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守勇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建設重視程度日益加大,林業生態建設工程中造林任務越來越多。通過對刺梨栽培理論與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給我國其他省區開展刺梨栽培提供科學理論與技術依據,現將刺梨的生物學特性與栽培技術進行匯總。總結多年來園林綠化工作經驗,對影響造林成活率諸多因素進行歸納總結,制定一系列優化裸根栽植技術的相關措施,從而推動園林綠化工程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園林綠化;裸根栽植;應用研究
刺梨為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繅絲花的果實,還有豐富的維生素,且可以食用,并具有比較高的醫藥價值和營養價值,可以起到滋補健身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具有觀賞價值。中鐵五局天河潭景區提升建設項目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廣泛移栽野生刺梨。為了提高野生刺梨移栽的成活率,特意開展對野生刺梨移栽技術的課題研究,通過從根系保護、坑穴、移栽、養護、病害蟲防治等方面進行研究,應用裸根栽植技術,推廣野生刺梨移栽技術得到廣泛使用。
1、刺梨的生物學特性
1.1生長與結果習性
刺梨屬淺根性果樹,大部分根系分布在表土層10~60cm之間。刺梨的根系無自然休眠期,冬季仍緩慢生長,刺梨的芽具有早熟性,在芽形成的當年內就能萌發生長。刺梨枝上芽的異質性明顯,一般是枝的中部芽抽生強枝,枝的頂端和基部的芽抽生的枝條較弱。刺梨枝梢生長的頂端優勢和垂直優勢都弱,枝梢多斜生或平展,少有直立生長。刺梨的花有單花和花序,著生于果枝頂端。大多數結果枝都只著生單花,由生長健壯的結果母枝抽生的結果枝,可著生花序。刺梨果實為假果,內有種子,多的可達35~55粒,少的僅有2~6粒。刺梨能夠自花授粉結實,但在異花授粉的條件下,坐果率高。在花期低溫陰雨的條件下,授粉受精不良,容易引起開花后幼果脫落。
1.2刺梨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刺梨適宜于溫和氣候,刺梨的枝可以忍耐-10℃左右的低溫,由于刺梨芽的萌動期較早,因此容易受到倒春寒或晚霜危害。刺梨為喜光果樹,但不耐強烈的直射光,以散射光最有利于生長發育。刺梨原產我國南方多雨濕潤地區,屬喜濕植物。我國野生刺梨的分布區,年降雨量大多在1200mm以上。刺梨的耐濕力較強,即使在較潮濕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結實。刺梨在pH值5.5~6.5的微酸性壤土、沙壤土、黃壤、紅壤、紫色土上都能栽培。在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上,刺梨植株生長弱,產量低,品質差。
2、裸根栽植技術操作要點
2.1灌木苗源篩選
確保灌木苗品種符合栽植要求、整體形態豐滿、品種優質,相關規格符合園林綠化設計要求,數量上要確保有大量的富裕,選擇離園林綠化地點較近的灌木苗出產商,以便于可以縮短灌木苗的運輸時間,從而提高苗木整體的成活率。針對野生刺梨的生活習性,利用現有的苗木資源和苗源信息網絡系統,確定苗木符合設計要求的規格,又是青壯年期長勢旺盛,無病蟲害,外形美觀、姿態豐滿且已采取一定培育手段,適用于移栽的最佳施工用苗。
2.2土球挖掘
根據欲挖掘苗木的特征、株高、冠幅大小初步確定根系范圍,選擇移栽野生刺梨株高為1.2m~1.6m,對應土球直徑為42~63cm,深度32cm~41.5cm,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挖掘范圍適當放大20.5cm~32.5cm,減少對根系和自帶土球的破壞,輕取輕放,對土球進行修整,并采用多菌靈對土球進行消毒,用包裝物進行打包。結合挖掘區域生態環境,對已挖掘的坑穴同步恢復原地貌生態植被。
2.3裝卸、運輸
對苗木進行打包時,捆綁的草繩要經過水的浸泡,在人工搬運的過程當中,注意對土球的保護。苗木在進行裝車之前,需要用水對葉面和土球進行潤濕,并用圍攏繩扎起。運輸中堆放整齊,用遮陰網覆蓋,卸車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
2.4定位、挖穴
栽植穴打坑前,對種植區域進行測量時,嚴格根據設計圖紙的具體需求,如果土壤不滿足種植要求,需要購買酸性或微酸性的營養土,對土壤進行調整。嚴格按照移栽苗木的規格對坑穴進行規定,帶土球栽植的苗木,穴坑直徑應比土球直徑大30cm,深度為穴坑直徑的3/4。土壤粘重板結地段,坑穴尺寸按規定再增加20%。土壤疏松地段,坑穴尺寸按規定的規格縮小10%。嚴格按定點放線標定的位置、規格挖掘坑穴,挖掘坑穴時,以定點標記為圓心,按規定的尺寸先劃一圓圈,然后沿邊線垂直向下挖掘,上下口大小一致,穴底平整,避免鍋底型。坑穴達到規定深度后,應將坑底土壤翻松約20cm,并采用多菌靈進行消毒,為根系生長創造條件。
3、裸根栽植技術的優化舉措
3.1選用壯苗
苗木的大小和質量高低會影響到園林綠化的成活率。一般情況下,會使用木質化程度高、苗木根莖粗壯且較矮、具有飽滿的頂芽、無病蟲害、運輸過程當中無機械損傷、側根根系發達、有較多的須根,具有以上特征的苗木成活率比較高。
3.2提高養護水平
