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計工作中,建筑業總產值和財務口徑的營業收入常常出現差異。我們應透過真實的數據找到差異產生的原因,并合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為此,筆者剖析了現象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應用統計學;筑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控制對策
現如今建筑企業的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統計工作是項目施工的基礎,科學有效的統計管理工作是施工項目得以有序進行的保障。面對各種龐大復雜的數據,統計人員應能及時做出預先判斷,依托堅實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制定合理的管理辦法,為施工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1、什么是建筑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
建筑業總產值指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
施工企業的營業收入包括建造合同收入和其他營業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指工程價款收入,是施工企業的基本業務收入,在企業營業收入總額中占很大的比例,包括合同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其他營業收入是指除工程價款收入之外的施工企業其他各種營業收入,是對工程價款收入的補充。主要包括:勞務作業收入、設備租賃收入、產品銷售收入、材料銷售收入、多種經營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等。
2、建筑業總產值與營業收入的關系及計算方法
建筑業產值反映的是在某一時期建筑施工業務量,而營業收入是指已經在財務上確認收入那一部份,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建筑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一般按“單價法”計算,即按照一定時期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單價,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費用計算。計算公式為:建筑工程產值=∑[預算單價×實際完成的實物量×(1+間接費率)]×(1+計劃利潤率)×(1+稅率);
營業收入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收支而確定的。依據建造合同收入,計算公式為:營業收入=合同預計總收入×合同完工進度;合同完工進度=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預計總成本×100%;合同完工進度不等于工程實際完成進度。
3、為何建筑業產值與營業收入會出現差異
在實際工作中,統計部門上報的建筑業產值通常是以實際完成量(業主或監理計量)上報的,而財務部門的建造合同收入最終也與業主批復計量相一致。但是過程中兩者之間之所以出現差異,原因如下:
3.1在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之前,建筑業企業的營業收入是以統計核算數據為基礎,根據工程實際發生進度來核算,所以建筑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一般是同步的。但2007年財政部頒布了《建造合同準則》,要求施工企業按照該準則計量確認收入、成本。可事實上,營業收入是由完工進度比重來核算的,即截至某時點,累計發生實際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可見該方法核算的營業收入是與工程形象進度計量的產值是有差別的。
3.2《建造合同準則》規定營業收入的確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完工百分比必須依據合理準確的預算做基礎。但目前很多項目人員無法準確提供預算,導致財務人員在確認收入和成本時執行的只是形式上的完工百分比。
3.3統計部門對上報產值沒有明確的嚴格標準,項目情況多樣,人員對產值的理解不同。有的按照項目實際對內驗工上報產值;有的按照監理單位的簽認計量上報產值;有的按照甲方批復的對外驗工上報產值,因此導致過程中產值與收入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3.4不同項目業主要求不同,財務結賬期不同,項目人員若不及時跟進,則導致計量批復周期存在很大懸殊。
3.5有些業主因資金緊張、審計等原因,無法按時批復驗工,甚至到工程收尾階段也尚未批復,只撥預付款給施工單位。而項目管理水平不一,有的管理好的項目能按期對分包單位進行對內驗工,落實工程成本;而管理差的項目不按期進行驗工計價,待竣工算總賬,造成賬面工程成本與實際成本不符。
3.6統計工作不被重視,人們普遍認為統計數據和營業收入分別來自不同的部門,口徑不同,數值理應有差異,而忽略了數據巨大的差異背后存在嚴重的管理問題,進而無法用準確的統計數據對項目進度做出合理的預測。
4、如何解決建筑業產值與營業收入差異之間的矛盾
4.1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使其具備根據實際項目情況確定核算方法的能力。具體方法如下:①如果業主批復驗工及時,項目對外結算及時,工程預算準確,可用實際成本占預算成本比率作為完工進度確認收入;②如果業主批復驗工及時,項目對外結算不及時,說明賬面實際成本不準確,可用業主批復驗工作為收入,其占總合同價的比率作為完工進度確認收入;③如果業主批復驗工不及時,項目對外結算及時,則可以采用方法①執行;④如果業主批復驗工不及時,項目對外結算也不及時,則采用以實際撥款占總合同的比例作為完工進度,經工程部門核實后確認收入。
4.2加強項目人員管理水平。項目中標后,項目管理人員應及時編制施工圖預算,使其在施工過程中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4.3對上報統計部門的產值制定標準。結合項目實際情況,使項目人員正確選擇最能反映實際情況的核算方法和統計口徑上報產值。
4.4嚴格要求項目管理人員每月做好驗工計價。驗工計價要真實反映項目和產值完成情況,對實際完成且達到質量合格的工程數量進行驗工計價,不多計、不漏驗、不提前計價,做好變更統計及完整的各類臺賬,確保臺賬連貫、準確、清晰、會簽完整,以便后續工作中能及時查詢核對,為最終結算做好依據。
4.5加強項目結算工作。統計部門及財務部門應監督項目部做到按期驗工,及時上報結算,按時確認收入。業主方以批復的驗工,要及時責成項目部加快辦理紙質簽認單,若涉及到跨月的,應及時與財務部門溝通落實,以確保統計口徑的產值和財務收入相一致。
4.6重視統計工作,加強部門間的溝通。當統計數據與財務數據出現巨大偏差,必須及時找出原因,從根本上分析并縮小數據差異。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業產值和營業收入存在差異,但應接近一致,如果差異很大,則反映了數據不真實。對于采用以業主計量占總合同比率確認完工進度的,則產值與營業收入應完全一致。作為統計人員,我們應重視所收集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將其作為反映項目真實情況的依據,并為決策者提供合理預測的數據,因此統計工作必須規范,將兩者差異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參考文獻:
[1]建筑業統計報表制度.統計,2017.
[2]企業會計準則——建造合同指南.2017.
作者簡介:
毛樂(1981.12--),性別:女,籍貫:北京,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南大學,現有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