較高的材料進場檢驗制度,同時,應要求甲乙雙方一同實施有效的市場調查,擇選項目需要應用的材料和設備,隨后一同對進場的設備及材料等進行檢驗,有助于后期各環節施工順利的開展以及實施。第二,對工程的隱蔽及主要部位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管。其中,可通過設立獨立監管部門的方式,對每一環節的施工進行嚴格檢查。
結語:
高校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其文化的延續性當然不止基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層面。但是作為一個設計者,我們必然要意識到其中的責任,在規模擴張中堅持共生和生長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李達旭.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4).
[2]胡冀現,王玉平.談高校校園改擴建中的共生與生長策略[J].山西建筑,2012(24).
作者簡介:
王全康,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浙江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