野生的刺梨在完成移栽后,需要設定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養護。栽植完成之后立即澆一次透水,隨之則需要隔三天澆第二次水,往后隔一周再澆第三次水就可以了。時刻關注天氣情況的變化,適當對樹木生長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處于旱季少雨天氣,需要及時對樹木澆水,最好設置自動噴淋系統或者采取人工澆水。在長期暴雨時期最容易形成積水,相關工作人員要一起檢查排水和透水的情況,必要時可以采取挖溝排水方式,避免苗木在長期的浸泡當中損傷根系。結合當地氣候實際的變化情況,雨季時,則采用草繩、薄膜對苗木進行包裹,冬季時,可以利用薄膜遮蓋來達到防凍的效果。在野生刺梨的周圍,可以適當的種植地被植物,這樣既達到美觀的效果,還可以對地面起到保護作用。在刺梨移栽的過程當中,需要安排相關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個環節的廢物進行清除,確保綠化景觀的整潔和美觀。加強對野生刺梨移栽之后生長情況的觀察,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當植物的綠葉有光澤、枝條水分比較充足、色澤一切正常,此時對植物進行常規的養護即可。但發現葉子呈綠色卻已失去光澤、枝條明顯干枯、嫩枝已出現萎縮,此時就立即采取措施。葉水分足,色黃、落葉,表示根部水分過多,應及時排水。大量落葉,多因留枝過多、水分不足,應及時抽稀修剪。枝葉干枯,應作特殊搶救處理。
3.3病蟲害防治
為了維護景觀的生態平衡,需要加大力度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在防治的過程當中,要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防治方針。利用園林植被的多樣化可以有效增殖天敵,從而達到抑制病蟲危害的目的。在一般情況下,野生刺梨不會受到病蟲害過多的影響,但是在野生刺梨移栽的初級生長階段,此時野生刺梨的自身免疫系統比較差,很容易遭到病蟲害的威脅,需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力度。常見病蟲害有白粉病、蚜蟲、刺蛾、避債蛾、黑刺粉虱及食心蟲等,白粉病春秋季皆有發生,應于發病初期及時噴粉銹寧,蚜蟲主要危害新梢,宜用敵敵畏噴灑,
黑刺粉虱寄生于葉背面,可用水胺硫磷防止。病蟲害是影響野生刺梨移栽成活的重要因素,一經發現病蟲害,應根據病蟲害種類,及時防治。
3.4加強安全環保措施
對施工安全保證體系進行完善,加強施工當中的安全檢查和質量控制,確保作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土球在挖掘的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降低挖掘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裸根栽植技術涉及到的施工操作大多數為地面作業,給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比較少。在設置設備臨時堆放地點時,最好利用原施工場地,減少施工臨時用地面積。對管線區域和建筑物周邊的綠化用地進行管理,及時清理現場所造成的渣土、宿根性雜草、有害污染物。污水集中回收處理,嚴禁直接由施工節段排放至地面,避免污染環境。施藥必須戴橡皮或塑料手套,避免直接接觸農藥。配藥時應用量具按照規定的劑量稱取藥液或藥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嚴禁用手拌藥。采用農藥時,選擇夜間作業,避免游客接觸農藥。
3.5施肥
刺梨的耐瘠能力比較弱,需要嚴格把控栽培的肥水條件。在刺梨迅速發育的過程當中,確保營養供應到位,以此可以提高刺梨的產量和果實的品質。靈活運用硝態氮肥和氨態氮肥,促進刺梨的生長發育,在春季施氮肥時,需要適當加入氨態氮肥,以此可以提高刺梨樹體內的精氨酸含量。施氮時配合硝態氮肥 ,能夠促進刺梨根系的生長;在夏季高溫期單獨施氨態氮肥 ,根系容易出現氨中毒癥,抑制根系的生長發育。刺梨的根系無自然休眠期,春季里地上部的發芽時間比較早,需要盡早進行基肥。基肥應該選用腐熟的有機肥,在其中加入適當的速效氮肥,可以強化肥料的效果。新移植的刺梨,為了降低夏季土壤高溫和強烈的水分蒸發,提倡采用果園間作覆蓋,以此可以提高空氣濕度,有利于刺梨的生長發育。盛果期刺梨園,要勤除雜草,以減少雜草對水分、養分的消耗。
結語:
通過對刺梨栽培理論與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多年來園林綠化工作經驗,按照造林技術規程,對不同樹種造林苗木及時進行培土、除草,做好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提高野生刺梨的成活率,推動園林綠化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雅慧,張宏志.淺談野生刺梨移栽措施[J].林業,2012,(6):22-23.
[2]張坤,史守軍,孫喜林.淺山區造林地清理與整地及植樹造林技術[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13):44-49.
[3]樊衛國,劉進平,向靈.不同氮素形態對刺梨生長發育的影響[J].園藝學報,1998,25(1):27-32.
[4]樊衛國,劉進平,向靈.更新修剪對刺梨樹體養分狀況及生長、結果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01,14(3):52-55.
[5]莫勤卿,史繼孔.刺梨的花芽分化觀察[J].貴州農學院叢刊第八集(刺梨續編),2015(1):52-54.
[6]樊衛國,劉國琴,安華明,等.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內源激素及碳氮養分動態[J].果樹學報,2016,20(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