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華
【摘? 要】現階段,社會競爭正日益激烈,發揮團隊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從整體上來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并不是很樂觀,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效率低下,合作意識不強,本文將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要素功能進行闡述,并涉及實施策略的制定方面。
【關鍵詞】小組合作? 初中? 課堂教學
合作不是一種形式,是一種動力,更是一種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探究意識,同時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科學的探究過程,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下面講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及實施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功能
1.1合作學習使學生相依賴
這里的依賴不僅僅是學生間心理上的依賴,它是一種團隊意識、目標意識、協作意識、榮譽意識。合作學習的第一步便是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但一定要以共同的目標為前提,因為小組合作的初衷不是各個成員完成自己的任務,而是每個成員各司其職,圍繞著中心目標。由于以小組為單位,這也打破了傳統的優秀生獨占獎勵的機制,增強了學生間的凝聚力,為學習較差的同學提供了一個更好地展示自己、發展自己的平臺。
1.2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是分布工作,要求每位成員各司其職,但由于在小組內部缺少監督,很容易出現“搭便車”的現象,即個別同學不積極履行自己的分內職責,依靠其他同學,這不利于單個同學的學習。在分組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小組規模一定要適中,避免小組人數過少,小組任務完成艱難以及小組人數過多,造成人員的浪費;第二,教師抽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不定時不定量的抽查更能使學生保持危機意識;第三,小組成績一定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成績科學的、量化的進行評價。為防止“搭便車”現象的出現,實施小組合作模式,一定要有相應的貢獻評價機制來與其相適應,使小組成員在明確自己的任務的情況下,不出現偷懶的情況,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
1.3小組合作有利于學生社交技能的培養
社會飛速發展,要求的不僅僅是知識型、技術性的人才,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有利于學生情商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死板的接受老師傳授的課本內容,缺乏學習興趣,缺少探索的精神,對于知識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淺層。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同學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與老師針對知識的盲區進行交流與探討,提高了社交技能,鍛煉了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1.4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求各個成員各司其職,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來時會布置繁多的作業,造成學生學業負擔深重的現象,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技術技能來武裝自己,但如果開設思維訓練課程、實驗實踐課程、小組合作學習課程,那么無疑學生將面臨更加沉重的學業負擔,通過小組間的分工協作,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1.5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有所用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合作探究實踐部分,使學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現實情境相結合,在課堂上傳授的物理知識使我們對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但對于與生活聯系如此緊密的物理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小組合作是知識與實踐結合,對于知識的真正掌握更有裨益。
2.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2.1科學分組更有效率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搭便車”的現象,有效地避免這一現象,要求我們合理的控制小組的規模。這要根據小組的任務、目標等靈活的加以變通,一般2-6人,在這種分組模式下,既避免了由于人員冗多造成學生的懈怠偷懶的情況,又可以使小組的成員積極地展示自我,表達觀點。而這里的科學分租指的不僅僅是人數規模方面,小組是一個團隊,發揮團隊的最大作用,就必須以均衡為原則,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性別比例、以及性格諸多方面,只有這樣才有優勢互補,實現效率最大化。
2.2把握合作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習更有效,老師要針對教授的不同內容,設置不同的合作實踐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通過興趣性很強的試驗,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實踐的內容應稍具挑戰性,因為如果目標任務太過于簡單,學生缺少挑戰性,缺少學習興趣,學生也得不到太多的知識,小組合作探究也就失去了意義。
2.3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
老師在進行評價時,既要考慮到小組合作的成績,也要注意個人成績的評比。第一,在進行個人成績的評比時,要將個人的貢獻以及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態度、對小組成員的幫助、以及參與度等綜合起來進行考察,這樣不僅是學生得到了應該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培養學生幫助他人的責任意識。第二,既要注意有集體榮譽,也要有個人榮譽。對小組整體成員的成績進行評比,科學合理的給予集體榮譽,同時要設立“先進個人”等榮譽授予個人,榜眼和旗幟的力量是無窮的。
2.4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是傳統課堂的一大進步,在傳統課堂中,更多的是學生認真地聽課,老師認真的授課,課堂氛圍相對來說比較沉重,只有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有對學習的興趣,在多樣化的小組學習中,實踐與合作使學生與生活有更過的接觸,視野更寬廣,思維更創新。在小組合作時,老師應注意留給學生合適的時間,沒有時間,會是合作停留于形式,成員間也沒有更廣泛的交流,小組合作將失去應有的意義。
【結? 語】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社交能力等的培養。現在的教育模式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在現代,必須采取小組合作的教育模式,才能改變初中課堂教學僅僅傳授知識,知識理論與生活實際脫節的現狀。
【參考文獻】
【1】尹輝.小組合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關愛明天,2016(3)
【2】曾冬瓊.探析小組合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6(11)
【3】賴松飛.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版,2016(34)